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觀后感范文
看了11月11日的《贏在中國》,為隊長的藍天隊VS夏華為隊長的碧水隊的PK,其中出現(xiàn)了一個場景,讓我感慨不已。
大致情況是這樣的,一開始,主持人要求雙方隊員互換,僅隊長不變。雙方隊長都面對著這樣一個場景:自己團隊成員全部換成了上一期還是競爭對手的組員,如何迅速聚合這些boss們,成了必須面對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戲劇性的是,本期布置的任務令所有的人感到反感,甚至李想直接挖苦到,“這是在比誰比誰更蠢嗎?”
在自己的團隊突然全部換人,并且各位組員明確對任務表示出反對的情況下,袁岳幾乎是選擇了以一己之力完成這次的任務。很多人質疑袁岳的領導力,但我挺能理解袁岳的,我估計在自己公司里他可能不會采用這樣的處理方式。因為我在從事志愿者活動時也遇到了一個類似的場景,那是一次做JA的CG(Career Go事業(yè)啟航)課程,主要是一些企業(yè)的顧問志愿者組成一個小組,給學校的學生分享一些進入職場的準備以及初入職場的注意事項。想進一步了解JA和CG課程可以Google或百度一下。
當時我是某學校企業(yè)顧問組的組長,在安排工作時,大家都表示了支持,也都希望能獲得當學期的最佳顧問團隊,第一次課,就出了狀況,有一個顧問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并在課后推廣他自己的私人收費課程,影響很壞。但,作為組長,我當時并沒有制止,只是事后和JA的工作人員溝通,并在以后取消了該顧問的擔當JA志愿者的資格。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情形出現(xiàn)在了第三次課,各項工作都安排好了后,在課程開始的前一天,一些顧問陸陸續(xù)續(xù)告訴我,那天因為出差、加班等等原因不能出席。導致常規(guī)有6-7人顧問團隊出席的課程,瞬間變成只有兩個人——組長我,和另一個做汽車金融的顧問。由于時間太短,我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重新安排后也很難臨時請朋友做外援的顧問,所以我當時就做了個決定:就算是一個人也要把課程弄得完整而出彩。
結局也還是不錯的,利用了一個室外改編的拓展活動,讓學生了解初入職場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xié)調,以及需要專注于目標等理念,另一個顧問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了在職場中傾聽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簡單的溝通技巧,課堂氛圍還是很high的。
但這些并不能影響這件事在我心中留下的.小小陰影。和在公司中不一樣,這種公益活動的臨時組成的組合,只能算是一個group而不能算是個team。這樣的臨時組合會有下面一些問題。
1、大家來自各行各業(yè),不少人在公司也都是部門領導,都有自己的想法;
2、由于不存在隸屬關系,所以行政命令和強勢要求在這里變得不好使,大不了消極配合你嘛;
3、溝通時間非常有限,要照顧到所有人的想法不太現(xiàn)實,這時最好有人挑頭,確定方向強推,但這和第2點會發(fā)生沖突。
由于以上幾點,很容易出現(xiàn)《贏在中國》里的場景,也很容易在一些公益性的活動中出現(xiàn)。不過,我挺佩服袁岳的一點在于,即便是這個臨時組隊分崩離析時,他也依然為了完成這次的任務全力以赴,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和對方的團隊抗衡,而且最后比賽的結果還是比較接近的。當然,這也是我當年面對幾乎孤軍奮戰(zhàn)時的選擇:完成任務!
光從節(jié)目看,袁岳的領導風格有點像唐僧,不管團隊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甚至所有的人選擇離開,也毅然朝著既定目標前行。你們愿不愿意跟我前行,不重要,但我知道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我必須前行!當然,袁老師在這次領導中的失誤也很明顯,這個我同意史玉柱的觀點:作為組長你沒能統(tǒng)一大家的思想,是最大的失敗。
【贏在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贏在中國觀后感12-03
贏在中國 語錄05-08
馬云贏在中國優(yōu)秀觀后感08-14
看贏在中國觀后感范文三篇08-03
《贏在中國》勵志名言09-17
贏在中國評委語錄05-05
贏在中國語錄05-30
CCTV2贏在中國欄目觀后感范文09-23
贏在中國語錄全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