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在哪里美文
現實世界是什么樣的?人們最大程度的保護利益和獲取利益,很多朋友之間打著友情的旗號,實質是巴結利用,很多戀人之間打著愛情的旗號,實質是男為女貌、女為男財的互利關系。丑惡和自私籠罩了現實世界,美好癡情的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世界,感到迷茫。這時開來了一輛大巴車,帶我去美好的文學世界游覽,然后又將我送回了現實世界。司機告訴我,如果喜歡,還可以再來。從此,我不再迷茫,我找到了喜歡和適合的精神家園,每天都坐著大巴車去精神家園。慢慢的,我不僅是精神家園的游覽者(讀者),還是建造者(作家)和大巴車司機(接引更多的人到精神家園)。然而接引工作并不順利,因為現在流行以“金錢、地位、榮耀、享受”為中心思想的小說,而以“美好、癡情”為中心思想的小說,幾乎沒人看,所以沒人愿意上我的大巴車,人們看到站牌寫著“開往美好癡情的文學世界”,轉身就走了。
我看見車窗外的廣場上,有一個天使雕像,有著潔白的翅膀,我說:“錯了,天使的翅膀應該是傷痕累累的,而且天使也不應該是白色的,因為越潔白的事物,就越容易被抹臟抹黑,天使真正的樣子是黑色的,帶著傷痕累累的翅膀!毕喾,丑惡的人,善于用美好的外表掩飾自己,并懂得怎樣避免被其他丑惡的人抹臟抹黑,所以容易潔白,還善于最大程度的適應環境和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容易無傷,因此那個潔白無損的天使雕像,其實是惡魔。我敲碎了那個雕像,里面果然是黑的。這時,周圍的人用憤怒的眼神瞪著我,我發現他們都戴著面具,我很害怕,跑回了車里。
這時,一個男孩上車了,他沒有戴面具,這才是我要接引的人?墒撬瓷先ズ軅,他說自己雖然一片癡情,但是沒有錢,而被心愛的女孩拋棄了。我說帶他去文學世界里找尋心愛的女孩,可是他說小說里的女主角又不是真實的,所以小說中的愛情也就不是真實的,因此他對文學缺少興趣。
我問他“真實”應該怎樣定義?有了妻子,就有真實的愛情了嗎?世上很多女孩追求男孩,是看上了男孩的錢和男孩給予的幫助,其實本質就是利用,也就是“真人假愛”。小說中雖然女主角是假的,但是作家用真情去寫的小說,就是“假人真愛”。演員要求“入戲”,就是完全把自己當成戲中的角色,作家也是如此,太入戲,完全融入在文學世界里,而忘記現實世界的自己,也就忘記女主角是假的。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達不到這種境界,就會覺得小說只是一堆文字,動漫只是一堆圖畫,體會不了“真實感”。再有,作家寫小說時,把自己當成男主角,并且會把女主角當成真人來看待,因為將來有癡情的女孩閱讀這個小說時,就會把自己當成女主角,在文學世界里,和作家的化身(男主角)相愛,這份愛是真心的愛,所以男主角和女主角都不是假人,這就是“真人真愛”。然而這種相愛是凄美的,作家孤獨的寫了一輩子小說,把自己想成男主角,去體驗愛情。百年之后,終于有一個癡情的女孩愛上了那個作家的小說,并把自己想成女主角,在文學世界里和作家(男主角)相愛,于是感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化作故事人,日日與君好!比说纳虝,作家知道此生無緣與她相見,幸好小說和影片比人的身體強,能承載著作家的情感,世世代代傳遞下去,最終傳遞到癡情女孩的心中。
我還告訴他,有的癡情男孩,追求不到喜歡的女孩,于是到唯美的文學世界里找尋愛情,這并不代表不幸。相反,如果他追求到了喜歡的女孩,可是那個女孩是自私的,而不懂癡情,那么男孩這輩子的付出就白費了,還不如到文學世界里找尋真正的愛情。很多人希望到現實世界里找尋真人真愛,或許太難了。
男孩又問我為什么很多人不懂得癡情?我說有三種情況:
第一,缺乏情感,感受不到愛情的吸引力。愛情源于吸引力,女孩的外在美(美貌、穿著打扮、身材)和內在美(美好、癡情、單純、真誠、溫柔、可愛)構成吸引力。從根本而言,是陰陽相互吸引,男為陽,女為陰,陽有陽的美,陰有陰的美,這兩種美相互吸引,組成一個完整的美。
第二,戀愛之后,愛情生活形成的情感取代了童年個人享受形成的情感,關注的是愛情生活而不再是個人享受,所以癡迷的愛上一個人,就會感到失去了自己。然而個人享受形成的`情感太強烈,愛情生活形成的情感就被壓制的很小,所以無法達到癡情的程度。
第三,丑惡自私的人,關心的只有自己,不懂得去愛他人。
我勸那個男孩,不要再去想那個為了錢而拋棄他的女孩了。美好癡情的人,往往淡薄物質享受,而注重精神財富,因為美好和情感往往是以精神財富的形式存在的。丑惡自私的人,則會注重物質享受,而不懂什么是精神財富。好比把金條給動物園的猴子,猴子咬不動,就扔了,猴子眼里,好吃的食物才是財富。丑惡自私的人眼里,愛情也是一種利益關系。而對于唯美癡情的人而言,愛情不需要物質基礎(經濟條件),如果所愛的女孩得了要終生治療的重病,男孩的錢付了醫藥費,就只夠兩人吃稀飯、喝菜湯了,基本上已經沒有物質基礎了,依然會愛下去。有的男孩死了,女孩就殉情了,女孩連死都愿意跟隨,那么就算男孩淪落為乞丐,女孩也會不離不棄?梢娬嬲膼矍椴恍枰镔|基礎,如果沒錢生存了,就算一起離開這個世界,也不會拋棄對方。
