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隔河見桑柘,藹藹黎陽川。
望望行漸遠,孤峰沒云煙。
故人不可見,河水復悠然。
賴有政聲遠,時聞行路傳。
【前言】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述了作者離開黎陽城到滑州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作者對故人丁三的深切思念與對故地黎陽的深情眷戀。
【注釋】
、呕荩航窈幽匣h。黎陽:河南?h古稱。
、乒路澹褐复髞缮剑挥诮窨?h城東。
⑶河:指黃河。
譯文:
隔著河流看見了桑樹與柘樹,黎陽河流顯得煙霧氤氳。
邊走邊回望卻仍漸行漸遠,只見一座孤峰漸漸沒入云煙。
友人已經不能再看見了,黃河水卻仍舊悠然。
幸好你為政的名聲流傳甚遠,走在路上仍時不時聽見人們傳送。
【鑒賞】
從題意可知,王維到滑州想起了丁三。前一天他在丁三家的晚宴上所作詩《丁寓田家有贈》最后四句說:“道存終不忘,跡異難相遇。此時惜離別,再來芳菲度!北磉_了兩人的深情厚誼,也表明了王維對黎陽城的眷戀之情。在黎陽漸行漸遠后,這種情感越來越濃,因此他在《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中說:隔著黃河遙望對面的黎陽,樹木成林,綠意繁茂。漸漸地走得遠了,黎陽那座孤峰突起的大伾山消失在身后的煙云霧嵐之中。與對岸黎陽的丁三老友相見不知何日,只有那奔騰的黃河之水依然如故。黎陽那段半官半隱的田園生活,所給予的評論之聲也已漸遠,也許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偶爾會傳來一些消息。此詩的字里行間隱藏著王維揮淚依依惜別的身影,難忘兩年來在黎陽民間和睦相處的情景,難忘曾經的悠閑、舒心、自然的田園生活,可惜“望望行漸遠,孤峰沒云煙!弊x者讀后不難體會到那種牽腸掛肚的不忍離去之意。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賞析】相關文章:
泗州東城晚望賞析03-08
《晚泊潯陽望廬山》賞析10-22
至老丁作文07-29
《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及賞析02-21
望美景,憶悲情02-18
泗州東城晚望05-07
黎簡《小園》賞析12-12
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原文、賞析09-15
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原文及賞析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