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 篇1
2月11日,市委書記鄧保生主持召開學習宣傳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跡專題會。他強調,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跡活動,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打造宜春黨建特色品牌,為建設美麗宜春決勝全面小康凝聚強大正能量。
副市長漆海云出席會議。
鄧保生指出,這些年來,宜春大力弘揚好人文化,積極打造好人之城,先后涌現出153名中國好人,支月英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名先進典型。支月英同志是全省“龔全珍式好干部”、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此次又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可以說,她是全市63400多名教育工作者的先進代表,是全市23萬共產黨員的先進代表,是全市廣大基層一線干部職工的先進代表,她是一面旗幟,激勵著我們立足本職,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默默無聞、腳踏實地地工作,為建設美麗宜春決勝全面小康盡一份自己的努力、作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鄧保生強調,要大力總結、學習、宣傳、弘揚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跡。要精心開展學習活動,邀請支月英等基層典型模范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作先進事跡報告,帶動引領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成立市委宣講團,在全市開展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宣講;充分利用報紙、電視、電臺、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多角度、立體化宣傳支月英同志先進典型事跡,廣泛開展學習討論、征文演講、文藝宣傳、調研座談等宣傳教育活動,讓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跡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讓干部群眾在感動中受到教育,營造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鄧保生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學點軟硬件建設,改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高度重視鄉村教育,加大資金投入,抓好包括支月英同志所在泥洋村白洋教學點在內的.全市1054個鄉村教學點建設,強化師資培訓,開展名校名師對口幫扶交流,提升鄉村教學點教學質量。
鄧保生強調,要全力打造支月英黨建品牌。支月英與當地村民關系十分親密、融洽,要認真總結其經驗,成立“支月英工作室”,加大黨建經費投入,組建以機關黨員干部、農村社區黨員、離退休老黨員為主體的黨員志愿者隊伍,在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化解群眾矛盾等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將白洋教學點培育成黨員學習教育基地。要放大“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品牌效應,充分挖掘泥洋村生態鄉土特色,與奉新仰山等景點串點成線,將白洋教學點打造成為人文旅游教育點;要推進“黨建+扶貧”,開展奉新縣城至白洋組公交班線試點,加快開通客運班線,進一步完善泥洋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扶貧、基礎扶貧、教育扶貧,切實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鄧保生強調,要注重人文關懷,健全褒獎幫扶長效機制。支月英同志在大山里堅守36年,體弱多病,我們要對支月英同志開展家訪活動,了解實際困難,解決實際問題,體現黨組織的關心與關愛。要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績效考核等方面向鄉村教師傾斜,每年評選10名優秀鄉村教師代表。要持續深入推進宜春“好人文化”建設,不斷完善精神鼓勵、物質獎勵、社會保障為一體的褒獎幫扶長效機制,用好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專項獎勵幫扶資金,在親屬就業、子女就讀、醫療和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推動形成“不讓老實人吃虧”“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 篇2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平凡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為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著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筑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潤著滿滿的真善美,都散發著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樣人物來說,其大都來自基層、出自平凡,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們的事跡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他們的精神可敬佩、可親近、可學習,可謂13億多人民群眾學習的“精神富礦”。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將鏡頭筆端對準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夢中國將更有動力。近幾年來,江西就通過“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評選,發掘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在這些來自于身邊的典型引導下,民眾自覺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時代道德,好人效應如同“滾雪球”般在我們的身邊輪番滾動,推動了另一批好人群體的出現。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跡,讓我們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如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 篇3
在觀看《榜樣》節目時,我被我們的同行,扎根大山深處的教育人--支月英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
1980年,19歲的支月英通過考試,在距縣城100余里的澡下鎮泥洋教學點當起了小學老師。沒想到這一待,就是34年。34年來,她堅守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處教書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兩代人,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媽媽”“支奶奶”。
長期超負荷工作,支月英這些年常常頭暈眼花,她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聲帶結節等病癥,2006年因視網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經看不見東西。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們,“我每個月都存不下錢,很多花在看病吃藥上,每天都要吃藥。上課嗓子實在太累講不動了,我就放課件光碟給孩子們看。”在長期的農村教育教學工作中,她勇挑重擔,認真鉆研業務,勤于教學實踐,積極推動學校發展,以酷愛教育的事業心、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同事、群眾和組織的認可,支月英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全國師德楷模、省五一勞動獎章”等。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幅教書育人的重擔。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優秀教師為榜樣,學習他們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扎扎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我們學校的學生們。
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以優秀教師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 篇4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教學點,她發現這里條件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手種菜。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姑娘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刮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于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的女教師,用自己36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深山鄉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 篇5
4月20日,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在高安工人文化宮作專場報告。袁和庚、潘勁松、傅仁保、丁杏花、余華峰、何文、肖曉、駱開提、萬蘭萍、巫曉怡、魯偉等四套班子領導出席。市委各部門、市直各單位黨員干部代表、各鄉鎮(街道、場)書記、鎮長、教師代表、群眾代表等共300余人聆聽了報告。
當天,由支月英、奉新縣澡下鎮觀下教學點教師劉清輝、奉新縣上富初中教師李林、奉新縣電視臺記者胡宇清和支月英的學生劉強5人組成的報告團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介紹了支月英在平凡生活中留下的感人事跡。劉清輝等人結合自身實際和切身感受,用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實例,再現了支月英工作和生活的一個個動人情景,為在場人員做了一場感人至深的.報告,令很多聽眾潸然落淚。
支月英36年來,堅守山區,淡泊名利,愛崗敬業,播灑愛心,用自己的愛和生命去關愛著自己每一個學生,為了學生的成長讓自己變成蠟燭燃燒著自己,照亮他人的感人事跡。
大家都被支月英同志的事跡感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紛紛表示:日后一定以支月英同志精神為激勵,以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爭做群眾滿意的公仆。
【支月英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支月英的頒獎詞及主要事跡11-23
時代楷模李桓英先進事跡(精選5篇)03-08
高金英講座心得體會08-06
《英英學古詩》優秀設計教案10-07
聽高金英講座心得體會08-06
關于2022支教實踐心得體會08-19
三支一扶培訓心得體會11-26
2016年12月英語六級漢譯英技巧12-02
我的李煥英作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