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有什么特點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有什么特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有什么特點1
大清乾隆年制瓷器的特點
造型規整,比例適宜,外觀曲線雖不及雍正時的優美,但仍比嘉、道時期的雋秀,小件器物尤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時一樣恰到好處,后期則顯呆滯。此后各朝的造型風格,除嘉慶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樣夕長余者皆 為依次遞減,每況愈下。
前期胎體細潤,后期漸趨粗糙。青花呈色雖有多種表現,但以穩定的純正蘭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蘭各色,色調均沉著,紋飾清晰。
爐鈞釉到乾隆時與雍正時不同,其顏色由松石綠和深蘭色組成。
法瑯彩也稱“古月軒”或叫“瓷胎畫琺瑯”,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書的蘭料款。
古銅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進行繪畫,用來模仿古代青銅器的紅、綠、蘭各色銹斑,這是乾隆時期瓷器彩色的發明。
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紅、黃、蘭、綠、等彩地進行可繪畫,可稱為彩地繪畫。
有的彩地上開出圓光進行繪畫,稱作開光繪畫
由乾隆開始出現了彩地軋道,這種軋道,是用工具劃出來的,像軋出來的一樣,因而稱為軋道。
出現了用粉彩繪畫的百花不露地瓷器、制作工藝水平極高、精巧、秀麗、無奇不有,為制瓷史上所罕見。
圖案紋飾,時代特征鮮明,繪畫工細、層次清晰, 畫鳳嚴謹而細膩、器足較前朝寬厚、足脊滾圓,有的涂以黃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處,多有刮削胎體留下一圈小鋸齒痕。
官窯年款,多數是篆書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個別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圖章款。楷書款比較少。民窯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大清乾隆年制的特征
乾隆官窯款總的特征是:大字上方一點居中且很小,四豎基本平行,最后一筆稍有弧度;"清"字左邊三點水寫成"米"字形;右下邊的"月"字多為長四框,中間加一小豎;"乾"字下部為硬直的"S"形,"S"上部開口多向右;"隆"字的右下部左右對稱;"年"字的頂上方通常有一小缺口;"衣"字常見有三種寫法。
乾隆官窯款以青花款為主,色調深沉,也有抹紅和琺瑯料,還有金彩、紅彩、藍料彩與刻款等。總之,乾隆青花款大都字體工整,青花深沉,個別有字體偏斜草率、連筆書寫和青花深淺不一的極少現象。
大清瓷器的發展歷史
清朝時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的`一頁。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制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福建省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佛像相當有名。
清朝前期,景德鎮瓷器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隨著國內外及宮廷對景德鎮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窯紅、豇豆紅等裝飾品種,風格別開生面;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粉潤柔和,樸素清逸。
乾隆的制瓷工藝,精妙絕倫、鬼斧匠工,前無古人。青花玲瓏瓷、象生瓷雕、仿古銅、竹木、漆器等特種工藝瓷,惟妙惟肖,巧奪天工。瓷業興、百業興,乾隆時督陶官唐英《陶冶圖說》:“景德鎮袤延僅十余里,山環水繞,僻處一隅,以陶來四方商販,民窯二、三百區,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籍此食者甚眾。”
清代中期,外銷陶瓷發展出來的廣彩,艷麗照人。
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有什么特點2
一、乾隆瓷器造型特征:
乾隆時的瓷器,造型端莊規整,大小器物之作均甚精致,但渾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風格華麗,不惜工本,新奇的器物不可勝數。特別是小件文具和玩賞品制作甚多,精美靈巧,令人愛不釋手。仿古的器型和一般琢器,承襲了雍正時的貼塑耳裝飾,并更為盛行。
二、乾隆瓷器圖案紋飾特征:
乾隆時期紋飾內容豐富多彩,除傳統的題材外,尤多封建倫理和福祿壽寓意畫面。如石榴百子、百子圖、五福捧壽、福壽三多、五子奪魁、五子登科、三羊開泰、八吉圖、八仙祝壽、月月見喜。這些祈福求祥的內容,成為以后各朝司空見慣的裝飾,廣泛流行于清末。另外,贊頌和粉飾太平的紋飾,也有較多的表現。
三、乾隆瓷器胎體特征:
乾隆時注重制瓷質量,瓷制精細。如果沒有淘煉至細的潔白胎質,就不可能完成復雜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細的工藝。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規整,厚薄適度,都和胎土的高純度密切相關。從傳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還是能保持雍正時的細潤特色的;晚期雖略顯遜色,但仍比晚清的優越。
