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陌上桑全文翻譯及賞析
陌上桑,這是曹操的一首作品,曹操一生著作不多,卻有很多首注明的詩,這就是其中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陌上桑全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陌上桑:
駕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絕人事,游渾元,若疾風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忘愆。
陌上桑翻譯:
駕著五彩的虹霞,乘著紅色的云朵,經過玉門關登上九嶷山。
渡過銀河,到達昆侖山,去拜見王母娘娘和東君
與赤松子和羨門高交流接受成仙和養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華靈氣
吃靈芝的精華,喝甘美的泉水拄著桂枝的手杖戴著香草。
斷絕人世間的功名利祿,盡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風在吹動。
在很短的時間里走了數千里,壽命如同南山一樣長久也不忘自己的過失。
賞析:
曹操的《陌上桑》以“駕虹霓”領起,通過層層渲染表達了詩人向往仙界,與神仙交往以求長生不老的愿望。然而,往事歷歷在目,人畢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末句“壽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張力,當一個人希望尋求解脫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時,自然會意識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國是虛無飄渺的。為此,當詩人以浪漫的筆調寫飄飄欲仙的感覺時,就不得不反省過去,為曾經有過的錯誤提出自責。
拓展閱讀
曹操個人資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漢族,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卓有成就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先后任錄尚書事、大將軍、司空、車騎將軍、丞相等職,后晉封魏公、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歷武陽、兗州、定陶、穰城、下邳、官渡、徐州、白馬、鄴城、白狼山、渭南等之戰,對內消滅黃巾軍,呂布,張繡,劉表,袁紹,袁譚、袁尚兄弟,韓遂、馬超等義軍、割據勢力,擊潰劉備勢力,對外降烏桓、南匈奴、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為統一中原做出重大貢獻,并實行屯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精兵法,撰著了《孫子兵法注》、《續孫子兵法注》、《兵書接要》、《兵書略要》等大量兵書。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其文學作品的特色、創新、開創對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度關山》等。同時亦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注釋
⑴陌上桑: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曹操只是沿用舊題,內容與古詞無關。
⑵虹霓:為雨后或日出、日沒之際天空出現的七色圓弧。虹霓常有內外二環,內環稱虹,也稱正虹、雄虹;外環稱霓,也稱副虹、雌虹或雌霓。
⑶九疑:山名,又作“九嶷”,或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據司馬遷《史記》載:舜南巡,死于蒼梧,葬在九疑山。歷:經過。玉門:古關隘名,在今甘肅敦煌西,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玉,一作“王”。
⑷濟:渡河。天漢:銀河。
⑸昆侖:昆侖山,西王母的居所。《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⑹西王母: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居昆侖瑤池。謁東君:道家說東華為男仙居住之處,東方公為男仙之首西華為女仙居住之處,西王母為女仙之首。謁,見,拜見。東君,東王公,西王母的配偶神。
⑺赤松: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漢·班固《漢書·古今人物表》:“赤松子,帝嚳師。”
⑻羨門:羨門高,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漢·韋昭注:“古仙人。”
⑼要秘道:指成仙和養生之道。精神:指人的精華和靈氣。
⑽芝英:靈芝的精華。靈芝,菌類,古人認為服食靈芝可以長生不老。
⑾醴(lǐ)泉:甘美的泉水。《史記·大宛傳》:“河出昆侖……上有醴泉瑤池。”
⑿杖桂枝:一本杖枝,無桂字。佩:帶在身上。秋蘭:香草,屬菊科,高三、四尺,秋天開淡藍色小花。
⒀人事:指功名利祿、飲食男女等世俗之事。
⒁渾元:大氣,指大自然。
⒂疾風:暴風。欻(xū):吹動的樣子。翩翩:一作“飄飄”。
⒃景未移,形容時間很短。景:日光。
⒄壽如南山:壽命如南山一樣長久。愆(qiān):過錯,過失。當指其在過去統一戰爭。
創作背景
此詩是一首游仙詩,游仙詩產生很早,秦代就已出現。到漢末建安時期,由于社會動亂不安,戰亂頻仍,于是神仙之說盛行,求仙訪道,幻想長生成為統治階層中的一種普遍思潮,游仙詩也開始大量產生。這類詩或歌詠仙山靈域,描寫列仙之趣,或借描寫仙境以寄托情懷。此詩即曹操為記錄自己遨游太空、與神仙交游、受神仙秘道的事而寫,作年不詳。
鑒賞
這首詩一開始就緊扣游仙的主旨,直敘詩人駕彩虹、乘赤云升天。接著寫他升天的經歷、與眾多仙人相見的情景以及在仙境的神仙生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寫與眾多仙人相見以及神仙生活時,特別寫了要斷絕人事和長壽,但又不忘自己的過失。既流露了對神仙生活的向往,也沒有完全割舍掉對社會、對人生的牽掛。
詩以“駕虹霓”領起,通過層層渲染表達了詩人向往仙界、與神仙交往以求長生不老的心愿。然而,往事歷歷在目,人畢竟生活在現實世界之中。末句“壽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張力。當一個人希望尋求解脫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時,自然會意識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國是虛無飄渺的。為此,當詩人以浪漫的筆調寫飄飄欲仙的感覺時,就不得不反省過去,為曾經有過的錯誤提出自責。
全詩雖盡說仙人之事,其本意卻與仙人之事無涉。因作者“老驥伏木厲,志在千里。”實不可以消極看。主要實質意圖在于運用韜晦謀略而瞞天過海,消減社會輿論誤解壓力,使政敵不戰而屈。同時也要做出功成身退的示范。然而“壽比南山不忘愆”,只要他活著他就要完成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總御皇機,克成洪業的大誓愿。這就是他不忘愆的意思。既然“不忘愆”,又豈能“絕人事,游渾元”!故曹操在《述志令》中稱“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竟望已過矣。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就流露出了他欲罷不能的矛盾心情。“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之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略提其述志之言以示其此詩“不忘愆”之真諦。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陌上桑全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燕歌行》 全文翻譯及賞析10-26
聞雞起舞全文翻譯賞析08-16
《木蘭辭》的意思及全文翻譯賞析05-08
送魏二全文翻譯賞析10-24
《燕歌行并序》全文翻譯賞析11-22
逍遙游全文及翻譯賞析10-24
《公輸》 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1-29
《寒食》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4-18
賈誼《鵩鳥賦》的全文翻譯賞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