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熹《春日》全詩翻譯賞析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詩作。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熹《春日》全詩翻譯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春日:春季來臨的日子。
2、 勝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尋芳:春游賞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東省中部,源于泗水縣,流入淮河。
5、 濱:水邊;河邊。
6、 光景:風光景物
7、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 東風:春風
翻譯: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繼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師和理學家。他的詩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簡練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現了大自然的壯麗秀美和詩人的遠大胸懷。
賞析:
《春日》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風和日麗、生氣勃勃、百花競艷、萬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別是“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把春天寫活了,成為膾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春日》這首七言詩是宋·朱熹所作,其中“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為名句。詩的大意是: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很容易認識到東風的面容,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叭f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游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般羲疄I”點明地點!皩し肌,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耙粫r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暗乳e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叭f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作者簡介
朱熹像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號晦翁,別稱紫陽。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長于建州。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淳熙時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宋光宗時,歷知漳州、秘閣修撰等職。宋寧宗時任煥章閣待制。卒謚“文”。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等,后人輯有《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
【朱熹《春日》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春日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9-16
朱熹《春日》翻譯賞析10-14
春日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2篇02-13
《春日》朱熹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秋月_朱熹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4
《村居》全詩翻譯賞析07-11
飲酒全詩翻譯賞析12-24
送終全詩翻譯賞析06-30
《城南》全詩翻譯賞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