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浣溪沙十里西疇熟稻香》賞析
賞析是拼音意思是欣賞并分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范成大《浣溪沙十里西疇熟稻香》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十里西疇熟稻香》作者為宋朝詩人范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云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賞析】
詞集中描寫秋天的田園。在宋玉發出了“悲哉!秋之為氣也”(《九辯》)的`喟嘆之后,詩人們總是把秋天寫得肅殺而令人傷感。而熱愛田園,晚年又在田園生活了較長時間的范成大卻一反古人,為我們描畫了田園收獲之季──秋季的絢麗的畫面:十里田疇,稻谷已經成熟,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香味;農家的疏籬上,點綴著朵朵鮮活的槿花。這是一種朝開夕落,而又長開長落,花期達半年之久的、生命力極強的花。楊萬里《道旁槿籬》就說:“卻是花中渠長命,換舊添新底用催!”山果,也是不用人栽培的自花自實的野生植物,現在也果實累累,有的青,有的黃,顯示出璀燦的色澤,欣欣的生意!而詞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也溢于言表。
下片寫氣候。人說“一葉知秋”,詞人偏不說木落霜清,而從秋之晨那潤澤的霧氣中感到秋的降臨,秋來暑退。一抹淡淡的浮云遮住太陽,樹林深密處已覺涼爽宜人。飛蓋,飛車之蓋。詞人王命在身,馳車于江村道中,卻十分傾心于這自在,清新,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所以發出了“不須飛蓋護戎裝”的感慨。范成大在田園閑居七年后又被起用知福州時,也曾作詩自嘲“霜毛瘦骨猶千騎,少見行人似個儂!”在另一首詩中,他還以炙背檐前的老農和自已對比,說“過門走馬何官職,側帽籠鞭戰北風。”這里在渲染田園之美后,以“不須飛蓋”作結,也正說明了他對奔走仕途,而不能救民于水火的碌碌生涯的厭倦和回歸到質樸的田園生活中的熱望。
拓展:
作者介紹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范成大《浣溪沙十里西疇熟稻香》賞析】相關文章:
范成大《水調歌頭》賞析09-30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8-29
浣溪沙原文賞析02-24
李清照《浣溪沙》賞析09-04
《浣溪沙》王安石賞析07-06
浣溪沙詩文賞析07-07
蘇軾的浣溪沙賞析07-08
《禾熟》原文及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