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高考地理氣象災害復習選擇題
要想在高考地理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復習好地理氣象災害的選擇題。下面百分網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廣東高考地理復習選擇題,希望大家喜歡。
廣東高考地理復習選擇題
1.華北和東北地常常此旱彼澇,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風的進退 B.海陸位置不同
C.臺風影響先后 D.用水季節變化
2.旱澇災害都嚴重的地區多( )
A.人口稀少 B.經濟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
1—2.解析:夏季風由南向北推進,降水區域也由南向北推進,若夏季風推進速度異常,則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澇的現象。東部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排水不暢,且受夏季風影響明顯,因而旱澇災害嚴重。
答案:1.A 2.C
3.關于干旱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東部地區的春旱、伏旱都是因為長時間受單一的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B.各種干旱災害的出現,都是冷、暖鋒過境后形成的災害性天氣
C.西亞、北非沙漠的出現,共同原因都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和寒流的影響
D.世界有許多地方干旱災害日益嚴重,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和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有關
答案:D
4.關于寒潮成因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強冷空氣南侵 B.冷鋒南下
C.氣旋過境 D.反氣旋過境
解析:寒潮主要是冬春季節強冷空氣南侵造成的大風、降溫天氣。
答案:A
5關于氣象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形成暴雨洪澇的天氣系統包括高壓系統和鋒面系統
B.我國冬半年的氣象災害主要是臺風和寒潮
C.臺風是由發展強烈的冷鋒造成的
D.我國的各種氣象災害中,影響面積最廣的是干旱
解析:形成暴雨洪澇的天氣系統包括低壓系統和鋒面系統;我國冬半年的氣象災害主要是寒潮;臺風是發展強烈的熱帶氣旋;在各種氣象災害中,由干旱引起的受災面積占62%。
答案:D
6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 )
①全部實現耕作業向畜牧業的轉化 ②改進耕作制度③營造防護林 ④整治河道鞏固提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防御干旱應采取多種措施。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改善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有利于減輕和避免干旱的威脅;在干旱多發地區,選擇耐旱的作物;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等。這些都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答案:D
近年,浮塵、揚沙和沙塵暴天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據報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塵暴中心之一爆發的一場強沙塵暴揚起的沙塵,隨高空氣流運行,導致瑞士山地的一場“泥雨”,將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完成7—9題。
7這次沙塵暴的源地是( )
A.中亞和中國西北部 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D.澳大利亞中部
8導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東向西的海洋氣流與含有沙塵的氣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塵的北上氣流與冷空氣在山地相遇
C.由東向西的含沙氣流在迎風坡被抬升
D.含沙氣流在阿爾卑斯山的背風坡下沉
9中國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區,春季頻發揚沙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壓脊過境,下沉氣流“沖擊”地表,造成就地揚沙
B.裸地面積擴大,快行冷鋒經過,導致近程揚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風產生遠程揚沙
D.熱島效應導致強烈的對流,使高空的沙塵降落
高考地理區位因素復習資料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 氣候: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緯度的沿海(氣候溫暖濕潤)
③地形:
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耕,利于交通聯系,節省建筑投資
高原:熱帶地區平原氣候濕熱,城市多位于高原(氣候涼爽),如巴西利亞、墨西哥城
山區:城市多位于地形相對平坦開闊的河谷地帶
④河流:提供水源;
提供水運:水運起點——貨物在此中轉
河流交匯處——具有三個方向上的水運優勢,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河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連接海運和河運
過河點——連接水運和陸路運輸
(2)社會經濟因素
①自然資源:
煤炭——大同、鶴崗、撫順、伯明翰、曼徹斯特
鋼鐵——鞍山、攀枝花、馬鞍山
石油——大慶、克拉瑪依、玉門、阿伯丁
黃金——約翰內斯堡
有色金屬——金昌
②交通運輸:河運——宜賓、重慶、武漢、上海等
鐵路樞紐——石家莊、鄭州、株洲
海運——大連、連云港、上海、青島、紐約
