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談起愛,大家都不陌生,平時我經常看新聞、讀報紙都會發現類似的例子。比如有些人不幸得了重病,而且家境比較困難,很多好心人給他們捐錢,這是一種愛;公交車上有殘疾人專用座椅,這也是一種愛。
前陣子,我正好閱讀了海倫.凱勒的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受益匪淺,不禁想談談自己的感想。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她剛開始是個跟正常人一樣的女孩,可是兩歲時候發了高燒,一直沒有退燒。去了醫院后,醫生說海倫已經無法挽救了。過了幾天,意外的事發生了,海倫突然退燒了,家人驚喜不已,但誰也沒料到海倫的眼睛卻再也看不見了,雙耳也失聰了,喉嚨也啞了。從此,她再也看不見世界,聽不到百靈鳥的叫聲了,但是她卻沒有因為自己殘疾而放棄活下去的念頭。作為一個集聾盲于一身的人,海倫還是那么開朗、樂觀、向上。她的意志在與生命頑強地戰斗,她的精神激勵著蕓蕓眾生。她祈禱能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熟悉身邊的一切,可是,這只是一個夢,她不知道這個夢想永遠也不能為真。
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一看那些善良、溫厚與心懷感恩的人們。
第二天:我會望著黑夜變成白晝的景色,再看一下藝術博物館等。。。
第三天:我將最后一次迎接黎明,去看河上劃船,去看摩天大樓,告別眼前的世界,結束眼前的光明。
這些簡單的'愿望透露出了海倫對光明的渴望。她讓我們讀懂了“歲月如梭,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大好光陰”這個道理。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事情。我有個遠親,他們是我的表哥表姐,每年只有過年才會碰到一次。他們還戴著助聽器,我并沒有因為他們殘疾而歧視他們,我們一起玩,大家在一起很開心。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一定要把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當成人生的最后一分最后一秒,活出精彩燦爛的人生。
【本文作者:愛山小學505班 莫言。(公眾號:語文報杯作文大賽官微)】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讀后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相關文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2-23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8-23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9-28
讀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7-0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范文10-23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06-07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00字06-07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00字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