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就是愛高中作文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早在2012年《經濟觀察報》有篇社論中提及一件事情至今 都讓人記憶猶新:有19位家長的聯(lián)名信,終于讓學校勸退了一個 五年級的少年,這是兩年前深圳一所小學發(fā)生的真實故事。這是一 個什么樣的孩子,讓人們懷有如此強烈的敵意?他是一個患有自閉 癥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如人,也不像其他同學能嚴格遵守課堂紀律 ,家長們擔心他影響自己的孩子。這個殘障男孩,曾經就讀于特殊 兒童學校,有著相對不錯的智商,鋼琴演奏水平七級,沒有攻擊行 為,母親為了讓他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把他轉到普通小學。但家長 們不容。一個學期后,他們說,再不勸退這孩子就“不客氣”。他 想上學,學校不讓他進教室,他溜進去,坐在最后一排;學校搬走 了他的課桌椅,他站在教室最后,靠著墻,“站得老直,像一朵蘑 菇”。
一聲嘆息。不僅僅為這個少年,更為他的同學們。對于小學生 來說,所見所聞都對將來個人品格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 的影響。這個特殊孩子的到來以及離開,會給他們的心靈留下什么 ?這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示范效應?世界應該是寬容的還是狹隘的? 對待特殊群體、弱者群體,應該予以愛心還是施以隔離甚或敵意? 家長們出于對子女的愛護,為孩子爭回了清凈的學習環(huán)境,但 卻錯失了給他們提供“愛的教育”的機會——雖然,他們或許也一 直在教給孩子愛與寬容,但這次他們用行為告訴孩子,如果存在哪 怕只是微小的利益沖突,別說善待,傷害他人也是合理的。也別光 怪家長,整個社會忽視愛的教育已經太久了,我們從來不缺宣言和 口號,但卻做不到知行合一。
整個社會在功利的軌道上奔跑太久, 已經忘掉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應有一些關乎精神的東西。這19位 家長,都是五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他們已被“小升初”拖得身心疲 憊,無暇顧及心靈養(yǎng)分。教育沉疴使然,社會痼疾使然。 眾所周知,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雕刻一座 少女雕像時,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愛戀。最終,愛神被他 打動了,賦予雕像以生命。有了愛,就有了蓬勃的生機,就有了躍 動的靈魂,“皮格馬利翁效應”正是對教育真諦的生動詮釋。但是 ,教育光注重學業(yè)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懂得愛。當年,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寫下這樣一段話:教育 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時至今日,這 段話依然發(fā)人深省。是的,一個會愛的人,才會有包容、樂善、誠 良等美好品質,這些都是生命中的精神養(yǎng)分,存在于人性深處,需 要被激發(fā)。一個人沒有它,如同失去心靈;一個社會沒有它,如同 失去靈魂。 陶行知先生曾經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 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一個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話語、 一次不公平的對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沒有立德樹人的 仁心、沒有誨人不倦的耐心、沒有有教無類的公心,那么這樣的教 育是沒有溫度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的疾呼,許多教師不缺知識 ,不缺方法,缺的是愛心,缺的是責任心。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 何時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關注人的成長。 近期,美國一位自閉癥患兒代言人莉莎和ABC電視臺聯(lián)手策 劃了一期節(jié)目:《你會怎么做?》——短片旨在測試,當自閉兒在 公共場合出現不恰當行為時,公眾的接納程度。在新澤西一家餐廳 ,由演員扮演一家四口,其中男孩是自閉癥患者。落座不久,男孩 開始自言自語,來回走動,甚至去拿了別人盤子里的食物。這時, 餐廳里沒有人抱有異樣眼光。
按照預定計劃,如果公眾沒有反應, 另一位演員就開始演出,他指責孩子父母,要求他們把孩子帶回家 。這時,人們不再沉默,他們開始指責這個提出苛刻要求的男人, 并安慰孩子的母親。最后,在眾人圍攻之下,男人離開了餐廳。節(jié) 目組出現后公眾恍然大悟,主持人隨機采訪一位顧客問其為何挺身 而出,她說:“我是為了那個孩子。” 聽起來很讓人艷羨?這是自幼潛移默化教育的結果。比如,教 育機構會鼓勵孩子去做義工,成為社會的志愿服務者,這將成為他 們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經歷——看過了人間苦難,才懂得更好地 去愛和包容。
【教育就是愛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這就是愛的力量高中作文800字11-25
這就是愛作文08-22
愛就是這樣作文06-10
這就是愛作文09-11
這就是愛09-03
(經典)這就是愛10-02
原來這就是愛作文06-10
也許這就是愛作文09-27
這就是幸福高中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