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奶酪》優(yōu)秀讀書筆記
《誰動了我的奶酪》: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卻蘊含改變的力量。
迷宮里面有兩只老鼠分別叫嗅嗅和匆匆,還有兩個小矮人分別叫哼哼和唧唧。他們以迷宮里面的奶酪為生,有一天,他們發(fā)現了一大片奶酪,再也不用每天外出冒著危險尋找新奶酪。哼哼和唧唧開始變得安逸、懶散,沉溺在現狀里,一點也沒有意識到奶酪在減少。直到有一天,奶酪沒了,而大腦簡單的嗅嗅和匆匆早就開始了新的迷宮尋奶酪之旅。小矮人剛開始還以為奶酪會再次出現,后來變的越發(fā)的失望和沮喪。唧唧做出了改變,他重新啟程,拋棄原來的奶酪生活,克服對新生活的恐懼心理,終于也找到了新奶酪。而哼哼,我們不知道結果如何,故事沒有告訴我們,他是改變了還是一直活在以前的生活里,不得而知。但哼哼就是那個固執(zhí)的不愿接受變化的人,他會為此付出代價。
關于變化,我們最常說的反面就是舒適圈。我們呆在自己的舒適圈里過的有滋有味,卻全然不知道外界的變化,而變化一旦到來,我們往往手足無措。
在年會上,老板跟我們談的最多的`就是變化。他說,我們馬上又會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有同事會有疑問,為什么調整的這么頻繁,因為變化太快了,我們要跟上變化。
老板的做法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站在更高的地方,有更遼闊的空間視野,他一定看到了我們所沒看到的變化。
回首這兩年,職場上經歷的變化真的有太多了。自己的對于變化的敏感度雖然不能說跟嗅嗅和匆匆一樣好,但至少要比唧唧轉變的快。
在x信就經歷過三次:
第一次變化,剛開始做支付風控項目,結果做死了解散,就被調到其他部門開始做新媒體,做活動運營。這些以前都沒有經歷過的,硬是被我攬下來了,而且做的比其他人好。
第二次變化,面臨職業(yè)選擇,同樣的項目,到底以后是做新媒體還是去做支付運營,我選擇了后者。在前期交易量少,領導的高壓管理下,自己也挺過來了。至今,我都很感謝那段時間,經常被罵,長時間加班,但卻讓我學到了至少夠我用一輩子的經驗和能力。
第三個變化,線上支付的創(chuàng)新化運營,我們摒棄了舊模式,果斷用起了新模式,但我們成功了。雖然最后不在這里公司了,項目也移交給別人,但那可能是我最滿意的成績了。
必須承認的的是,人的本性還是喜歡安逸的環(huán)境,機械沒壓力的工作,熟悉的同事等。但人之所以為人,不就是自己會思考,能夠適應變化嗎?否則早就如恐龍一樣滅絕了。所以,作為個人,一定要拉長自己的時間視野,擴寬自己的空間視野,隨時應對變化,而變化往往蘊藏機遇。
1. 關注自己所在行業(yè)動態(tài),最新的技術和模式,看到未來5-10年的樣子;
2. 關注公司內部除自己以外的業(yè)務發(fā)展情況,自己做的業(yè)務是上升還是下滑,要會抓機會;
3. 關注自己的狀況,是在舒適圈磨洋工還是在不斷突破,同時還要去外界看看你的能力能不能得到認可。
【《誰動了我的奶酪》優(yōu)秀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08-26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03-12
《誰動了我的奶酪》的讀書筆記06-01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06-05
《誰動了我的奶酪》勵志讀書筆記08-01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范文07-31
誰動了我的奶酪學生讀書筆記04-03
誰動了我的奶酪的讀書筆記500字07-31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15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