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鴻門宴項羽形象分析
《鴻門宴》、《垓下之戰》是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材中的兩篇必學的文言文,也是司馬遷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項羽——這位司馬遷筆下最典型的悲劇英雄,那么你知道項羽在鴻門宴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樣的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鴻門宴項羽形象分析的資料。
鴻門宴項羽形象分析 篇1
一、英雄本色、大人格的項羽
首先,項羽是個英雄。秦時皇帝游會稽之時,年少的項羽就曾說“彼可取而代之”,足見其志向遠大。秦朝末年,群雄并起,本無任何基礎的項羽卻憑自己的英勇和膽識,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在秦末大地上拔地而起,可以說,沒有項羽也就沒有大漢王朝。東城快戰之時,項羽獨自一人斬殺敵軍數百人。史記曾這樣描寫:“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從這便可以看出項羽的威風。項羽稱霸時不過二十六七歲,可為少年得志,而且在作戰時只要霸王一張目叱之,誰看見了都得嚇得屁滾尿流,這該是多大的氣場。
其次,項羽更是一個大人格的英雄,這是古之定論。且不說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圍以一當百的豪氣,自刎烏江笑迎死神的從容,單說他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就足以令人心曳神搖,感佩萬分。項羽聞聽劉邦欲王關中,勃然大怒,立即發兵擊之,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他們兩人雖有懷王之約,但劉邦僥幸入關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稱王,毫無愧疚之心,實非正人君子所為。劉邦前來道歉,項羽不僅予以原諒,而且當即說出了告密者,這是他的磊落而非鹵莽。過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計較?只有以誠相見,才能盡棄前嫌,和好如初。大敵當前,豈能內訌?樊噲私闖軍帳,惡言相向,項羽不僅不計較,反而酒肉款待,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鈍。樊噲為救其主,敢作敢當,可見其忠,生吃彘肩,可見其勇,忠勇兼備,堪稱好漢。項羽壯之,可謂好漢惜好漢。劉邦不辭而別,實屬無禮,項羽不僅不在意,還網開一面,助其逃脫,這是他的仁義而非不智。劉邦畢竟是義軍主將,勞苦而功高,如若殺之,實屬不仁不義,與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兩樣?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這就是歷史上的項羽,一個集世間偉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成了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一個具有帝王氣質、君子風范的英雄。
第三,項羽的英雄本色還在于他的本真和純樸的人性美。項羽雖是一個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個凡夫俗子,他敢愛敢恨、心地透亮,活得本真而灑脫,這是項羽的小人格,一個平凡的人所具有的善良純樸的本性。兵敗垓下,退守烏江,走投無路之際,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我們窺見了他心底最真實的一面,這里有他的自責,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對江東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寧死也不肯回江東,源于他的自尊,同時,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詮釋。項羽是一個英雄豪邁、驍勇善戰、多情重義之人。烏江岸邊,生死存亡之時無顏見江東父老而慨然赴死;不忍寶馬同行毅然贈于忠誠之士,實乃重情重義之人;以數十擊數千,當者披靡,斬將刈旗,身處絕地,殺人無數,放言“此天亡我,非戰之罪”,其豪邁之氣,善戰之能激蕩天地;他愛江山更愛美人,愛得轟轟烈烈,蕩氣回腸。他是一個硬漢子,但也有軟弱無助、孤寂難奈的時候,他也需要女人纖纖細手的撫慰,也需要愛情的滋潤。值被圍垓下四面楚歌之際,潸然泣下,悲歌慷慨痛別佳人,一幕“霸王別姬”,把一個男人愛的情懷、愛的無奈展漏無遺,讓人心碎。分封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只做了個徒有虛名的“西楚霸王”。項羽,是一個洋溢著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二、剛愎自用、缺少謀略的項羽
項羽本應該創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澤被后世,名垂青史,但是什么將這鐵血男兒拉入了
英雄末路的深淵?是他的自私吝嗇、目光短淺、沖動魯莽、優柔寡斷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敗!