車上還有一名乘客,也跟我聊了起來。他并不是失戀,而是心靈美好,無法適應丑惡的現實世界。于是我給他講美好與丑惡的哲學道理:辯證法講矛盾普遍存在,古人提出“陰陽生萬物”的道理,就是說:有美好的人,就有丑惡的人,有癡情的人,就有自私的人,有單純的人,就有復雜的人,有真誠的人,就有虛偽的人。美好的人,往往癡情、單純、真誠,而丑惡的人,往往自私、復雜、虛偽。因為丑惡的事情,往往為了滿足自私,也往往需要復雜的構思和虛偽的掩飾。單純就是簡單、純粹,純粹就是不慘雜丑惡。簡單要有一個底線,太單純就無法生存了。單純不意味思想匱乏,只是不往丑惡的方面復雜,所以顯得簡單,而且這個簡單是非情感因素(例如邏輯思維)的簡單,而情感因素是豐富的。
他又問我,為什么美好癡情的人很少。我說陰陽關系中,有些“陽”只能以集中的形式存在,所以聚合在了很少的人身上,而“陰”以分散的形式存在,所以數量廣而大。例如:原子中心是帶正電的原子核,所占空間很小,而周圍是環繞的電子云,所占空間很大。再例如:太陽系中心是一顆發光的太陽,而太陽系剩余的廣大空間,是一大堆不發光的星球。
我注意到那個男孩的手臂傷痕累累,跟我一樣,都是被丑惡傷害的。因為一方面,美好的人與丑惡的人合不來,彼此看不慣彼此,思想上容易相互斗爭。另一方面,丑惡的人喜歡把不理解的事情往丑惡的方面猜疑,丑惡的人最不理解的就是美好單純的人。美好的人比較單純,不知道自己哪些行為容易被丑惡的人誤會,這種誤會的結果就是美好的人被丑惡的人傷害。
車上這兩名乘客,一個是追求愛,一個是追求美好。美好的事物才值得去愛,而愛也是一種美好,美好和愛共同構成人生的根本意義。然而現實世界里很難得到美好和愛,所以要到美好癡情的文學世界里去尋找。
路上,兩名男孩向我請教怎樣寫出唯美癡情的小說。
第一,要美好、癡情、單純、真誠,而沒有丑惡、自私、復雜、虛偽。文學世界是美好的,雖然有斗爭,但不要塑造丑惡的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只是斗爭關系,不會使用丑惡的手段來損害對方,而且對方很慘的時候,出于憐憫之心,還會幫一把。一旦美好的文學世界寫了丑惡,文章就被污染了,讀者的心靈也就被污染了。反面角色不能自私,反面角色為愛情而競爭,不屬于自私。反面角色為利益而競爭,但獲取的利益不是用于自己,而是用于所愛的人,然而為了獲取利益,不得不與正面角色競爭。反面角色也很單純,沒有什么復雜的計謀。反面角色不能虛偽,所以是明斗,而不是暗斗。
第二,寫出癡情的小說:深深的被她吸引,深愛她,滿腦子都是她,說的每句話、做的每個舉動,都體現對她的深愛和深情,這樣才能夠寫出癡情的小說。如果只注重寫作技巧,寫出的小說只是精巧的,而不是深情感人的。
第三,哲學上講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劇情發展也需要矛盾斗爭來推動(有矛盾,就要化解矛盾,所以就有事情可寫,而且事物在矛盾斗爭中獲得了發展,這也是可寫的內容)。小說世界的矛盾多,危險和不幸也就多,因此安全感(健康、收入和住房、遵守法律和不得罪人)、溫暖(人生的溫暖與寒冷相對而言)、關心、幫助、守護,就顯得很重要(現實世界也是如此)。丑惡和悲哀都是負面因素,但是美好的小說只是反丑惡,而不是反悲哀,所以美好的小說往往是感人催淚的、凄美的。
我們聊著聊著就到了美好的文學世界,那個沒有丑惡,只有美好,沒有自私,只有癡情,沒有復雜,只有單純,沒有虛偽,只有真誠的世界,我用一生去建造和守護的世界。
我向兩個男孩介紹了我的好友和妹妹,她們都是我大腦構建的虛擬人物,但是她們的靈魂是我的真情所鑄造的。男孩問我:“那你心愛的女主角也是虛擬人物嗎?”我說不是,可惜百年之后,她才會來到這個文學世界,那時我的身體已經不復存在了,我已完全化作了小說人物。我的小說會流傳下去,所以我依然是這個文學世界的接引者,開著大巴車去接引我心愛的女孩,她就站在站牌下面,滿身的黑泥,我說:“快上車,愛情的大巴就要開車了!
【人生的意義在哪里美文】相關文章:
人生的意義經典英語美文04-03
人生的意義美文08-31
人生和它的意義美文11-28
努力學習的意義到底在哪里美文11-23
人生哲理美文生命的意義11-06
人生的意義在于承擔美文摘抄11-27
人生的意義不復雜美文摘抄11-28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美文摘抄11-25
經典美文:相親的意義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