③政治:政治中心——省會、首都(巴西利亞、華盛頓、堪培拉)等
政策:深圳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
④軍事
⑤宗教:耶路撒冷、麥加、麥地那、拉薩
⑥科技:日本科技城筑波
⑦旅游:張家界、桂林、黃山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
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總結:
⑴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于赤道兩側,周圍海洋廣闊。
⑵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西兩側降水差異較大。
⑶非洲缺失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非洲同緯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帶的原因:南半球同緯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歸線附近,卻出現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干燥。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亞熱帶季風影響。
歸納: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岸的氣候差異及成因:--海陸位置與大氣環流形勢不同。
氣候與自然帶的對應:
一、熱帶季風氣候區有兩類自然帶—熱帶季雨林帶和薩瓦納帶(熱帶稀樹草原)。
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地區差異顯著。在降水多的地區如南亞的東北部、印度半島西岸、中南半島東西兩側和菲律賓群島北部,都處在迎風坡,降水很豐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類似熱帶雨林,只是在旱季時,不少樹木有落葉現象(如抽木)所以叫熱帶季雨林(我國云南的西雙版納也屬之)。
而在內陸或背風坡的平原低地,降水較少,有的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mm,如印度的中部、德干高原內地、緬甸中部、泰國中部東部等處,植被以熱帶稀樹草原(即薩瓦納帶)。這里也就成了亞洲唯一分布有熱帶稀樹草原的地區(我國海南島西南部也有分布)。
二、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有多種自然帶。
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個廣泛的概念,因氣候差異顯著,可分為四個亞類: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溫帶草原氣候、溫帶荒漠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故相應必有四個自然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是降水較多的濕潤地區,如中歐東歐和北美五大湖及東部沿海,往內陸降水逐漸減少而過渡至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由于還受大氣環流、地形等影響,有的荒漠不一定在大陸中心地區,各帶延伸方向也不盡相同,但具有明顯經向地帶性。在北半球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北側,就是東西向呈完整帶狀分布的亞寒帶針葉林帶,幾乎橫貫整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這里緯度高,氣候寒冷,降水量不多,但蒸發弱,仍相當濕潤,能生長耐寒的針葉樹(如云杉、冷杉、落葉松、柏等)。南半球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只分布在南美洲南部東側(巴塔哥尼亞高原),只有一個亞類:溫帶荒漠氣候,所以也只有一個自然帶—溫帶荒漠帶,且呈縱向分布。這是由于本區的西風,受安第斯山阻擋,背風坡降水稀少,而沿岸又有北上的福克蘭寒流影響的緣故、這是世界上大陸東岸有荒漠分布的唯一地區。
三、溫帶海洋性氣候區與溫帶季風氣候區共同對應一個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這兩類氣候影響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較多,都較濕潤,能滿足闊葉樹的行長,但冬季都有一個相對低溫過程,故樹木都要落葉。這一自然帶在歐洲就同溫帶大陸性氣候濕潤地區的溫帶落葉闊葉林聯成一片,范圍很大,從西海岸一直延伸到東歐平原甚至越過烏拉爾山抵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端。在東亞溫帶季風區的北部則屬亞寒帶針葉林帶(如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日本的北海道等)。
四、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相同的自然帶,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在非洲南部東側也有這類自然帶分布。這里處在德拉肯斯堡山的東側,面向來自印度洋的東南風降水較多。在南美洲,只在其北部(巴西南部)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但在南部地區(烏拉圭和阿根廷的潘帕斯)卻是草原帶。
五、澳大利亞熱帶荒漠南側是薩瓦納帶嗎?大家知道薩瓦納氣候區一般都靠屬夏雨型,即夏季因受赤道低壓帶南移影響而多雨。而從熱帶荒漠向亞熱帶森林(地中海氣候)過渡的草原地區,冬季受西風帶影響而導致多雨,故應屬冬雨型,所以該處草原帶應為亞熱帶草原帶,這樣自然帶分布就符合規律了。
【廣東高考地理氣象災害復習選擇題】相關文章:
2018廣東高考地理氣象災害復習選擇題09-11
2017廣東高考地理水文災害復習選擇題09-23
2018廣東高考地理地質災害復習選擇題09-11
2018廣東高考地理自然災害單項選擇題09-11
2017廣東高考地理海水運動復習選擇題09-26
2017廣東高考地理城市化復習選擇題09-26
2018廣東高考地理選擇題得分秘訣08-29
2018廣東高考地理試題選擇題08-29
2018廣東高考地理人口變化選擇題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