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弘揚我國茶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茶文化以農耕文明作為物質基礎,在漫長的歲月里,中國茶文化經過歷史的遞嬗演變,逐漸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體系,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弘揚我國茶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和發展中國茶文化的方法
首先,弘揚和發展中國茶文化要突出民族特色。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偉大寶藏,是發展當代中國茶文化的主要源泉。弘揚和發展茶文化必須突出民族特色,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原茶文化。
二、積極宣傳, 大力倡導茶為國飲,傳承茶精神, 弘揚茶文化。茶是全球公認的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種天然、營養、保健飲料。加之茶產于中國源遠流長,茶文化絢麗燦爛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積極宣傳喝茶的好處和中國的茶文化,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茶文化;通過文化宮、文化館、文化專題演出、文化下鄉等文化宣傳陣地加強茶文化推廣;還可舉辦茶文化知識專場講座等。要大力倡導茶為國飲,“公家”要做好帶頭作用,把茶宴、茶會列入機關、事業和企業迎賓待客的禮遇。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文明的茶文化活動并創設良好的茶文化氛圍。我國民族眾多,飲茶風俗各異, 不同的地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因此, 首先應因地制宜, 建立反映當地特色的茶文化基地和場所, 使茶文化在祖國大地各處都有展示的場所。其次,可創辦茶文化論壇,舉辦茶文化知識展覽、茶藝表演等;舉辦以茶文化為題材的詩、書、畫、印、聯展出; 舉行以品茗為主題的詩歌、書畫創作等活動;舉辦“茶文化節”、“中國名茶評比”、“茶王賽 ”、“ 茶藝表演大賽”等活動。以提高我國茶文化的社會影響,創設良好的茶文化氛圍,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茶文化。
四、提倡生活茶藝,把茶文化向城鄉、家庭和社區滲透。要弘揚和發展茶文化,必須發動廣大民眾參與進來。茶文化可以成為社區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可以組織社區居民學習品茶知識, 學會泡茶技藝, 還可組建茶歌茶舞表演隊, 舉辦家庭茶藝大賽等活動, 提倡 閑時泡壺茶 活動等。
五、培養青少年對茶的興趣,使茶文化事業后繼有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要靠他們承前啟后、發揚光大。弘揚茶文化應從娃娃抓起。為此, 可以結合學校課程的改革, 把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的中國茶文化藝術地、和諧地融化到青少年的素質教育中去,開展少兒茶藝,培養青少年對茶的興趣。讓學生學習了解中國的茶文化, 學習茶德,體會飲茶精神, 陶冶情操, 升華愛國感情。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時也有助于培養10 年、20 年以后的茶消費群體, 開拓未來的市場, 使茶文化事業后繼有人。
茶文化的發展
1、起源
在我國歷史長河中, 周代就有了對茶葉的描寫, 在周旦公的《爾雅·釋木》中就有對茶葉種植與制造方式的記錄, 唐代的《茶經》更是將茶葉的制作與利用描寫得更為詳盡了, 從美學角度欣賞茶文化, 并且展開了茶道系統闡述。
2、傳承
由于文化遺產景觀的發展必須緊密圍繞整個社會的良好傳承, 不斷完善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將有價值的優秀文化精華傳承并發展, 人作為茶文化的傳承者及傳承主體, 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精通茶文化的內容及精髓的茶文化代表人, 利用記憶、技術等, 將以人為本的茶文化遺產創新發展。簡單來說, 也就是茶文化的傳承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
3、傳播
由于我國是茶文化的發祥地, 在世界各國, 包括日本、韓國等地都受到我國茶文化的影響, 與當地的不同民俗地域, 歷史文化條件相結合, 形成了各國不同特色的茶文化, 茶文化在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下進行了廣泛的傳播, 其中英國與其紳士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禮儀, 日本對茶道極其重視, 將我國茶道發揚創新, 韓國的每年5月24日為其茶日。
