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謙讓初中作文
古人云:“千里修書只為房,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由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從古至今,關于謙讓的故事、詩句多得數不勝數,例如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大人們在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讓時的佳話。
謙讓,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最美的一種傳統美德,它體現出中華民族誠實﹑大度的品德。各個國家﹑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文化,不同國家﹑民族所表現出來的謙讓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外國人贊賞我們,按照我們民族的形式,當然會謙虛的說:“哪里哪里。”這下外國人就會覺得我們很虛偽。同樣,外國人眼中的謙虛我們往往也不能理解。“謙虛”兩個字說起來雖然很容易,但是要實施起來,卻是很難做到。但是,這又是我們作為中華民族一員必不可少的一種品質。如果人人都學會了謙讓的話,我們同學間也就不會因生活煩事而產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老師也不用為我們這么操心。
在中日美關系日益惡化的今天,你可能會說:“不就一個小島嗎,送給他小X本不就行了嗎?至于鬧成這樣嗎?”我的回答是:“謙讓,并不是所有事都讓著別人。而是在不違背原則的基礎上,才可能談謙讓,如果別人硬是要‘蹬鼻子上臉’,打破原則的話,我們沒必要和他談謙讓,因為他根本就不配和我們談”。作為一位中國人,我們不僅要學會謙讓,還要理解謙讓的.本質意義。謙讓并不意味事事都依著他人,是在雙方都不破壞原則的基礎上才可以談謙讓。如果對方打破了我們的原則,那又有什么必要和他談謙讓呢?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不容侵犯的,我們不僅要繼承它,更要把它發揚光大,使它成為世界文化史上光輝的一頁。
【學會謙讓初中作文】相關文章:
初中作文學會謙讓02-17
學會謙讓的作文02-06
學會謙讓作文03-10
學會謙讓作文范文01-29
有關學會謙讓的作文04-02
作文學會謙讓05-20
學會寬容與謙讓作文07-06
要學會謙讓作文07-06
學會謙讓作文大全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