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7年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總結
一、工作概況:
為提高電能質量,保證發電機組及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電廠成立了電能質量技術監督小組。電能質量技術監督工作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技術負責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及有關規程、規定,實施技術監督工作。本年度電能質量監督貫穿于規劃、設計、基建、生產運行及用電管理的全過程。對全廠的發電機的無功出力、調壓功能、進相運行及電能質量進行管理與監督,加強了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調整、控制及改進,使電源電壓和頻率等調控在標準規定允許范圍之內。
電能質量監督范圍包括電壓質量、頻率質量、諧波質量、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等。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范圍的劃分:原則上與電力設備的管轄范圍的劃分相一致。監督的設備一般為:發電機、變壓器分接頭、電壓測量記錄儀表等。對設備的維護和修理進行質量監督,并建立健全設備技術檔案,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重大問題如實上報。
電能質量監督主要工作:在電站設計時,考慮設置電能質量監測點,安裝檢測分析裝置或系統;設備投產前,宜檢測相關設備的諧波及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按規定進行運行頻率及電壓統計;定期進行相關設備(電能質量測試儀、在線監測儀、顯示儀表、電壓及頻率變送器等)的檢驗。
二、工作內容
1、電壓監測
發電廠電壓監測點設置原則為:
a)發電廠所在區域的電網調度中心列為考核點及監測點的電廠高壓母線;
b)與主網(220kV及以上電壓電網)直接連接的發電廠高壓母線。
目前功果橋電廠屬于新投產電廠,暫未涉及相關工作。
2、電壓允許偏差
功果橋電廠自投產發電以來均按調度部門下達的電壓曲線的母線電壓進行監測、調整。其允許偏差值如下:
500kV母線:正常運行方式時,最高運行電壓不得超過系統額定電壓的+10%;最低運行電壓不應影響電力系統同步穩定、電壓穩定、廠用電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級電壓的調節。
10kV及以下母線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額定電壓的7%。
投產至今,電壓變化均在允許范圍內。
3、電壓及無功調整
(1)電壓要求
投產至今,功果橋電站均按調度部門下達的電壓曲線,控制高壓母線電壓。
發電機組的自動調整勵磁系統具有自動調差環節和合理的調差系數,各機組調差系數的整定協調一致;自動調整勵磁裝置具有過勵限制、低勵限制等環節,并已投入運行; 發電機額定功率因數(遲相)值為0.9,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2)發電機應具有進相運行能力
a)100MW及以上機組應具備在有功功率為額定值時,功率因數進相0.95運行的能力;
b)投入運行的發電機,應有計劃的進行進相運行試驗,根據試驗結果予以應用;
c)進相運行機組應保留10%的靜穩儲備,并以此確定運行限額出力圖。
功果橋電站目前投運的兩臺機組均已做過進相運行試驗,且符合相關規定標準,并一直處于進相運行狀態。
(3)發電廠(機)的無功出力調整
按運行限額圖進行調節,在高峰負荷時,將無功出力調整至使高壓母線電壓接近允許偏差上限值,直到無功出力達
到限額圖的最大值;在低谷負荷時,將無功出力調整到使高壓母線電壓接近允許偏差下限值,直至功率因數值達到0.98以上(遲相)(或核定值);或根據調度要求,具有進相運行能力的發電機應達到進相運行值。
4、頻率監督
正常運行下標稱頻率為50Hz,電力系統正常頻率偏差允許值為±0.2Hz。
功果橋電站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具有一次調頻的功能,一次調頻功能已投入運行。機組的一次調頻功能參數按照電網運行的要求進行整定并投入運行。應根據調度部門要求安裝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自動裝置。
正常情況下發電機組滿足以下要求:
a)發電機組一次調頻的負荷響應滯后時間一般不大于1s,負荷響應時間不大于15s;
b)水輪發電機組無論正常水頭還是低水頭運行,其進水導葉開度應保留3%以上的調節能力。
5、諧波監督
電力設備如發電機、變壓器等調試投運時可進行諧波測量,了解和掌握投運前、后的諧波水平及其變化,檢驗諧波對有關設備的影響,確保投運后系統和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
電廠的諧波監測點選取為發電機出口、廠用電母線進行諧波測量;
諧波限值
a)發電機在負載情況下,發電機出口處諧波電流因數(HCF)不超過0.05;
b)廠用電母線諧波電壓(相電壓)限值應符合GB14549相關要求。
6、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監督
電氣設備額定工況下評估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主要是監測負序電流。
如當三相負荷不對稱時,發電機所承受的負序電流分量(I2)與額定電流之比(I2/IN)符合規定,且定子每相電流
《2017年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均不超過額定值。當發生不對稱故障時,(I2/IN)2和時間t(s)的乘積不超過規定的數值。
三、總結
1、設計階段的監督