我國的茶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策略
1、加大對我國茶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對于我國茶文化遺產景觀的保護, 最首要的是標注好我國優品茶葉的產地位置, 運用編寫好的名稱來替代產地位置, 方便大眾對產地情況的明確了解, 以及避免運用茶葉名稱來當作行政名稱, 以及把優質茶葉當作國家名茶等可能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在茶葉的國際貿易過程中, 也要注重維護良好的國際貿易秩序, 不僅要加強對茶葉產地名譽的地位作用, 關鍵更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茶葉交易氛圍, 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更為全面地為茶葉產地的優質塑造出良好的形象, 為可持續的發展做好相應規劃。對于茶文化遺產的保護, 不僅要通過自然因素來決定, 而最重要的還是在于人的意識能動性, 即人為的影響。所以要加強對我國茶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必須要采取法律上的強制性措施, 規定茶葉產地要進行商標的注冊, 以維護產地商標的合法權益。不僅讓消費者更明確了解正宗的名茶以免上當受騙, 而且還將名茶作為文化保護起來, 這正是我國最缺乏的。
我國對商標的法律保護有以下兩種方法:第一個是對名茶產地的商標注冊, 第二種是用地理標志來代表茶葉名稱。以便將茶葉品質、名譽以及茶葉特色與茶葉產地聯系起來, 加強茶葉原產地的名譽及合法利益的保護, 以免其受到市場魚龍混雜的茶產品的損害。由于茶葉的種植生產整個過程要受到當地水質、氣候條件、地質特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不同的地理條件茶葉的品質都會有所變化, 這是茶葉產地的不可替代性, 因此, 人們不能夠根據主觀來創造性地在不同地域培育茶葉, 這樣就大大降低茶葉遺產的法律管控的難度, 更能有效保護好茶文化遺產在市場中更好地發展, 但也不能因為茶葉產地商標的良好管控而疏忽了對茶葉市場的監管與茶葉原產地的保護。
大眾對龍井茶葉產地的清晰認識與茶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都得益于此。要是在別的地方出現了該種茶葉產品, 即是假冒偽劣的產品, 真正的龍井原產地可以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運用這些相關的法律對這些假冒偽劣產品進行法律制裁, 這些企業將會受到嚴厲的法律懲處。
2、加強優質名茶的商業機密法律保護
茶葉的商業機密概念為茶葉生產技藝及茶葉配方的高度機密。對茶文化遺產的保護, 還要從茶葉的機密性的角度出發。因為政府對茶葉機密的不參與性, 從而能更好地對機密性進行管控, 首先要確保其機密不泄漏。茶文化產權不受時空限制。并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要求不公開秘密性文件, 所以茶葉的生產機密是法律規定的秘密性文件。在生產制造的過程當中, 如果茶葉生產機密對外泄露, 并且為其他人所商業化利用, 這些做法不僅影響了茶葉產地的名譽還損害了其利益, 茶葉原產地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 還嚴重影響了茶葉市場的正常秩序, 不利于營造良好的茶葉市場氛圍, 對整個社會經濟也帶來了嚴重危害。這些不良商家不僅會受到道德的譴責, 還會受到相關法律的強制性制裁。所以, 對于這種竊取別人信息進行商業化濫用的行為屬于嚴重的侵權行為, 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如福建的茶葉產品的商業機密被泄漏后, 使整個茶葉市場連帶性受影響, 不僅是對原產地利益造成嚴重影響, 更使生產茶葉的農戶的利益受到損害, 所以我們整個社會都要對其重視起來。結論
我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 具有明顯的品牌優勢。然而要運用好這些優勢, 避免茶企受到損害, 要融入法律法規, 健全法律機制, 提高整個社會對于茶文化遺產的重視。
【弘揚我國茶文化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我國茶文化介紹09-30
我國少數民族的茶文化11-02
我國酒文化與茶文化的異同點11-01
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分析論文11-27
茶文化:英國下午茶文化的起源10-24
體味茶文化11-25
茶文化漫談11-23
茶文化之最11-24
無錫茶文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