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訓練中的說與寫論文
小學作文,“說”是“寫”的基礎,“寫”是“說”的歸宿。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由此可見,文章的產生是以“說”為起步的。
怎樣使學生產生說話的愿望,做到有話可說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讓學生有話“想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入門的向導”。在說話活動課中,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把現實生活中鮮活的教育資源制作成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課件,豐富“說話”的內容,提高“說話”的興趣,使學生不說不“快”。如我在設計《尋找春天》的活動課件時,事先設計了鮮花盛開的果園、新吐綠葉的樹林、白鳥爭鳴的山嶺、蝶舞蜂喧的田野、芳草萋美的小洲、流水嘩嘩的小溪等鏡頭,經過藝術加工,制成課件,讓學生津津有味地觀賞,認識這些事物,心中便有了感想,然后,我再啟發思考:我們可以到哪里去尋找春天呢?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呢?同學們果真興趣很濃地積極地舉手回答說開了。有的說到果園、到山嶺、到樹林;有的說到小河、到田野;甚至有的說到人的身上、到人的臉上……接著,我再放特寫鏡頭,呈現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群鳥鳴叫、蝴蝶紛飛、蜜蜂采蜜等景物,讓學生仔細觀察后,再詳細說出它們的`特點,學生興趣盎然,都爭先恐后,想把心中想到的話說出來。
學生想說了,但說也應有個分寸,不是越多越好,應該讓學生注意說的范圍,說的素材,恰當選詞用句,做到前后連貫,并能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使“想說”、“敢說”上升到“會說”的高度。
怎樣讓學生“會說”呢?拓展想象,發展思維是其有效的辦法。因為有想象力,話才說得生動;思維能力強,話才說得有條理。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拓展想象,發展思維,有效提高了學生說話的能力。如,我在設計《我愛石門》的說話訓練課時,按照“看石門——唱石門——想石門——畫石門——話石門”的思路,把石門的過去、現在、未來聯系在一起,先把介紹石門的燦爛文化:孔廟、鄭洞國與石門一中;優美的風景名勝:夾山寺、龍王洞、壺瓶山;豐富的土產特產:秀坪蜜橘、東山峰茶;有影響的建設成就:大唐石門電廠、海螺集團、石門火車站等內容制成CAI課件,融鑄古今,畫面生動,動靜結合,有聲有色,課中讓學生觀察后,再讓學生跟著課件唱《石門橘子紅了》的歌曲,品味其歌詞和旋律的美感,然后,讓學生想象石門的未來,并以《未來石門》為題作畫,最后讓學生對照自己的畫說說對“未來石門”的構想。整節課氣氛生動活潑,學生在美麗的畫面中拓展想象,在愉快的交流中展開思維,在活動中真正提高了說話的能力。
小學作文訓練,“說”是過渡,“寫”是歸宿。學生經過這樣反復的“說話”訓練后,再進入動筆“寫”的訓練,從動口到動手,由吸收入頭腦、傾吐于口中,再到描述于筆端,使學生在表層的思維活動一步一步深刻,以至得到實質化的飛躍,這樣,學生必然能很輕松地寫出好的作文來。
當然,不同年齡的學生,其作文訓練又要采用不同的“說”“寫”訓練方式,才能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我在指導小學三年級學生作文時,根據學生年齡小、對事物缺乏理性認識、動手能力差的特點,就采用了“先做——后說——再寫”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指導,效果良好。有一次,我計劃讓學生寫一篇題為《我為媽媽洗衣服》的作文,在上作文課之前,我要求學生回家不用洗衣機幫媽媽洗一次衣服,強調注意記住洗衣服的步驟。然后,在作文課上讓學生回憶并說出洗衣服的過程。學生因親身實踐,動手洗了衣服,所以能在老師的點撥下,把洗衣服的經過很清楚地說出來:第一步,準備好洗衣盆,并根據衣服的多少,放入適量的洗衣粉,再倒入適量的水,將衣服泡在水里;第二步,把衣服撈上來,用手搓;第三步,倒掉盆里臟水,再用清水漂洗;第四步,擰干衣服,用晾衣架晾好。
為了能讓學生把洗衣服的過程說得更具體,我還補充提問:用手搓的時候,會出現怎樣的情景?(手上、衣服上沾滿了泡泡,泡泡掉在地上,一會兒就消失了;泡泡掉在水里,立即融化了);用手搓過以后,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有的說,臟東西洗掉了,水變渾黑了;有的說,衣服上面有些印跡,搓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搓干凈了);用清水漂洗過以后,衣服怎么樣了?(衣服變得潔凈了)……就這樣,我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說,點名說,舉手說,同桌對說,自己對自己說,做到了個個開口說,使洗衣服的過程得到了再一次充分的展現。在說好了的基礎上,接著,我再讓學生將洗衣服的四步寫下來,讓一般的學生按大家說的順序一步一步來寫,鼓勵寫得好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既按步驟又具體細致一些寫。就這樣,讓學生按步驟對事物進行了操作、體驗,完成了由“說”到“寫”的過程,但這樣寫出來的東西還只是一步一步的做法,不能算是一段意識連貫的話。要怎樣做到意識連貫呢?我向學生說:句子的先后次序要安排好,并要把句子次序地聯結在一起,這就要用上恰當的關聯詞。我啟發學生說:我們在幫媽媽洗衣服的時候,先做什么、接著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呢?按學生的回答,我先后在黑板上板書了“先……接著……然后……最后……”,并告訴學生,我們如果用上了這樣的關聯詞,便能把洗衣服的四個步驟很有順序地連起來。而且我告訴大家,做事、說話、寫話都是有一定順序的,這個順序不能隨便顛倒。為了鞏固這個句式,我鼓勵學生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進行說話練習,有的說:“星期天,我在家里搞衛生,先灑水,接著掃地,然后抹桌子,最后檫窗戶。”有的說:“早上我起床后,先穿衣服,接著漱口、洗臉,然后吃早飯,最后背起書包上學校。”還有的說:“一年有四季,先是春季,接著是夏季,然后是秋季,最后是冬季。”……
在寫好“洗衣服”這個段以后,我還提出了如下問題,你為什么要幫媽媽洗衣服?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洗衣服?(媽媽很忙,我放學后,在家里洗衣服。)這就是文章的開頭,點明事情的起因和時間、地點。最后我問道:看著潔凈的衣服,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我心里很高興!以后,我要多為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減輕父母的負擔,鍛煉自己的能力。)這便是文章的結尾。
“由說到寫”這樣的作文訓練,學生不但不會畏難,反而會覺得有趣。同時,在“做——說——寫”的過程中,還無形地滲透了“愛父母”、“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受益可謂是多方面的。
小學的作文訓練教學,由“說”到“寫”,只要能這樣堅持指導訓練,效果一定是可觀的。
【小學作文訓練中的說與寫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說的訓練教師隨筆07-12
怎樣訓練小學生作文的論文06-14
在訓練中成長作文03-19
讓作文課堂生成學生說寫樂園論文04-05
小學英語口語訓練效果論文10-31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口語訓練淺探論文12-03
小學擴寫句子訓練題07-04
寫事的作文:訓練08-06
減肥訓練小學生寫事作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