四、乾隆瓷器釉面特征:
青花瓷的釉面仍為青白色,民窯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淺不一,釉面肥腴而堅致,并光潤均凈,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較為粉白的釉面,民窯器多見。精致的琺瑯彩和粉彩器,釉面堅致,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瑩潤,有的不夠平凈,同雍正時相比稍有差異,早期至美,晚期漸糙。
五、乾隆瓷器款識特征:
乾隆官窯瓷器款識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種,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顯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書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書多于楷書。“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為主。高足盤、高足碗、雙連瓶一般是在足內寫篆書六字橫款。民窯款也多書“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體不夠漂亮,位置不夠規則,與官窯款比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與康熙時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的民窯青花器物上具體寫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書寫在盤、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暉堂制”、“旭華堂”、“百一山房”、“澹寧齋”、“彩秀堂制”、“浴硯書屋”、“志勤堂”、“慶目堂”、“忠信堂”、“彩潤堂”等。另外如“景慎堂”、“養和堂”、“彩華堂”、“避暑山莊”、“寧靜齋”、“寧晉齋”、“寧遠齋”、“百一齋”、“詠梅閣”、“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應視為官窯瓷。
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有什么特點3
一、乾隆時期瓷器特點
1、乾隆時期瓷器,除部分裝飾風格仍沿襲康熙、雍正遺風外,有集堆貼、彩繪、鏤孔、色釉等裝飾在單個瓷器上面的情況。
2、乾隆時期官窯、民窯瓷器釉面大多有橘皮紋,有少數瓷器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以看到極其明顯的針眼感。
3、乾隆時期瓷器圈足,官窯中的祭紅釉、霽藍釉等瓷器呈現糯米粉感的泥鰍背狀,多數已無康熙時期的缺口齒咬狀。
4、乾隆時期有些瓷器底部釉面呈波浪紋,尤其以綠底紅款瓷器為突出。
5、乾隆時期青花瓷器青色雅麗,裝飾圖案的果實、葉瓣部位往往用點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淺的層次感。凡是用涂抹法上色的,則能看到和康熙時期一樣的水印指捺紋。
6、乾隆時期豆青、仿哥釉、茶葉末釉等瓷器,色釉與胎的交接處,往往能看到細小的鋸齒紋,尤其以民窯瓷器為甚。
二、乾隆時期瓷器款識特點
1、乾隆時期無論官窯還是民窯瓷器,產量巨大。官窯瓷器大部分都有款識,總的是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用得最多。
2、乾隆時期在祭紅釉、霽藍釉等瓷器上常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
3、乾隆時期“大清乾隆年制”兩行六字楷書款在白地紅彩品種上有過應用,但數量極少。
4、乾隆時期“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及四字楷書款應用極少,一般以青花寫款為主,也有抹紅寫款或在琺瑯彩瓷器及少數粉彩瓷器上的藍料寫款。
5、乾隆時期在白釉瓷器、茶葉末釉瓷器、仿竹瓷器、珊瑚紅釉瓷器等特殊瓷器品種上往往使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刻款。
6、乾隆時期由于年份長,瓷器產量多,寫款的人幾經易手,所以款字的變化也較多,其中“清”、“乾”、“隆”、“年”、“制”五字的筆畫均略有出入。
7、乾隆時期民窯瓷器也多用六字篆書款,在鑒定中,一般以款字的規整程度作為判斷官窯瓷器與民窯瓷器的重要依據,當然這也不一定是絕對的,有的民窯瓷器款字也十分規整,但多數民窯瓷器款字草率,有些幾乎不成字形。
8、乾隆時期瓷器使用堂名款的也很多,其中如“正誼書屋”、“百一山房”、“浴硯書屋”等都是雍正、乾隆兩朝多見的。
【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有什么特點】相關文章:
大清乾隆瓷器底款的特點是什么11-30
唐朝瓷器的特點有什么藝術特征11-29
北宋官窯瓷器的特點是什么11-23
成化斗彩瓷器的特點有哪些11-23
大花草的特點有什么特征03-16
明末清初瓷器的特點是什么11-30
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點如何鑒定11-30
大花紫薇的特點有什么特征12-11
北宋汝窯瓷器的特點特征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