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菩薩蠻來時楊柳東橋路》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菩薩蠻來時楊柳東橋路》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
《菩薩蠻·來時楊柳東橋路》
作者:晏幾道
來時楊柳東橋路。曲中暗有相期處。明月好因緣。欲圓還未圓。
卻尋芳草去。畫扇遮微雨。飛絮莫無情。閑花應笑人。
賞析:
花未全開月未圓,應該是最美好的時刻——待得月圓花開,就該轉向殘缺和凋謝了。此詞所寫“明月好因緣。欲圓還未圓”,正是這樣的美好時刻,而最能感知此中美好的,則當是初戀中的少女。小晏這首詞描寫的正是一位初戀少女的幸福感受和甜蜜心情。她傍綠楊、踏芳草,過小橋、穿曲徑,偷偷地準時赴約;她向欲圓未圓的明月暗自祝禱,希冀著美好的姻緣;她還囑咐飛絮,叫它不要無情;她更向閑花討饒,叫它不要笑話自己。詞人調動了如此眾多的三春景物,都是用作陪襯,從而把初戀少女那種特有的心情和感受真切而生動地表達出來,做到情景交融,小晏又使出了這么一番招數。
作者簡介: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祖籍臨川(今屬江西),是晏殊的兒子。雖身出名門,但仕途坎坷,只做過一些小官,晚年家道衰敗,生活非常艱苦。他性情孤高冷傲,耿直大膽,潛心文辭,小令寫得尤好。其詞多寫人生聚散難期的哀傷和離別相思之苦,哀婉凄迷,悲切感傷。有《小山詞》傳世。
詞牌介紹: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發髻,讓人感覺宛如菩薩,當時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薩蠻曲》,于是后來《菩薩蠻》成了詞牌名。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镀兴_蠻》也是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此調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歷來名作最多。
《菩薩蠻》為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前后闋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菩薩蠻來時楊柳東橋路》賞析】相關文章:
《菩薩蠻》賞析01-05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2-18
古詩賞析:菩薩蠻01-26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3-09
菩薩蠻溫庭筠賞析11-23
菩薩蠻·春閨賞析11-21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9-03
菩薩蠻·春閨原文及賞析12-17
菩薩蠻·詠梅原文及賞析04-29
[集合]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