1.項羽的性格中有自私吝嗇、唯我獨尊、唯權至上的一面。在反秦之初,他有地不肯分,有權不肯釋,不知收買人心,缺乏海納百川的胸懷和知人善任的眼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他拱手將眾多人才送給了對手,也將天下民心盡付與劉邦。
2.項羽的性格中有做事輕率草莽、不計后果的一面。項羽在西進關中時,投降楚國的秦軍受楚軍虐-待,產生了敵對情緒,導致軍心動搖。項羽為了穩定軍心,一夜之間在新安城南襲擊活埋了20萬投降的秦軍。20萬人命,一夜之間成了軍事斗爭的犧牲品,激發起了眾多的民怨。火燒了阿房宮,熊熊燃燒的大火三個月不滅,大火宣泄著項羽對暴-政的憤怒,但這樣做更是他草莽輕率的體現。其行為只會讓他盡失民心,沒有民心的政權只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源本,他的政治統治基礎就處處潛藏著危機。
3.項羽的性格中有優柔寡斷的一面。《鴻門宴》開始,項羽處于主動地位,用樊噲的話來說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找機會處死劉邦是易如反掌。但是項羽耳根子軟,他在項伯的勸說下,改變了原來的意圖。最后在項莊舞劍時,亞父多次示意下手,項羽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沒有動手,一次次錯失了良機,由主動轉向被動。垓下之圍,四面楚歌,烏江河畔,他不思如何破敵脫困,只想著美女寶馬、兒女情長,葬送了自己。他沒有冷靜而果決的心智,缺少成為帝王所必需的理智與冷酷。
4.項羽的性格中有胸無城府、缺少謀略的一面。他沒有做大事的計劃與戰略目標,在劉邦為了得天下而婦女無所幸、財物無所取的時候,項羽想著的卻是如何在前進的路上,在只走了一半的情況下衣錦還鄉,向父老炫耀。打仗時他不是在陣中統籌全軍,而是披甲沖殺在隊伍最前方,這樣的個人英雄主義只是匹夫之勇,而非將帥。甚至在決戰垓下之時,他還想快戰一場,以顯英勇,魯莽而只顧一時的痛快,使他逞了一時之能,卻敗了一世偉業。
盡管項羽性格中存在種種缺點,但我們仍認為項羽是一個悲壯而色彩濃烈的英雄。項羽的性格中有著悲劇人物所無法抗拒的命運。一個人的性格就像一雙無形的手,牽引著自己踏上命定的軌道上。項羽一生被自己的性格羈絆,正好驗證了這句話,因此,他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缺少謀略。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執著于自己的人生,以自己的方式活著,這種固執往往在他遭遇苦難時,容易使他的身心受到極大的折磨,甚至遭受失敗的命運。然而,若不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活下去,他是寧愿犧牲生命也不愿茍活,所以他選擇以自刎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許這就是項羽身為悲劇英雄的體現。他像流星般一閃而逝,留給后人無限地唏噓與感嘆。南宋詞人李清照有詩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是一座金鑄的豐碑,將永遠矗立在歷史的戰車上,供后人瞻仰。
鴻門宴項羽形象分析 篇2
鴻門宴的項羽
劉邦順應民意舉兵起義,輾轉半年間人數就以過萬。之后,劉邦一路勢如破竹,進軍咸陽,滅了秦朝,占領了關中。項羽聽聞劉邦搶在他之前,占領關中,十分憤怒,于是率軍向咸陽進軍。
項羽身邊的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野心,認定他會是項羽稱霸之路的阻礙,于是趁機向項羽進言,要除掉劉邦,而當時的劉邦還無法與項羽一較高下,如果相爭,劉邦必敗無疑。
項伯與劉邦的謀臣張良是至交好友,于是連夜向張良通風報信,讓其趕緊逃命。但是張良忠心耿耿,將此消息匯報于劉邦,并向劉邦獻上良策,讓劉邦向項伯表露他的忠心,并互相為兒女定下親事。于是項伯跑到項羽面前,為其美言,將劉邦搶先一步占領關中的行為美化為是為項羽清除障礙,以待項羽的到來。就這樣項羽放棄了攻打劉邦的計劃。
第二天,劉邦于鴻門拜訪項羽,親自向項羽表示歉意。在宴席上項羽置范增的暗示于不顧,范增在焦急之下,傳召項莊以舞劍之名行刺殺劉邦之實。但是項伯看出了舞劍的意圖,也起身舞劍,保護了劉邦的性命。
項羽在劉邦一再地表示衷心之下,終于打消了對劉邦的懷疑,將劉邦放了回去。項羽如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是自己的這次手軟,為日后的敗局埋下了伏筆。
