- 相關推薦
老價值里也存在新意義
我跟兒子的相處時光,以他五六歲的階段最為密集。那時我剛辭掉電視公司的工作,一邊籌設出版社,一邊積極籌備《人與土地》攝影展。上幼兒園的兒子雖有鄰家太太當保姆,可他寧愿跟著我混,我在餐廳寫文章,他就在一旁看漫畫、畫圖;我在家整理照片,他就湊過來問東問西。這個攝影展的第一個觀眾,可以說就是他。
《人與土地》分為四個單元:成長、勞動、信仰、歸宿。當兒子問我,這是什么意思時,其他三個都好解釋,可“信仰”卻不好回答。我想了好幾分鐘,盡量以他能懂的話告訴他:“信仰就是非常相信一件事,就像你相信爸爸媽媽愛你,無論發生什么事都不會改變。永遠都不會變的愛,就是信仰。”
如今兒子已三十出頭,整個世界已改變了太多。就拿我的本行攝影來說吧,原是光學與化學的結合,現在已完全不需要化學了。傳統相機幾乎沒人要,制造膠卷的工廠大多倒閉;暗房工作愈來愈像是一種即將失傳的古老工藝。攝影不再被認為是“寫真”,照片等于證據的權威性大大動搖了,后制作要改變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真是易如反掌。當手機也具備拍照功能后,攝影與見證人性的理念愈行愈遠,倒更像是一面顧影自憐的鏡子,主要功能就是自拍或拍寵物。
事實上,攝影來到這個世界是有特別任務的。攝影是眼睛的延伸、價值的肯定,它幫不在現場的人看事情,把大家沒看到的內在意義彰顯出來。最重要的是,它透過記錄來肯定某些價值,替隨時都在消失的片刻留下永恒的瞬間。
在我學攝影的時候,一張成功的照片是非常難得的。必須克服的技術門檻很多,光圈、快門速度、焦距、角度、構圖取舍、瞬間選擇、暗房作業、材料掌控,缺一不可。也正因如此,攝影人在整個過程中都會懷抱虔誠謹慎的心態;獲得一張好作品時,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因為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晶。
現在剛好相反,科技進步使任何人要拍失敗都難。于是,漫不經心、隨意按快門的人愈來愈多,連專業攝影師也不知不覺落入這個陷阱。殊不知,虔誠之心、嚴謹態度不再,根本無法拍到真正的好照片。
人們太容易得到物質享受與官能歡愉,以至于不知何謂珍惜,也不懂得什么叫知足,覺得人家有什么自己就該有什么,一窩蜂追逐稍縱即逝的機會,沒辦法得到滿足就是別人的錯。價值觀顛倒,人生方向偏差,后果就是心靈空虛、惶惶不可終日,對處境沒安全感,對未來沒確定感。
雖然外在環境一直在變,我慶幸自己在許多方面從沒變過,也不想變。這些不變讓我生根,助我汲取養分,防我隨風飄蕩。無論是否被認為老派、落伍、濫情,我從來不趕流行,只做我喜歡做的事,拍我喜歡拍的照片,說我想說的話,看我百看不厭的十九、二十世紀文學名著,聽我百聽不厭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紀音樂。這些老東西告訴我,只要盡可能把碰到的每一件事做好,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產生好的影響。任何事做得好到極致,就會是永遠的現代。追求現代的意義不應該是盲目地往前趕,而是時時回顧傳統,在老價值里找到新意義,將其落實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老價值里也存在新意義】相關文章:
生命存在的意義12-18
戲曲存在的意義10-11
責任存在的意義11-26
存在的意義作文11-23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08-06
人生的價值與意義09-08
苦難的價值與意義09-22
關于存在的意義作文12-16
存在的意義小學作文11-28
存在的意義是爭取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