功果橋電站的規劃、設計部門按照國家關于電壓、無功電力等有關條例、導則的要求和網、省局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無功補償設備和調壓裝置的容量、選型及配置地點,同步落實了相應的無功電力補償設施。
在規劃設計中,對于發電機、母線、變壓器各側均配置齊全準確的無功電壓表計。
對于新接入電網的發電機組,具備功率因數進相0.95的運行能力,并配備相應的無功計量儀表。對已運行的發電機組,滿足當地調度部門對發電機進相深度的要求。
各級變壓器的額定變壓比、調壓方式、調壓范圍及每檔調壓值,滿足發電廠的電壓質量的要求。
2、運行階段的監督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工作實行分區、分級管理負責制。 嚴格按照調度部門下達的電壓曲線和調壓要求開展調壓工作。積極落實調度部門根據系統實際情況提出調壓的具體要求和措施。
保持發電機組的自動調節勵磁裝置具有過勵限制、低勵限制等功能,并投入運行;失磁保護投入運行。強勵頂值倍數符合國家規定,其運行規程中包括進相運行的實施細則和反措,并按照調度部門下達的電壓曲線和調壓要求編制實施計劃,確保按照逆調壓的原則控制發電廠高壓母線電壓在合格范圍之內。
2017年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總結 [篇2]
2017年上半年,按照公司的安排和電科院技術監督檢查整改措施,主要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按時完成每月電壓和無功報表以及季度報表和總結,并及時上報;
2、完成了2017年電能質量技術監督取證、復證工作;
3、定期進行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知識培訓;
4、按電科院的檢查整改要求對電能質量及無功技術監督檔案進行補充完善,對檢查中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
5、結合機組小修,完成了1臺次機組勵磁、調速系統的全面檢修和試驗,經過檢修和試驗,確保了相關自動調節裝置的可靠、穩定運行 根據技術監督工作標準,全面開展了電能質量和無功技術監督工作,加強了技術管理,結合機組檢修,對勵磁調節裝置、調速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試驗,確保了電能質量水平。
2017年度還根據2017年年度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整改,完
成了母線電壓越限統計、頻率越限統計、機組進相數據統計等工作。
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AGC功能投入率:100%
2、一次調頻投入率:100%
3、220kV電壓合格率:99.98%
4 自動勵磁裝置投入率:100%
5、自動勵磁裝置定期檢驗臺數:1臺,檢驗率100%
三、技術管理
加強了電能質量和無功技術監督工作的運行管理,運行值班人員對電壓和頻率監視和調整的積極性得以提高,明顯減少了220kV母線電壓和頻率的波動幅度。
機組正常運行中,一次調頻和自動發電控制AGC功能始終投入,參加系統的調頻和調峰。運行值班中發現系統頻率異常時,能及時向調度員匯報,按照調度命令采取相應的調整手段,保證系統頻率在規定的范圍內。
機組運行中,能主動監視一次調頻和AGC功能的狀態,出現異常及時匯報調度,保持通信暢通,使一次調頻和AGC的投入率達到了100%。 運行中嚴格按照調度下達的電壓曲線調整母
線電壓,機組1-4月份經常處于進相運行狀態,當電壓接近曲線限值時,本站已無調節能力時,能及時向調度匯報,確保了220kV母線電壓始終在規定的范圍內運行,5、6月份情況有所好轉。 發電機運行中,勵磁系統電力系統穩定器PSS裝置始終按照調度命令投入,對確保電能質量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由于電網原因,2017年年初,運行值班人員多次發現電壓或頻率參數大幅度變化,一方面采取措施積極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及時向省調值班調度員匯報,必要時還提出了恢復參數的建議。這些工作都使新疆電網的電能質量得以保持在較高水平。
四、主要存在的問題、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2017年年初,由于水電站庫水位較低,機組僅參與系統調峰調頻工作,因此機組啟停頻繁,上半年超過343次。同時,由于一次調頻和AGC長期投入,頻繁的啟停和變工況運行,對于機組是極大的考驗,不僅影響到運行經濟性,更多的使設備空耗磨損加劇,為設備的長期可靠運行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2017年上半年,4臺機組進相運行頻繁、時
間較長,累計運行3067.33小時,占上半年實際運行小時6750.5小時的45.43%。
因此,加強涉網設備和自動化功能的日常維護,保證AGC、一次調頻、自動勵磁調節裝置始終正常運行。加強值班巡屏紀律,嚴格執行監盤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與省調聯系匯報進行,并按照調度指令及時做好AGC投退、出力調整、機組啟停的操作,保證系統電壓、頻率的穩定。
2017-6-28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總結】相關文章: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總結11-23
電能質量監督年度總結11-23
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站職責11-23
質量技術監督所實習心得11-23
質量監督個人總結11-23
質量技術監督局調研12-19
技術監督培訓總結11-23
金屬技術監督總結11-23
環保技術監督總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