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謙讓三年級作文
兩個兒子相差5歲。5歲之前,哥哥一直都是家里的“小霸王”,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一種“惟我獨尊”的性格。有了小弟弟以后,哥哥總覺得爸爸媽媽對弟弟的愛多于對他的,于是什么事都和我們對著干;越是讓他讓著弟弟他就越不讓,兩個孩子經常為此鬧的不可開交。做父母的也很無奈,總想著,孩子大了就好了。
一天放學后,兩個孩子邊玩游戲上幼兒園的小兒子嘴里邊念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下面的就不會了,于是哥哥接著往下背,當背到融四歲,能讓梨時我打斷了他,心想:這正是一個教育孩子學會謙讓的機會,于是就問:“你們背的什么呀?”倆人異口同聲的說:《三字經》。然后我又問他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小弟弟干脆的回答不知道,哥哥則說:我在學校里學過,知道一點,但不全懂,媽媽你給我講講吧!看見兒子的求知欲被我“勾”了起來,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活,給孩子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是東漢末年魯國人,他很聰明,而且在他很小只有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了。一天他的媽媽買了許多梨,哥哥們就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可孔融卻拿了個最小的。還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比弟弟大,所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爸爸媽媽聽了很高興,覺得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長大后的孔融果然很有出息,而且還很有才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故事講玩了我問孩子們聽了以后有什么感想?哥哥說:我以后也學孔融,有什么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一定先讓著弟弟,再也不和弟弟爭東西了。弟弟則高興的說:謝謝!聽完小哥倆的對話,我首先對哥哥口頭學會謙讓表示贊賞,然后告訴他要說到做到,千萬不能只說空話,哥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接著又對小弟第說的禮貌用語夸獎一番,因為小孩子都是喜歡聽好話 的。后來又接著往下說:你們不僅在家要學會謙讓,在學校也是一樣。過去你們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什么事都順著你們,可是到了學校,班里都是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同學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和矛盾。比如某個同學不小心踩了你的腳了,或者你不小心把同學的書本撞掉了,這些看起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你不懂得謙讓,不依不饒,小事就會變大,課堂上就會因此而亂了套。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與人相處的時候,都要經常發揚這種美德,你會發現,它就像一副神奇的良藥,能很輕松的化解同學之間的誤會和矛盾。
孩子,如果你的心中有一泓謙讓的清泉,你的心靈將會更加美麗。
【讓孩子學會謙讓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謙讓06-21
學會謙讓作文03-10
學會謙讓的作文02-06
學會謙讓作文大全05-08
作文學會謙讓05-20
學會謙讓吧作文03-15
學會謙讓的優秀作文03-10
學會謙讓小學作文11-11
學會謙讓初中作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