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原文及賞析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一般指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小編帶來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原文及賞析。
原文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注釋
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阡盒稳萦曷。
③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芰_衾(音親):綢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抟簧危ㄒ糍p):一會兒,片刻。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賞析
此詞上片用倒敘手法,簾外雨,五更寒,是夢后事;忘卻身份,一晌貪歡,是夢中事。潺潺春雨和陣陣春寒,驚醒殘夢,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中夢后,實際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薩蠻》詞有句:“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所寫情事與此差同。但《菩薩蠻》寫得直率,此詞則婉轉曲折。詞中的自然環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獨自莫憑欄”的“莫”字, 有入聲與去聲(暮)兩種讀法。 作“莫憑欄”,是因憑欄而見故國江山,將引起無限傷感,作“暮憑欄”,是晚眺江山遙遠,深感“別時容易見時難”。兩說都可通!傲魉浠ù喝ヒ病,與上片“春意闌珊”相呼應,同時也暗喻來日無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間”句,頗感迷離恍惚,眾說紛紜。其實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天上人間”,本是一個專屬名詞,并非天上與人間并列。李煜用在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歸宿。應當指出,李煜詞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從生活實感出發,抒寫自已人生經歷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凈,含蓄深沉。這對抒情來說,原是不假外求的最為本色的東西。因此他的詞無論傷春傷別,還是心懷故國,都寫得哀感動人。同時,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藝術概括力結合起來。身為亡國之君的李煜,在詞中很少作帝王家語,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訴說自已的不幸和哀苦。這些詞就具有了可與人們感情上相互溝通、喚起共鳴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如此,此詞亦復如此。即以“別時容易見時難”而言,便是人們在生活中通常會經歷到是一種人生體驗。與其說它是帝王之傷別,無寧說它概括了離別中的人們的普遍遭遇。李煜詞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調短字少,然包孕極富,寄慨極深,沒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此詞基調低沉悲愴,以清澈自然、明白如話的語句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是一支宛轉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敘,先寫夢醒再寫夢中。起首說五更夢回,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皦衾铩眱删,回過來追憶夢中情事,睡夢里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里,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后,“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卻加倍地感到痛苦。
過片三句自為呼應。說“獨自莫憑欄”,是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皠e時容易見時難”,是當時常用的語言。《顏氏家訓·風操》有“別易會難”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說“別日何易會日難”。然而作者所說的“別”,并不僅僅指親友之間,而主要是與故國“無限江山”分別;至于“見時難”,即指亡國以后,不可能見到故土的悲哀之感,這也就是他不敢憑欄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詞中,他說:“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眼前綠竹眉月,還一似當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復見,“憑欄”只能引起內心無限痛楚,這和“獨自莫憑欄”意思相仿!傲魉眱删,嘆息春歸何處!朵较场ふ碚限範t隔繡帷》有“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之句,“天上人間”,是說相隔遙遠,不知其處。這是指春,也兼指人。詞人長嘆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國一去難返,無由相見。末二句與首二句緊緊呼應,含有不盡的余味,留給讀者想象的廣闊天地。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此詞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名家點評
明·李攀龍《草堂詩余雋》卷二:結句“春去也”,悲悼萬狀。
明·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卷一:“夢覺”語妙,那知半生富貴,醒亦是夢耶?末句,可言不可言,傷哉。
明·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七徐士俊云:花歸而人不歸,寓感良深,若作“春去也”,便犯春意句。
清·賀裳《皺水軒詞筌》:南唐主《浪淘沙》曰:“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敝列偷邸堆嗌酵ぁ穭t曰:“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逼淝楦鼞K矣。嗚呼,此猶《麥秀》之后有《黍離》也。
清·郭麐《靈芬館詞話》卷二:綿邈飄忽之音,最為感人深至。李后主之“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所以獨絕也。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浪淘沙》全首語意慘然。
清·端木埰《〈詞選〉批注》:前章“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正陳叔寶之全無心肝,亡國之君千古一轍也。次章又有“往事堪哀”“終日誰來”“想得玉樓”等句。明明觖望不甘,被禍之由,牽機藥所由來也。前已荒昏失國,此又妄露圭角,可為千古龜鑒。睹此則知后帝“此間樂”之語,未可全非。
清·譚獻《詞辨》卷二:雄奇幽怨,乃兼二難。后起稼軒,稍傖父矣。
清·陳廷焯《詞則·大雅集》卷一:結得怨惋,尤妙在神不外散,而有流動之致!对粕丶肪硪唬簯{欄遠眺,百端交集,此詞播之管弦,聞者定當墮淚。
清·張德瀛《詞徵》卷一:李后主詞“夢里不知是身是客,一晌貪歡”,張蛻巖詞“客里不知身是夢,只在吳山”,行役之情,見于言外,足以知畦徑之所自。
清·陳銳《袌碧齋詞話》:古詩“行行重行行”,尋常白話耳。趙宋人詩亦說白話,能有此氣骨否?李后主詞“簾外雨潺潺”,尋常白話耳。金元人詞亦說白話,能有此纏綿否?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及賞析08-25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注釋及賞析09-06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賞析02-14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賞析09-10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全詞翻譯賞析06-10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全詞翻譯賞析06-08
簾外雨潺潺作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