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呂·金字經·傷春》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呂·金字經·傷春》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南呂·金字經·傷春(落花風飛去)
吳弘道
落花風飛去,故枝依舊鮮。
月缺終須有再圓。
圓,月圓人未圓。
朱顏變,幾時得重少年。
注釋:
風飛去:被風吹飛。
故枝:在此指落了花的樹枝。故,原來的。
重(chong2):重新。
賞析:
這首曲是感嘆青春易逝,好景不長,不能重回少年時。從“落花”與“月缺”來看,此曲大約寫于暮春三月的下弦。
古代的文人與仕女,在暮春常常要傷春風嘆落花;在每月的下旬又要悲月缺,因此“花殘月缺”常常引起傷感。但此曲前三句一反常態,從“落花”與“月缺”中找到希望,得到足以慰藉的亮色。花瓣雖然隨風飄落了,但枝上綠葉茂盛,還有很多新抽的鮮嫩葉子,依然充滿生機。月亮雖然缺了,但再過半月二十天,又會圓的。周而復始是大自然的規律。然而人呢?下半首就由自然轉入了人生,那希望的亮色卻暗下去了。月亮縱然很快就會再圓,但想到自己浪跡天涯,客居異鄉,幾時才能和家人團聚?不禁發出了“月圓人未圓”的感嘆。月亮一次一次缺了又圓,但我卻一次一次只見月圓而人不能團圓。韶華易逝,青春難再,如今我臉上的紅潤已漸漸消失,顯得蒼老了。但是。逝去的紅潤什么時候能夠回來?我幾時能重新回復到少年時代?這一問,令人激動不已,感慨萬端。因此全曲雖明白如話.后半首更是直抒胸臆,但讀后仍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題解:
這首題為《傷春》的曲子,意趣不在感傷大自然春天的消逝,而是感傷人的青春一去不再復返。
南呂·金字經·傷春(落花風飛去)
創作背景:
此曲當作于馬致遠青年時期。當時正當蒙古統一南北之際,他親身經歷了這一動亂的歷史。他可能到過江漢、登過當陽縣的城樓,吊古傷今,想到自己的天涯落魄,于是創作了此曲。
【《南呂·金字經·傷春》賞析】相關文章:
傷春原文及賞析02-20
【熱】傷春原文及賞析12-12
《金字經·夜來西風里》原文及賞析11-03
傷春原文及賞析6篇(經典)11-16
傷春原文及古詩詞賞析12-26
[合集]傷春原文及賞析6篇11-16
傷春原文及賞析6篇[集合]11-16
傷春原文及賞析(合集6篇)12-12
傷春怨·雨打江南樹原文及賞析08-26
傷田家賞析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