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讀書筆記
《天意》英國女作家布魯克納的作品,學院派味道很濃重。主角是一所大學的預備老師凱蒂,她孤獨、敏感、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身份的認同。她癡戀著學校的一名男老師莫里斯,兩人在短暫的韻事之后進入了一場若即若離的迷離階段。凱蒂作為一名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的知識女性恪守著高傲和矜持,難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熱烈的愛情。沒有信仰的她開始相信占卜,認為那就是莫里斯所謂的“天意”,然而當她開始相信占卜結果,開始行動想改變一切的時候,當一切看似順利的朝著的方向邁進的時候,天意卻給了她另一個謎底——莫里斯和凱蒂的學生在了一起。一切就在凱蒂的一句話中戛然而止,沉悶、絕望的情緒充斥著最后一頁的空白。盡管早已猜到了這個結局,可還是沒有想到最后的女主人是她。
至于寫作特點,印象深刻的有兩點:1. 凱特的任職演說作為一條時間線索和事件線索在故事里若隱若現。而演說時的那句開場白,仿佛就是凱特自己的真實寫照:
“我想考察一下浪漫主義傳統的某些方面。直到今天,這個傳統仍舊影響著我們,盡管我們不一定能認出它來。這是因為,雖然我們覺得自己知道浪漫主義者是什么樣的人,那些浪漫主義者自己卻不總是知道。"禮堂里有些人低聲地笑了起來,演講開始了。”
這一段里有兩個細節,一個是身為浪漫主義者卻不自知的人正是凱蒂自己,第二個細節是觀眾們的反應,那些低聲笑的人正代表了凱蒂可悲的結局。
2. 在故事最后,凱蒂準備去赴宴之前詳盡繁瑣的細節瑣碎描寫,讓人讀來十分煩悶,想趕緊跳過這段,但這也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因為那正是凱蒂當時心境的映像。
盡管凱蒂作為一個悲劇女主角的結局令人惋惜,可是作者還是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關于她未來生活走向的可能性,其中包括:
1. 卡羅琳在幫凱蒂梳洗之后的一段“鏡子里顯出了凱蒂的另一個自我,她玩世不恭,精明強干,完全是法國派頭,但此人并不是那個給人講課的女人,也并不追求儉樸生活的和諧統一,更不渴望歸順于大多數人所擁有的信仰與習俗。這張令人吃驚的臉,暗含著極大的自信和老練。”這也許是凱蒂未來要成為的自己。
2. 凱蒂第二次在吉普賽人艾娃太太屋子里算命的時候,艾娃說的那一番話,說她會有很對仰慕者,會獲得極大的成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的孤立,會有保障……非常體面,她會有一個夢中的婚禮。”這正是凱蒂夢寐以求的,但是當凱蒂問它是否很快發生的時候,艾娃表示肯定。凱蒂誤以為那正是以莫里斯為對象的婚禮,但她猜錯了。也許艾娃的預言都是真的,可是她說的很快也許并沒有凱蒂想象中的那么快,這正如艾娃給卡洛琳算命時說她會遇見一個娛樂界的明星,從此生活不同一樣。直到書的最后,卡洛琳都有些絕望的時候依然沒有等到這個預言的'實現。但也許凱蒂的情況不同,因為作者總是深愛著自己筆下的人物,會不忍讓她們經受太多痛苦。這也就是文中留下的第三個未來的伏筆。
3. 拉爾特是凱蒂的一個學生,很有才華的學生,書的前半部分幾乎沒有對他和凱蒂有任何課堂對話意外的描寫,也許這正是凱蒂對拉爾特的態度,根本沒有關注過。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注定要錯過一片甚至幾片森林,特別是像凱蒂這樣的浪漫主義主人公。值得注意的是拉爾特在倒數第二章里的出現,是在保琳的對話里出現的,保琳說“我覺得你得處理一下拉爾特的事,凱蒂。看來他對你很親近……”,最后一章里凱蒂去莫里斯家赴宴的路上遇見了正在那里等她的拉爾特,而且拉爾特穿的很正式。拉爾特說是莫里斯讓他照顧凱蒂的,但從莫里斯對凱蒂冷酷的行動來說,他不會這么貼心,那么一定是拉爾特自己知道了凱蒂今晚將要遭受背叛的結局之后想要保護她,才出現在她身邊的。
有些書耐人尋味正是因為書中這些微小的細節,萬事皆非偶然出現,這都是作者精心安插在文中等著被發現的小機關。因為看這本書的時候有些心不在焉,所以只發現了這么多,不過已經足夠驚喜。越來越喜歡英國作家學院派崇尚文風的高貴氣質,洞察人性的細致,以及一點點孤傲離群的傷感。盡管薄薄一層,但耐人尋味,余香不斷。
【《天意》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愛情是天意散文10-06
愛情自有天意散文04-23
天意抒情散文01-28
若非天意弄人散文06-20
散文隨筆天意弄人05-06
假如愛有天意經典散文02-18
如果,你是天意隨筆散文05-31
愛有天意愛情散文04-09
描寫秋天意境的句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