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的讀書筆記
今天起開始閱讀錢穆先生的《中國思想史》一書(版本為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此書是1950年應張其昀之約而寫,于1951年完稿,1952年出版,1977年作增添校訂再版。
此書主要概述了中國歷代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要義,時間上是從春秋中晚期到現(xiàn)代,分為44個條目。這本書只有280頁,這對于整個中國思想史而言,肯定是比較簡略的,本書只做扼要提示和點撥。錢穆著作中可以作為本書參考書的,多達十多種。所以,要想進一步研究中國思想史,就可以參考錢穆的其他專著,像《國史大綱》《國學概論》《先秦諸子系年》《四書釋義》《墨子》《惠施公孫龍》《莊老通辨》《陽明學述要》《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以及《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等書,而單篇論文則可參考《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這部《中國思想史》,僅僅是上述這些著作的“賅括而綜合的敘述”。
錢穆治學主張會通,所以研治思想史,他說應注意通史及文化史,故上述著作如果不能一時遍讀,那就至少要讀《國史大綱》和《中國文化史導論》這兩本書。另外,也要注意旁通西方思想。
本書的寫作風格是,力求簡易通俗,可是由此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對各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之處,不容易快速了解。那怎么辦呢?錢先生給出建議,最重要的是“細心玩索”,不要著急,循序漸進,“明得一家是一家,明得一節(jié)是一節(jié),明得一句是一句”。這看起來不是太慢了嗎?其實如果反復研究玩味思考,長期積累下來,自然就會豁然貫通。這一點正是朱熹教人讀書的方法:“近日看得后生,只是教他依本子識得訓詁文義分明為急。自此反復不厭,日久月深,自然心與理會,有得力處。”
錢先生認為,思想可不僅僅是文字,思想也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思想是有生命的。在例言中,錢先生說:“無思想之民族,決不能獨立自存于世界。思想必有淵源,有生命。無淵源無生命之思想,乃等于小兒學語,不得稱之為思想。”本書例言寫于1977年,對于當時的中國思想界,錢先生認為正不幸像犯了一小兒學語之病,也就是沒有思想,因為思想失去了淵源也就失去了生命。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那就是去追溯中國的思想淵源。這也是錢先生寫作本書的目的:“指示出中國思想之深遠的淵源,抉發(fā)出中國思想之真實生命。”
讀了這本書,讀者會有哪些收獲呢?錢先生說:“學者由此窺入,明體可以達用,博古可以通今。”對于中國的現(xiàn)狀,對于民族的'未來,將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去尋覓出路。
最后錢先生提醒讀者,“切勿以知道一些舊公案,拾得一些舊話頭,即為了事”。就像朱熹所說:“近來學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卻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又有一種,則一向泛濫,不知歸著處,此皆非知學者。須要熟看熟思,久久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而所謂統(tǒng)要者,自在其中矣。”錢穆解釋說:“讀書即心急要求統(tǒng)要,此是心不寬。有些人,遂求于一言半句上既見出統(tǒng)要來,此如初格一物,便要明天理。其實此等統(tǒng)要與天理,仍只是己見耳。但放開心,不責效,又易泛濫;一書看了又一書,一物放過又一物,到底心中還是無所得。故看書須熟看熟思,盡在此書上多挨,挨得,自然有得也。”(《朱子學提綱》“朱子論讀書”)
既然講思想史,那就先明白什么是思想?錢先生開篇即引佛經(jīng)的話:“有生滅心,有相續(xù)心。”一般人都有生滅心,就是一會兒想這,一會兒想那,并不總是持續(xù)地專注地想某一個問題。只有很少時候能做到持續(xù)而專注地思考某個問題,這個時候,才算是有了思想。而有的人,對某個問題長年累月地反復思考,甚至付出畢生的精力去研究思考這個問題,他們便是思想家了。那么,什么問題,是我們最關注而又最不容易得到確定答案的呢?恐怕要數(shù)宇宙問題和人生問題了。這不僅僅是一兩個思想家關注的問題,而是眾多思想家關注,而且往往關注對象不同,談論的方向不一,結果不一致,于是形成了思想史上的派別。
接下來,就是什么是中國思想史?這很簡單了,作為一個有文化有歷史的民族,在長久的歷史過程中對宇宙人生等問題的思考意見,不斷延續(xù)的過程,就是民族思想史,中國民族的思想史也就是中國思想史。放在世界范圍內,中國思想史也只是世界人類思想史的一個派別而已。
那么,講中國思想史,太遠的不說就從春秋說起。
人類對宇宙人生的認識,最迫切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呢?是生死問題,而其他問題只是這個問題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中國在春秋時期便對生死問題有了成熟的思考。錢先生以兩個人舉例:鄭國的子產(chǎn)和魯國的叔孫豹。
子產(chǎn)的思考,是從“見鬼”說起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中國思想史》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學思想史》讀書筆記02-21
自考《中國法律思想史》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201708-22
《中國童話》讀書筆記02-02
贏在中國 讀書筆記08-08
贏在中國 讀書筆記08-08
《中國超越》讀書筆記范文03-30
經(jīng)典中國在梁莊讀書筆記07-03
《建設幸福中國》讀書筆記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