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方程的意義》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通過活動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知道方程與等式的關系,能正確判斷方程。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等量關系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培養學生的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和應用能力,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方法:合作探索,小組交流、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認識它嗎?(出示天平)它是用來干什么的呢?然后說明天平用途和原理。
(二)觀察現象,抽象概括
1.平衡現象數量關系的抽象概括。
師:我這里有2個25克的果凍,把它們放在天平的左邊,右邊再放一個質量為50克的砝碼,天平怎么樣了?
師:你能用一個數學式子表示你看到的現象嗎?(生:25+25=50或25×2=50。)
師:用這個簡單的式子就能表示天平的這種平衡狀況,那么左邊表示的是什么?右邊表示的又是什么?
2.不平衡到平衡現象數量關系的抽象概括
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大果凍,不知道是多少克,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呢?我們把這個重X克的果凍放在天平的左邊,右邊放一個20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平衡嗎?
師:誰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現在天平的這種不平衡狀況?(生:X<200)師:那我們怎樣才能讓天平平衡呢?(生:往左邊盤中加砝碼)我們往果凍
這邊加150克砝碼,觀察天平平衡了嗎?
師:左邊盤中物體質量的可以怎樣表示?(生:X+150)
師: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現在天平的這種不平衡狀況?(生:X+150>200)
師:剛才往左邊盤中加的物體多了,現在我們拿掉50克,現在天平的左邊怎樣表示呢?
師:誰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現在天平的這種平衡狀況?(生:X+100=200)
3.不確定現象數量關系的抽象概括
師:我這里還有兩瓶礦泉水,紅色的有380克,藍色的有350克,如果將這兩瓶礦泉水放到天平左右兩邊,天平會怎么樣?
師:現在請一位同學將這瓶礦泉水喝掉一些,誰來?(請一位同學喝)
師:這瓶礦泉水被喝掉了多少克?(生:不知道)
師:可用什么來表示喝了的克數?(生:用X來表示喝了的克數,即X克)
師:這瓶礦泉水剩下的質量可以怎樣表示?[生:(380-X)克]
師:如果現在把這兩瓶礦泉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天平會出現什么狀況?(生:可能平衡,可能左輕右重,可能左重右輕,分別用380-X=350、380-X<350、380-X>350來表示)
(三)觀察分類,抽象概念
1.觀察分類。
師:大屏幕上出現的這些數學式子,你能按照這些數學式子的不同特征分類嗎?請孩子們自己獨立思考,按自己的方式進行分類。(自主學習)
2.展示分類。
①交流分類情況,說明分類理由。
②揭示“等式”與“不等式”的概念
師:像這樣的含有等號的式子,數學上稱之為等式。像這些含有不等號的式子,我們都稱之為不等式。(課件出示相應的分法。)
3.抽象概念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等式,它們有什么不同?
師:這些等式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數”,像這些“X+100=2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之為方程。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師:誰來說說什么是方程?(板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四)應用新知,加深理解
1.判斷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創作方程。
3.問題質疑,揭示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①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是方程?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等也一定是方程?
(五)小結,鞏固練習。
師:說說你這節課有什么收獲,你還想學習有關方程的什么內容。
師:我們一起來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吧!
【《方程的意義》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方程的意義08-03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05-16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11-16
方程的意義教案12-21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09-27
《方程的意義》教案09-16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07-23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03-16
方程的意義教學反思03-10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