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近日四部委已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會定調,最快有望本周發布。下面是百分網小編整理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8年補貼新政有望本周發布
從目前電動汽車資源網獲得的信息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續航里程補貼的分檔將更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提高、能耗系數分檔補貼。乘用車方面,續航里程補貼可能將按50km一個檔進行劃分,或將重點退坡A00級車型補貼;物流車方面,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將可能提升至115Wh/kg,此前要求為90Wh/kg;客車方面,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將可能提升140Wh/kg,此前要求為120Wh/kg。
新能源汽車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由目前諸多信息看來,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最主要的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對動力電池技術提出了挑戰。此外,2018年新能源汽車股比開放、積分制度的實施等將改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環境,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將面臨國際化競爭,這對自主品牌車企而言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陳全世表示,明后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可能大量淘汰,進行兼并重組。而能夠堅持到底的企業需要有三個條件:核心技術、適銷對路的產品、融資能力。而其中核心技術是第一位的',新能源汽車正在邁入“技術為王”時代。
在此前,不少新能源產業鏈企業靠著補貼存活下來,但很明顯,伴隨著補貼的退坡和退出很難持續。而在經歷了一番優勝劣汰之后發展起來的新能源車企,紛紛開始了核心技術的研發。對新能源汽車而言,目前的技術核心很明顯是動力電池,各大汽車廠商紛紛加強了與動力電池優勢企業的合作,成為其動力電池技術突圍的一種途徑。比如寧德時代,由于其技術上的優勢,成為各大車企爭相加碼的動力電池企業。
對于2018年新政實施后,外資電動車企為中國本土企業帶來的潛在威脅,陳全世認為不需要太過擔心。他表示,“現在我們有底氣可以競爭。”但不管如何,業界擔心的重點依然是在核心技術上能否與外資企業抗衡,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提升技術一道而已。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提前退坡20%
日前,有消息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提前退坡20%。通過核實,確認該消息基本屬實,不同車型退坡比例不同,退坡原因與動力電池技術進步、成本下降等因素有關。
據悉,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在退坡的同時,或將伴隨著相關技術門檻的.提升。因此,對于補貼退坡,行業內無需過于緊張。隨著雙積分等政策的發布,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且形勢已不可逆轉。
今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獲得更多用戶支持,新能源物流車逐步在終端市場獲得認可,動力電池技術提升和成本下降步伐也在加快,新能源汽車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不過,補貼提前退坡也在敦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不斷提升技術、降低成本,建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加大研發力度、跟上前進的步伐,在快速的行業發展和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永立潮頭、不被淘汰。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
最近,網傳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18年提前退坡的消息席卷了整個汽車圈,甚至出現相關汽車板塊股票大跌的情況,可見補貼提前退坡對車企乃至行業來說都是“大地震”。
隨后,有媒體爆出,財政部于近日召集四部委、協會專家、主要企業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及方案進行小范圍討論,并曝光了部分補貼調整的討論內容。如若補貼真的提前退坡,將會有哪些影響,車企有必要提前了解,早做預防。
補貼退坡誰受影響最大
曝光的補貼調整方向討論稿,從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專用車都有涉及。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新能源乘用車將按續駛里程重新劃分補貼額度。分檔從3檔調整為5檔,劃分的更細了。此外,續駛里程的門檻提高到150公里,即由原來的100-150公里的2萬元補貼將被取消,150-200公里的補貼也將由3.6萬下調為2萬元。
補貼下降或取消,行業將受什么影響?
從目前市場在售的微型電動車來看,大部分車型續駛里程在200公里以內,其中150~200公里范圍內的居多。如果網傳的調整政策屬實,那么150公里以下的.小微型電動車將受到重大打擊,相關車型的數量將急劇減少。
今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實現9個月的月度連續環比增長,10月銷量達到6.5萬輛,環比9月增長0.7萬輛,同比增速102%。其中,微型電動車持續保持強勢,總量占比很大。以今年10月份數據來看,北汽EC系列、知豆D2、江淮iEV6S/E分別以11315輛、4502輛、2861輛分列冠亞季軍,全部為A00級電動車,小微型電動車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小微型電動車在市場上走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價格低廉,如果這領域的補貼驟減或取消,銷量受影響在所難免。
門檻提高影響幾許?
從網傳討論稿來看,首先是補貼額度按續駛里程劃分更細,對低續駛里程降低補貼,對高續駛里程增加補貼。而對電池能量密度的補貼門檻由90Wh/kg提高到95Wh/kg。或者是門檻不變,補貼系數有所下降。
此外,對于新能源客車來說,單車補貼上限調整為不超過18萬元,國補與地補加起來的補貼上限下調到27萬元。
電池是新能源大客車最為重要部件之一,以該討論稿內容來看,補貼連電池的成本都達不到,對比之下,燃油客車更為便宜。補貼如此調整,很有可能會產生價格倒掛的現象。
按照此前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幾部委發布的補貼方案,新能源汽車補貼2017-2018年在2016年基礎上退坡20%,2019-2020年補貼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在最新的傳聞中,2019年的補貼下降標準將在2018年提前實施。
從該討論稿釋放的信號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最主要的就是對新能源電池等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國家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門檻,有利于加快促進行業優勝劣汰,向技術競爭發展。
當然2018年補貼政策正在討論之中,實際政策還會對討論稿進行修改,最終的政策可能還要進行修改。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相關文章:
石家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基本介紹08-28
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03-08
完善糧食補貼政策的建議10-20
新能源汽車公關策劃方案(精選6篇)12-28
十萬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好推薦08-04
新能源汽車特色營銷方案(精選7篇)12-28
國內新能源汽車分類有哪幾種01-25
新能源汽車租賃合同范本10-30
新能源汽車銷售計劃書(精選5篇)10-27
新能源汽車品牌策劃方案范文(精選11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