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的思考論文
近年來,高校本科、研究生畢業論文抄襲事件不斷被媒體曝光,其中不少論文的作者都畢業多年,可見抄襲已有“傳統”。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中招”,不但造成這些高校名譽的損失,而且讓社會看到我國部分高校對待學術的不嚴謹和不負責,帶來對高等教育質量的懷疑。
臨近畢業季,就業壓力迎面而來,而畢業生還不得不面對另一大難關——學位論文答辯。按常理理解,學位論文對畢業生應該更有壓力,因為它涉及能否順利取得學位,如果得不到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就談不上高質量就業。然而,現實卻與大家想象中“學子挑燈夜戰,刻苦寫作論文”大相徑庭,部分畢業生尤其是本科生并沒有對學位論文給予應有的重視,他們認為學校肯定會“開綠燈”,不可能不讓他們畢業,對論文寫作和學術研究抱以敷衍的態度,不以抄襲為恥,而一些簡單拼接論文卻輕松通過的個例又起了負面影響,更助長了這部分學生肆無忌憚的心理,而導師和學校對此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論抄襲是不是當前畢業論文寫作的常態,都值得我們警醒,值得高校花大力氣去規范畢業生的學位論文寫作。
首先,建立完善的懲罰機制,并做好警示教育。當前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是“導師求學生寫論文”,壓力不在學生,反而轉移到指導老師身上。臨近畢業,老師往往很難找到學生,學生以考研、考公務員等為借口不與導師聯系,對于論文,他們往往胡亂拼湊一篇應付了事。而導師即便認為學生的論文達不到要求或存在嚴重抄襲,為了畢業率和面子,也不愿過多理會,在學生答辯時往往“和諧”處理。而導師和學生能夠達成此“默契”,根本原因在于沒有一套專門針對學位論文的懲罰機制。對此,高校應著手建立懲罰措施,并做好警示教育;對于導師而言,如其指導的畢業生被發現論文存在抄襲現象,可強制停止其導師資格,如為研究生導師,則停止招生資格一定年限,并通報批評,促使導師更注重對所指導學生的學術指導,而不是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方法;對于學生,如發現論文抄襲,一律不發畢業證,堅決不為任何個人“開后門”。
其次,改革教學計劃,延長論文寫作周期。對于本科學生而言,他們缺乏理論基礎和論文寫作經驗,假如他們沒有寫過一篇規范的論文,在畢業前一個學期的期末就面臨一萬字左右的畢業論文,且之前沒有受過系統的訓練,還要面臨就業、考證、考公務員的壓力,很難想象他們能夠應付自如,有一部分學生就會“走捷徑”,抄襲他人成果。另外,許多高校都對畢業生學位論文的形式、篇幅等有明確規定,但內容上反而放松要求,也容易讓學生產生“東拼西湊”的依賴心理。因此,建議高校可以嘗試改革本科教學計劃,將論文寫作的相關課程提前設置,讓學生在寫畢業論文之前通過寫兩到三篇課程論文,慢慢積累畢業論文寫作的經驗,形成規范的學術道德,以此為基礎,他們在寫畢業論文時就不會捉襟見肘,自然也就不會依賴抄襲了。
最后,注重應用型論文的寫作。目前,我國一批非研究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以前這部分高校對畢業生論文的理論性要求偏強,導致解決實際問題的論文數量不多和質量不高,加之學生理論功底較薄弱,抄襲就可能發生。既然目前部分高校已經明確了向技術應用型轉變的目標,在畢業生的論文要求方面也可以與時俱進,提倡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往“應用型”的方向靠,提升“應用”的要求,淡化對“理論”的要求,引導畢業生從選題開始就注重論文的應用性,提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對策,適當降低對畢業生理論水平的要求。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畢業生真正投入問題的研究,自己尋找論據,而不是上網“復制+粘貼”。
總之,高校對大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絕不能姑息,要建立和完善可行性強的懲罰措施,做好畢業生的學術思想教育工作,導師要高度負責,全身心投入畢業生的學術能力提升和課業輔導,維護大學學術圣地的尊嚴。
【大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1-25
大學生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09-27
大學生畢業論文的承諾書02-17
大學生畢業論文答辯技巧08-03
農村經濟發展突出問題及對策思考畢業論文11-30
畢業論文的評語08-30
畢業論文鑒定08-03
畢業論文范本08-03
畢業論文評語08-09
畢業論文致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