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的時候放鹽的注意事項
導讀:烹飪放鹽要注意什么?鹽是老百姓烹飪菜肴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味調味品,百味咸為先,有些食物,如果沒鹽再美味也難以下咽。烹飪放鹽要注意什么呢?
預防高血壓要控制鹽的攝入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一些市民注意烹飪時食鹽的放入量,卻忽視了腌制品等一些“看不見……預防高血壓要控制鹽的攝入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一些市民注意烹飪時食鹽的放入量,卻忽視了腌制品等一些”看不見的鹽“,其危害不容小視。專家呼吁,要警惕”看不見的鹽“帶來的隱患。
日常人體攝入的鹽主要來自食物本身、烹調時的調料及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的.鹽。味精、醬油等調味品,咸菜、醬菜等腌制品,香腸等熟食以及部分冰凍食品、快餐和零食等都含有大量”看不見的鹽“,易被忽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鹽為6克以下,而實際上我國居民的平均食鹽攝入量大大超過這一標準。市民在計算食鹽攝入量時,千萬不要忽視”看不見的鹽“,在食用含有”看不見的鹽“的食品時,要注意將其計入食鹽攝入量。
高鹽飲食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控制血壓除了少吃鹽、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雜糧外,還要養成良好生活方式,平時起居有規律,多運動。如果血壓控制得好,可明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項,以保證發揮碘鹽最大效能。
1、注意保存碘鹽的方法
要將碘鹽裝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加上蓋子,并將鹽缸放在涼爽、沒有太陽直射的地方,盡量不要使鹽受熱。碘鹽在高溫環境中存放,碘的丟失較在室溫較低環境中存放時較快。因此,保存碘鹽方法要科學。另外,一次買鹽也不要太多,否則會花了碘鹽的價錢卻吃不到碘。
2、注意烹調方法
我們在做菜時習慣于先加鹽,而碘遇熱會揮發掉。因此,燒菜時要盡量后加鹽,更不要將碘鹽加在熱油中同菜一起煎炸。
3、注意吃鹽的量
按我國碘鹽標準,每人每天吃6克鹽約可獲得120微克的碘,這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因此,建議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等特需人群要補服碘油丸或常吃些海帶、紫菜等海產品,這樣既可以不多吃鹽又可補充適當的碘量。
放鹽方法
1、烹調前先放鹽的菜肴
蒸制塊肉時,因物體厚大,且蒸的過程中不能再放調味品,故蒸前要將鹽、調味品一次放足。
燒整條魚、炸魚塊時,在烹制前先用適量的鹽稍為腌漬再烹制,有助于咸味滲入肉體。
有些爆、炒、炸的菜肴,掛糊上漿之前先在原料中加鹽拌勻上勁,可使糊漿與原料粘密而緊不致產生脫袍現像。
2、烹制將畢時放鹽
烹制爆肉片、回鍋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時,在旺火、熱鍋油溫高時將菜下鍋,并以菜下鍋就有”啪“的響聲為好,全部煸炒透時適量放鹽,炒出來的菜肴嫩而不老,養分損失較少。
3、食前才放鹽的菜
涼拌菜如涼拌萵苣、黃瓜,放鹽過量,會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如能食前片刻放鹽,略加腌制瀝干水分,放入調味品,食之更脆爽可口。
4、烹爛后放鹽的菜
肉湯、骨頭湯、腿爪湯、雞湯、鴨湯等葷湯在熟爛后放鹽調味,可使肉中蛋白質、脂肪較充分地溶在湯中,使湯更鮮美。燉豆腐時也當熟后放鹽,與葷湯同理。
5、在剛烹制時就放鹽
做紅燒肉、紅燒魚塊時,肉經煸、魚經煎后,即應放入鹽及調味品,然后旺火燒開,小火煨燉。
【烹飪的時候放鹽的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做菜放鹽的時機介紹及食鹽食用注意事項07-19
烹飪注意事項推薦06-20
烹飪淋油的注意事項06-18
烹飪用水的幾大注意事項06-30
花生烹飪及食用的注意事項05-14
日常烹飪技巧和注意事項06-29
運動時候注意事項03-15
四季豆的烹飪注意事項03-27
外出旅游時候的注意事項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