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全詩翻譯賞析
北宋 曾鞏 《城南》
雨過橫塘水滿堤, 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 惟有青青草色齊。
注釋:
橫塘:曲折回環的池塘。
亂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草色齊:草色一樣的青,一樣的綠。
《城南》
其二
水滿橫塘雨過時, 一番紅影雜花飛。
送春無限情惆悵, 身在天涯未得歸。
譯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賞析:
詩人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這樣的一個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城南》二首描寫了暮春時節大雨過后的山野景象,筆調流暢優美,讀來瑯瑯上口,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惟有青青草色齊”這一句,沁著水珠的草地鮮亮碧綠,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滿生機,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調超逸,清新雋永。
宋詩以理趣見長,一般喜發議論,而且議論性的句子往往直接出現,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再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這首詩卻沒有這樣的`議論,全用意象來表達,表面上像唐詩。但猜測時還得有點讀宋詩的意識,著力推究其中的理趣。
姑且推測如下:詩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后,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干枯變得豐滿,由死寂變得活躍,河水漲滿,活力四溢,平時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峰巒忽然錯亂紛出,撲面而來,爭高競秀,生機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擻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經不住急雨的襲擊,香銷玉隕,狼藉滿地,不免可惜。
詩人想:自然是公平的,萬物都有其各自的舞臺,至于什么時候突顯特出,什么時候銷聲匿跡,自有公理。橫塘不會一成不變,河水不會低沉依舊,山巒不能盡占青睞,桃李不能灼灼不謝,小草不會永遠沉寂。隱者將顯,顯者將隱。萬物之生命力無不因時而動,而且,絢爛意味著凋謝,早熟意味著早衰,相反,“野火燒不盡”的勃發也許來自更多的隱忍與潛伏。
“大雨(急雨)”是一種考驗,山禁得起這種考驗,橫塘禁得起這種考驗,小草也禁得起這種考驗,惟獨桃李禁受不起。那就錘煉吧,潛伏,積淀,蓄勢而發,像峰巒一樣,大雨之后更顯妖嬈,像橫塘一樣,沖擊之后推陳出新,像小草一樣,洗禮之后茁壯挺拔!更持久的美不正出自抗擊打的能力與足夠的涵養嗎?否則,只能像桃李開盡,讓人惋惜,即便收獲一掊同情之淚,又有何益!
此詩和《西樓》風格迥異。本詩亦寫雨,但它清雋淳樸,富有陰柔之美。《西樓》主要寫雨前景,此詩則寫雨中景和雨后景,各盡其妙。
三、四句雨后兩幅小景是:昔日絢麗似錦的桃李經受不住暴雨襲擊的考驗,已經零落殆盡,結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暫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僅未被摧毀,反而翠綠欲滴,并且長得齊齊整整,毫無零亂倒伏之狀。這暗示一條哲理:桃李雖艷麗,生命力卻弱;青草雖樸素,生命力卻甚強。本詩以暴雨并通過與“桃李花開盡”對比,烘托出青草的難以摧毀的精神。
此詩能注意選取日常習見但又有典型意義的景物作為描寫對象,含理趣而又不失詩意,因此既深刻又自然,耐人玩味。
【《城南》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飲酒全詩翻譯賞析12-24
《村居》全詩翻譯賞析08-22
絕句全詩翻譯賞析09-08
送終全詩翻譯賞析06-03
雨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2-13
石榴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8-05
鳥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2-13
愁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2-13
漁家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