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樽酒行》譯文及古詩詞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前有樽酒行》譯文及古詩詞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前有樽酒行》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
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
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當年意氣不肯傾,白發如絲嘆何益。
注釋
淥酒:即清酒。
酡:因飲酒而面紅。
軒:堂前欄桿。
蹉跎:虛度光陰。
傾:超越。
譯文
春風東來,掩面而過。金樽淥酒,頓生微波。
可惜園中,落花紛紛,不堪其多。美人欲醉,醉顏朱酡。
可嘆這青軒桃李能耐多久?流光欺人,歲月蹉跎。
與君起舞,奈何太陽卻要西下。
少年意氣,不肯消磨。如今白發如絲,感嘆又有何益?
簡析
約作于天寶二年或天寶三載春,詩人在長安。詩寫流光易失,少壯易老。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時光易失。由春風聯想到落花,由落花聯想到美人朱顏如同桃李,不能有幾時紅艷,此皆因流光欺人之故。后四句為第二段,感嘆人生易老,少壯不能挽回。“日西夕”有兩層含義:一層用來烘托悲情,一層暗示人到暮年。
詩意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依照樂府古題而填的.新作,把原題祝賓主長壽之意變為當及時行樂之辭。第一首詩抒寫流光易失、少壯易老的感慨。前六句寫時光易失,年華易逝;后四句說感嘆青春不再,不如及時行樂。第二首詩先寫在琴聲中痛飲美酒的狂態,后寫如花少女歌舞相伴的歡樂。組詩風格豪放不羈,充滿醉態思維。
作者背景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前有樽酒行》譯文及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古柏行》譯文及賞析07-18
山行譯文及賞析02-18
《山行》譯文及賞析07-08
對酒行原文及賞析04-08
山行原文譯文及賞析07-06
從軍行譯文及賞析02-20
《魯山山行》的譯文與賞析07-11
賞析《桃源行》(含譯文)06-27
洛陽女兒行譯文及賞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