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衣食住行多方面要注意事項
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于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衣
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食
秋季神經興奮,食欲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和熱軟食物。不吃霉變和不潔食物,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中秋之后天氣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深秋體內精氣開始封藏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癥選擇補品。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防止房勞傷腎。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行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秋游也一種好的活動形式 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野餐注意什么
春游時人們喜歡野餐,享受聚會的快樂。這時應注意衛生和安全。
1、地點應選擇在平坦、干凈、背風、向陽的草坪或巖石上。避開塵土飛揚的大路和有腥、臭、腐爛氣味的垃圾堆、污水溝及墓地等處。也不宜在筑有鳥巢、蜂房或昆蟲亂飛的樹底下。
2、地上鋪以干凈的塑料膜,四邊用干凈的石塊壓住,防止螞蟻、蜥蜴等小動物爬上。
3、餐前洗手或用消毒紙巾擦拭手指、刀具、筷子、勺等,不宜互相交遞使用。
4、罐頭、盒飯、飲料等不要一下子全倒出攤在外面,應吃一點取一點,將剩下的蓋好。防止蒼蠅、蟲子爬叮。
5、若自己燒水做飯,水要燒開,飯要熟透。做好后立即將余焰用水澆或土壓徹底熄滅方可離開。
6、進餐結束后把現場收拾干凈,將廢棄物集中放入垃圾桶或指定地點,不要亂扔,以維護公共衛生。
7、不要隨便采集不認識的野菜(包括蘑菇)、野果佐餐,以防食物中毒。
乘車莫要倚窗
若是長時間將肩、臂部靠在玻璃上,會因此而受風著涼。尤其是患有頸椎病或類似疾病的朋友更得注意。在乍暖還寒的季節,坐車時一定要注意盡量別靠窗子。若只有臨窗的座位,也要與窗子保持一定距離,并保護好肩、臂部,以防風寒。
帶好安全藥品
應把自己平時常用及旅途中易用到的安全藥品帶在身上,如感冒藥、止瀉藥、乘暈寧、創可貼、降壓片、速效救心丸等,以備不時之需。
防止過度疲勞
美好的春景,秀麗的山河,常使人留連忘返,馬不停蹄連續觀賞,這樣極易出現過度疲勞。如果出現乏力、多汗、眼花、頭暈等癥狀時應盡早休息,不要勉強堅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應加強自我監護。
飲食要講衛生
旅途中飲食宜清淡,少吃方便面,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不食用不衛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飲料,不喝泉水、塘水和河水。盡量在住地餐廳用餐,自備餐具和水具,既方便又衛生。
重視防寒保暖
春天氣候多變,反復無常,乍暖還寒,容易引起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因此,應備足備齊衣物、保暖用品等。
住處舒適安靜
為保證每天6至8小時睡眠,住宿條件不求豪華,但求舒適安靜,選2至4人間,與陪同人或旅伴在一個房間,便于照顧。不要圖省錢住潮濕、陰暗、擁擠的房間,以免影響睡眠,體力不支,或誘發疾病。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睡時將小腿和腳稍墊高,以防下肢水腫。
【衣食住行多方面要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處暑衣食住行要注意事項12-17
面試要注意的事項12-01
春游踏青的衣食住行注意事項11-26
寒露節氣衣食住行注意事項11-26
軍訓需要注意的事項09-01
面試需要注意的事項11-23
夏季飲食要注意哪些事項07-28
跳槽面試要注意哪些事項06-28
雨水需要注意事項02-19
晚會需要注意事項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