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怎樣練出好的作文來的
學生的作文不是老師改好的,而是自己在練習中通過體驗提高的。在作文訓練中,觀察與積累的訓練、聯想的訓練、想象的訓練、分析的訓練這幾個重點抓好了,學生就有可能進入愛寫、會寫和愿寫的境地。
問:對大多數中學生來說,寫作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學生是不愛寫的多,還是不會寫的多?原因究竟是什么?
答:說真的,要說學生愛寫作文,十個中間怕只有兩三個吧。寫作文,是件傷腦筋的事,如果不是因為要考試,因為升學考試的語文試卷上作文的分數還占得不少,誰才高興去寫它吶?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因為高考,因為作文如果寫得不好會影響升學,所以,學生們也就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寫。但這決不能說是愛寫,而是不得不寫。不得不寫,如果會寫,倒也是省心的事兒,F在的問題是,不得不寫而且又不會寫,寫不來,問題就大了!
怎么會寫不出來呢?一是寫的機會少,平時的練習太少,真要寫時,就會落筆如有千斤重,難哪!更重要的是,寫些什么,怎樣去寫,往往找不著門道兒,如果老師指導不到點子上,學生在寫作文時,更是如墜入云里霧中了!
問:在您看來,學生作文薄弱的環節有哪些呢?
答: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作文的過程,是一個雙重轉化的過程。什么叫雙重轉化?譬如,要讓你在作文里記一件事情,那就首先得從生活中尋找事兒,然后將生活中發生的事兒客觀地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這是第一重轉化,就是從外界事,轉化到頭腦里的意。頭腦,好比是個儲物的倉庫,倉庫里貨物充裕,寫作時就會有話可說,頭腦里空空如也,寫作時就會東拉西扯,胡編亂造。但是,頭腦里的意,要變成紙上的文,還得有一重轉化。怎樣構思,怎樣立意,怎樣將頭腦中的材料進行剪裁、加工、組成一個整體,怎樣遣詞造句,這就是第二重的轉化要考慮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雙重轉化,都要認真地抓,去促,但對于廣大學生來說,抓好第一重轉化更為重要;蛘哒f,現在有很多同學,由于沒有重視這從客觀的物、事、人到頭腦中的意的這個轉化,因而頭腦中比較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他們去完成那個第二重轉化,怎么成呢?而現在在不少語文課上,對于第一重轉化往往缺乏重視,而對第二重轉化,則從純技巧的角度搞得過多。結果,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時有架子而無血肉,有軀殼而無靈魂,有華麗、時髦的外衣而缺乏鮮活靈動的生命,作文,也就很難達到要求了!
問:之所以只能寫出無血肉、無靈魂、無鮮活靈動生命的作文,是不是跟學生的閱讀有關呢?
答:關于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前人有數不清的論述,許多名家也用自己的實踐提供了非常有說服力的例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等等,說得非常明白。朱熹寫過一首《觀書有感》的七絕: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將書比作半畝方塘,把書中的知識營養比作天光云影,指出許多優秀的讀物由于有源頭活水,因而清澈可愛,使人得益。對于寫作來說,讀書,當然不是寫作之源,但我們從許多優秀的作品的閱讀中,能獲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寫作技巧上的借鑒。語言文字方面的豐富,特別是從一些名家名作中,我們還可悟出名家們是怎樣用自己的.創作實踐,來完成寫作的雙重轉化,這將是一種最大的收獲。
古人曾把閱讀比喻為銷銅將銅熔化,把寫作比喻為鑄器用熔化的銅澆鑄銅器,這也從一個側面道出了閱讀與寫作的辯證關系。閱讀是吸收,寫作是應用,我主張中學的語文教學,要以讀帶寫,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也就是希望把讀寫二者結合得更加緊一些。但是,現在的中學生,名篇名作看得不多,一是因為沒有時間(許多時間被完成各門功課的大量作業占去了),二是覺得閱讀名家名作對自己的寫作幫助不大,還不如去看同齡人的作文,看看那些優秀作文選來得管用。其實,這種看法比較短視,比較片面。須知許多中學生優秀作文之所以能夠寫成,是離不開平時對名家名篇的閱讀的。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把名家名篇擱置在一旁而去讀學了名家名篇之后的產物,結果豈不是等而下之了?有些同學閱讀同齡人的作文,美其名曰參考參考,實際上是想來個變相的拷貝,那就更不應該了。這樣的閱讀,弊大于利,還不如不讀。
問:據我所知,您也編過一些中學生的優秀作文選,比如,《方老師教作文》、《特級老師教你作文上臺階》等。您認為中學生應該怎樣從作文書中獲益呢?
答:寫好作文離不開閱讀,但僅靠閱讀也是寫不好作文的。我們編教你作文上臺階這樣的書,一是想與中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同步,體現出作文教學的序,而不是將一些優秀的作文搜索在一起完事;二是按照序列對于各類作文的寫法有簡要的提示,以幫助讀者掌握要領;三是提供的作文樣品,每一題都有A、B、C三種,水平高低不一,以便讀者在比教中鑒別,在鑒別中取長補短;四是對學生的例文都寫有眉批總批,簡要地點明優點和缺點,并提出改進的建議;五是每一單元提供作文題供讀者使用。
我們希望這樣的作文書,能真正起到供學生參考的作用。希望學生按照這套書去訓練,就有可能一步一步登上作文的高一級臺階。
問:應該說每個語文老師都在琢磨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您認為要引導學生愛寫作文、會寫作文、樂寫作文、寫好作文,教師應有怎樣的理念?關鍵何在
答:在中學階段,作文,只是一種練習,它與數理化的作業,與美術的素描速寫訓練、唱歌的視唱訓練等等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為此,不宜用評價成人公開發表的作品的標準套用于學生作文。作文訓練,是一種寫話訓練,這種訓練,要突破讀、寫分離的現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拿出課時,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這種課的價值不低于閱讀教學,但現在的作文指導課不理想的多,往往是出題目、定要求、設模式,讓學生當堂完卷。要改變這種狀況,作文訓練課要在促進與引導上下功夫。
作文還要讓學生多寫。學生的作文不是老師改好的,而是自己在練習中通過體驗提高的。我曾用每周一節課給學生進行這種訓練,學生頗有興趣,不少人作文興趣大增。一個學期下來,我從學生所寫的作文中挑選了一部分,編成《我最得意的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我現在要求學生每天用15分鐘寫作,搞了個每日寫作900秒,學生只要將自己每日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就完成任務,效果非常好。
作文,有時寫真人真事,有時按提供的材料進行,有時還要求虛構,這三種作文都要練習。在練習過程中,進行觀察與積累的訓練,進行聯想的訓練,進行想象的訓練,進行分析的訓練,是幾個重點。這幾個重點抓好了,作文的雙重轉化的第一重轉化就能較好地完成,學生就有可能進入愛寫、會寫和愿寫的境地。
【學生是怎樣練出好的作文來的】相關文章:
怎樣寫出好作文11-19
怎樣給寶寶睡出好的頭型10-27
怎樣在考場中構思出好作文03-24
教你怎樣在考場中構思出好作文03-07
謠言是怎樣來的優秀作文07-13
活水怎樣來優秀作文08-11
過橋米線是怎樣來的08-29
如何培養學生寫出好的作文05-23
優美散文:秋天是怎樣來的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