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為引擎的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方法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能力、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我校以節(jié)約使用課外書課題組為領頭羊,在養(yǎng)成學生讀課外書的習慣方面深入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在堅實的閱讀實踐活動中上,獲得了靈感,獲得了經驗,提煉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營造氛圍,隱性引領。
1、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設置了閱覽室,閱覽室的布置十分書香化、人文化。校園走廊、樓道的墻壁上張貼名人名言、讀書警示牌、宣傳標語,校內實施公用書架進走廊工程,積極創(chuàng)造讀書條件。
2、構建書香班級。
每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圖書室,每個教室都建立了圖書角,鼓勵學生從家中拿出自己的一、兩本書組建班級的圖書角,實現小書架進班。學生在課間、興趣活動時間能夠隨時讀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3、倡導書香家庭。
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資源,引導學生在家庭中建立個人小圖書柜,讓書香走進每一個家庭;每周布置一些閱讀篇目,讓學生與家長共賞,提高自己的閱讀量,積累較豐厚的文化底蘊。
二、抓住主線,明線引領。
1、構建學校課外閱讀體系。
學校在年級推薦的基礎上建立學校年段課外閱讀書目推薦名錄。建立課外閱讀跟蹤及檢查機制,對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把握、對課外閱讀效果進行檢查,用課外的讀促課內的讀,打開課外課內雙軌并行的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途徑。
2、立足課堂,保證課外閱讀有效開展。
改革語文教學,開展高效課堂的有效探索,為學生騰出寶貴的閱讀時間。每兩周上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進行閱讀交流、新書介紹、讀法指導等各種類型閱讀課。立足于課堂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教給學生閱讀的方式方法,在形成班級良好讀書氛圍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讀書效能。
3、建立閱讀專題網站。
在校園網上建立一個閱讀課外書專題學習網站,創(chuàng)設一種富有詩意的校園文化氛圍,設置閱讀文學積累、運用、提升的相關頁面滿足學生的需要,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資源和幫助,為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搭建平臺。利用網絡優(yōu)勢,建立學生自我評價、教師引領評價、同伴互助評價、家長監(jiān)督評價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提高閱讀的自覺性。
三、實踐提升,活動中內化。
1、開展讀書活動分享會。
讀書活動分享會從老師和學生兩個層面開展。教師方面,開展教師共讀一本書、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老師們將自己的閱讀體驗與同行、與學生分享。學生方面,以年級為單位,輻射全校,開展學校聊書吧活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2、策劃圖書交易活動。
學校策劃、組織在校園內模擬圖書市場的形式,將同學們看過的好書、舊書拿出來出售或者交換,達到好書共賞、資源共享的目的。活動中全校師生以書會友,在參與中交流和體驗,增強學生讀書愛書意識。
3、開展圖書漂流活動。
同學們將自己的圖書讀完就可以開始此書的漂流活動。漂流活動我校采取了兩種方式:一是以年級為單位劃分成三個組,每三個班為一組購買同樣版本的課外書,本班學生讀完后同一時間與外班學生互換圖書。這樣的活動每月進行一次。二是開放學校圖書館,利用漂流島的平臺實現學生將自己看過的圖書與學校圖書進行漂流。這樣的活動每天開展,圖書管理志愿者利用課間時間進行。書是越漂越厚,積累量是越漂越實,將圖書資源利用達到了最大化。
4、開展閱讀日活動。
每周確定一天為語文閱讀日。閱讀日這天完成完少量的作業(yè)之后,大量的時間讓孩子靜心讀書,讀書之后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或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想法,第二天在班級里交流。
總之言之,閱讀是提高母語教學效益,提升學生思維素質的良器。我校從顯性和隱性兩個通道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了充分的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實踐中,如何更好地落實讀書過程跟蹤及效果檢查還需要繼續(xù)探索。
【學校為引擎的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方法】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方法12-05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方法11-29
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方法11-25
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的方法11-25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方法11-29
培養(yǎng)孩子好的閱讀習慣的方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