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審計》分析程序的運用
就像了解一件產品一樣,我們每次想要了解一件產品首先都會問是干什么用的、具體在哪些方面、具體怎么做、做得好不好,想要了解分析程序也一樣。
分析程序是做什么用的呢?是研究不同財務數據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關系,分析其是否異常來判斷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那么都什么時候使用這個程序?貫穿于審計過程的始終。
那分析程序在風險評估的時候到底要怎么用呢?在風險評估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用到分析程序,因為通過分析不同財務數據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關系,才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異常的交易或者事項,以及對財務報表或審計產生影響的金額、比率、趨勢,才可以了解被審計單位環境。將其分析的結果和預期值之間相比較,如果出現不一致,則可能說明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與風險評估不用,在進行風險應對時,只有滿足了一定條件(重大錯報風險較低、數據間具有穩定的預期關系)才可以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因為實質性程序包括實質性分析程序和細節測試。而只實施細節測試而不實施分析程序,同樣可以實現實質性程序的目的。但是有些時候實施分析程序能夠提供更充分的審計證據。
分析程序的運用:①識別需要運用分析程序的賬戶余額和交易。②確定期望值。③確定可接受的差異額。④識別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差異。⑤調查異常數據關系。⑥評估分析程序的結果。
在這里還要注意:①數據的可靠性,主要在信息的來源和性質方面把好關來得到可靠的數據。②預期的準確程度,因為預期值的準確性能夠決定我們的分析程序是否有效。③對于可接受的差異額,更是要謹慎,因為差異就說明不一致,是否能夠承受就要看相關認定的重要性和計劃的保證水平。當然,相關認定越具有重要性,差異額就要越低,計劃的保證水平越高。④如果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那么可以對剩余期間的有效性進行測試,或者實施細節測試。
最后,分析程序用于總體復核。
【《審計》分析程序的運用】相關文章:
內部控制審計的程序與方法10-20
怎樣整理與分析審計證據10-13
醫院審計工作程序08-03
單位內部審計作用及現狀分析08-18
工程項目審計案例分析05-25
“對不起”的運用09-29
運用象征的作文08-04
介詞短語的運用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