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唐詩賞析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韋莊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風。
晚唐時期,日本因唐朝國內動亂,于文宗開成三年(838)停止派出遣唐使 。原先隨遣唐使舶來華學 佛求經的請益僧和學問僧,此后便改乘商船往來。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駛輕捷,船主又積累了豐富的氣象知識和航海經驗,往返中國與日本一般只需三晝夜至六七晝夜,而且極少遇難。這導致日唐之間交通甚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時代更加容易。敬龍便是這些僧人中的一個。他學成歸國時,韋莊為他寫詩送別。
全詩只在“送歸”上落筆,體現了對異國友人的關懷與惜別之情。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說敬龍 此番歸國 ,行程渺遠 ,里程不易概指 。雖然《 梁書·扶桑國傳 》說過“ 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余里”,后來代稱日本,若寫詩也是這樣指,便缺少意趣。詩人采用“扶!边@個名字,其意則指古代神話傳說東方“日所出處”的神木扶桑,其邊境已渺茫難尋;這還不夠,下面繼續著說敬龍的家鄉還在扶桑的東頭再東頭 。說“扶!彼朴羞呺H,“東更東”則沒有了邊 際 ;不能定指 ,則其“遠”的意味更可尋思。首句“已在”是給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處。說“扶桑”已暗藏“東”字,又加上“東更東”,再三疊用兩明一暗的“東”字,把敬龍的家鄉所在地寫得那樣遠不可即,又神秘,又令人向往。那邊畢竟是朋友的家鄉 ,而且他正要揚帆歸去 ,為此送行贈詩,不便作留難意、惜別情、愁苦語,把這些意思藏在詩句的背后,于是下文轉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風順的話頭。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風 !贝写蠛V,最怕狂風暴雨,大霧迷航。過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風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夠到達的也常要在數十日或者數月的艱苦航程之后。這些往事傳聞,韋莊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一帆風順。用一個“到”字 ,先祝他平安抵達家鄉; “明月”示晴,排除霧雨;“帆風”謂順,勿起狂飆,——行程中不生災障 !罢l”字先墊出“與師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順風再為挑明,并使“風”、“月”得“誰”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風”、“月”與“師”三者 ,連同“船”在一起, 道出海行中美妙之景 、舒暢之情 ;另一方面,又結合“到”字,說“共到”,使順風朗月的好景貫徹全 程,陪同直抵家鄉。兩句十四個字,渾然一體,表達了良好的祝愿與真摯的友情,頗有詩意。
詩人美好的祝愿,也并非僅僅由于主觀愿望,故作安慰語。它是有客觀事實作基礎的,這就是晚唐時日本與中國之間 , 海上航行相對地便利與安全的事實。它進入了詩人心底,寫出來自然而然就是這樣的詩句。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原文及賞析02-02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賞析08-07
《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唐詩賞析08-21
《石榴》唐詩賞析10-10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翻譯及賞析11-22
鷓鴣天送元濟之歸豫章賞析12-19
《節婦吟》唐詩賞析11-10
《江南曲》唐詩賞析04-10
《示兒》唐詩賞析10-21
飯覆釜山僧原文及賞析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