而劉邦成功脫險于鴻門宴,這與劉邦的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有項羽自身驕傲自大、盲目輕敵的性格有很大關系。
項羽人物形象
劉邦和項羽有著完全不同的出身和經歷,劉邦只是農戶出身,在起兵以前就是一個小混混一般的人物。而項羽出身名門,以勇武而聞名。項羽的優勢如此明顯,最終卻敗于劉邦,這最終的'結果與他們的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系。
陳道明扮演的劉邦劇照和何潤東扮演的項羽劇照
他們倆的性格差異在鴻門宴中就表現地十分明顯。劉邦雖然出身寒門,但是知人善用又謙虛謹慎,而且為人還頗有心機,懂得順時而變。他知道自己暫時不是項羽的對手,所以在項羽面前演戲,用誠懇的面容和言辭來迷惑項羽。從中皆可看出劉邦的沉著冷靜與機智多謀。更重要的是,他知人善用,注意納諫,身邊有張良等人相助,在生死攸關面前,有張良隨侍左右,在舞劍危難之時,有項伯翼蔽,樊噲言逼。他能夠順民意,得民心,又知人善用,有賢才良將誓死效忠。
反觀項羽,項羽雖然以勇猛聞名,但是過于率直粗獷,為人胸無城府又盲目輕敵。面對亞父范增的勸諫,他也是置若罔聞,最后縱虎歸山,導致日后的兵敗如山倒。可見項羽的寡謀輕信,草率魯莽,沒有遠見。倘若他有劉邦的果斷和機智,那么也許,最后的結局就可以改寫;倘若他可以聽取別人的諫言,而不是那么的剛愎自用和驕傲自大,也許他心愛的人也就不會隨之香消玉殞。
項羽和劉邦,一個走向了地獄的深淵,而另一個爬上了權利的頂峰。不得不說,這與他們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系。
鴻門宴項羽形象分析 篇3
鴻門宴上的項羽形象
(1)應包括一些內容:猶豫不決(改變攻擊劉邦的決定,對范增在宴會上企圖殺死劉邦不表態,多次逃離宴會,安全領獎);坦率而直截了當(聽到劉邦的“謝玉”而指名告密,聽到范快的“喬宇”而“沒有回應”);不善于用人(關鍵時刻不聽范增的話);傲慢(聚會上的座位安排)。
(2)關鍵是他的“成功驕傲”(當他聽說劉邦“要稱王關中”,侵犯了他的尊嚴,所以決定進攻;然而,當他得知劉邦已經“招賢納士,封庫”供他處理后,他放棄了進攻的意圖。他不把劉邦當成自己的主要對手,認為殺了他是沒有用的,劉邦注重維護自己的尊嚴,這讓他感到“難以忍受”。)
(3)項羽悲劇形象的實質是吹噓自己的成就,最終被打敗。從這一點來說,雖然鴻門宴斗爭是劉翔和香香斗爭的開始,但它已經預示了斗爭的結束。
項羽研究綜述
項羽出身名門,學識淵博。項羽比普通人熱十倍。項羽生氣的時候,像老虎一樣兇猛。項羽憤憤不平時,屠殺了敵兵和平民。他的流放和對被認為是他的主人的楚懷王的殺害,都給人以殘酷的.印象。與此同時,矛盾的是,他善待同伴,禮貌地對待老人。這表明項羽是一位紳士。
的確,項的使人感受到了他浩蕩的靈魂。然而,這個巨大的靈魂也隱藏著比普通人更多的童心。這種童心有時使他勇敢,有時又表現出異常清晰的感情。然而,孩子的功利主義和殘酷本性是他無法控制的。項羽是一個不能用常識來衡量的人。
而且他很勇敢。“以勇為先,以人為本”,項羽認為一切功勛都是在前線作戰的勇敢將軍,而他鄙視那些在后方有強大支持者的功勞。所以“他的功勛理論常常導致混亂和反叛,或者使人們對他感到沮喪“。
項羽的性格也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他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自信,甚至自負。他傲慢、自大、專橫。他認為自己勇敢而兇猛,蔑視世界上所有的領導人。同時,他的殘忍和多疑,使他輸掉了戰爭,在烏江自殺。
雖然項羽有種種缺點,但他的英雄氣概、勇氣、杰出的軍事才能和獨特的個人魅力是不可磨滅的,最值得我們學習和欽佩。他是一個英雄,一個有著強烈個人英雄主義的暴怒的英雄。
【鴻門宴項羽形象分析】相關文章:
項羽的人物形象分析11-23
分析項羽的人物形象10-11
分析項羽的人物形象05-17
鴻門宴張良的形象分析09-30
項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08-15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11-23
對蘇武的形象分析11-23
沙僧形象分析11-23
堂吉訶德形象分析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