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專業標準研修日志
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工作的指路明燈,為教師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教師專業標準再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如聚沙成塔的基礎,如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既是“地基”又是“支架”。
現行的《教師專業標準》為教師指導的基本理念是“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這也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學生為本”明確地表明教師工作的主體思想“一切為學生”服好務。尤其是現代社會是一個底線管理的社會,教師專業發展高無止境,但也有底線。底線是對學生的態度:除了關愛、重視、保護,還要尊重和信任。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不可能所有人在同一時間到達同一終點。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也許至其終生。所以教育學生可以不成“才”,但要成“人”。不成“才”會危害社會,成人可以為社會服務。教師應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管學生的“底色”是什么,教師給他們增添的一定是一抹“粉紅”,一片希望,一份信任,一絲理解。讓學生在希望和祝福中成長,而不是在“失敗焦慮”下成長。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逐漸的“發現兒童”,相信孩子。對每一位學生都精心呵護,不放棄,不拋棄,樹立新的“兒童觀”“少年觀”。用最大的愛心去包容學生。我們要讓學生在一次次機會中成長,讓學生在相互傾訴中成長,讓學生在不斷自信中成長。教師要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等待學生成長。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最好的方式是單獨的,以紙條的形式給予溫馨的提示和指導。讓學生在知錯而退,知錯而改,知錯而安的心境下學習,生活。特別是對于一些性格特殊的學生,更要多關心,多信任,多理解,給孩子信心和希望。這樣讓學生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自我評價,這是學生受益終生的滋養。
“師德為先”,教師的德是一個大德,是人生修養問題。教師的修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教師這一職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較大,塑造者下一代公民的心靈。教師的德應該是一種信念,而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教師的德應該是一種態度,而不僅僅是一種方式;師的德應該是一種習慣,而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教師從自身特點,日常行為到職業生活都要有獨特的“卡片”,顯示出讓家長和社會信任你。對學生嚴慈相濟,對家長尊重理解,對社會奉獻承擔。師德是以“學生為本”的前提思想,只有到位的師德修養,良好的師德習慣,才能尊重、愛護學生。一名合格的教師只有在實踐中體驗反思,提高自己的人生“修煉”;在生活中嚴格自律,樹立高尚的人格風范;在工作中努力追求,逐漸實現自我完善,才能成就“師德為先”的教育理想。
“能力為重”,談到能力,不管是社會發展,還是學生,還是工作性質,對教師的能力要求很高。人們常說“教師是個大家”,做不到樣樣精通,行行知道,通透古今,也要做到知識寬廣,博覽群書。否則能力如何而來。教師的專業能力中蘊含著多種能力的運用,可以說是綜合能力。比如學科教學實施能力,教育是一個傳遞知識,培養情感,提高能力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很多因素:教材是否合適、設計是否合理、對學生群體了解是否透徹、組織學生參與是否有效、過程是否體現學生為主體等等。在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中,教師既是能言善辯的演講家,又是循循善誘的心理咨詢師;既是理解寬容良師,又是互幫互助的益友;既是嚴厲無私的法官,又是體貼入微的媽媽。這些角色,需要多種能力。教師不僅僅懂得書本理論,還要善于溝通合作,創造友好教育。所以教師要不斷反思,勇于發展,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終身學習”既是教師專業標準的理念,也是教師職業道德中是的修
養的時代要求,更是教師避免“跳蚤效應”的有效途徑。眼光有多遠,舞臺就有多大。讀書,學習是教師進步的不竭動力。一名教師不但要常上網,看新聞,而且要跟學生同步學習,跟上時代潮流。才不會出現“更年期”碰上“青春期”的窘迫和尷尬。“活到老,學到老”是對每一個人的要求,何況教師,更不能閉門造車,否則出門不合轍。所以,教師要有世界眼光,時尚心態,一直學習。教師要把“終身學習”記于心,見于行。讓學習這條清甜溪流,滋潤心田,啟迪心智,完善人生。
教師專業標準研修日志 [篇2]
通過這段時間學習《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一邊聽專家的講座,一邊看文字材料,讓我受益匪淺。這次培訓,讓我了解了教師專業化的重要意義,更讓我了解了教育是有規律的,學生的成長也是有規律的。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律,才有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科學文化知識在發展,教師只有掌握了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培養適應時代的人才,有利教師的社會地位的提高。
首先,《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基本理念為“以學生為本”,以師德為先,以能力為重,以終身學習為典范。對基本理念的領悟:在這四個基本理念中,把學生為本放在第一位,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始終要圍繞著學生的發展而開展我們的教學不能以老師的利益為目標。心中時時刻刻裝著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沒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就談不上師德、能力等等。回想教學實踐活動,我很注重以學生為本的。在英語教學上,我提倡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那么語言就成了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狹義的背誦。英語語言的學習也給學生習得更多的語言打下了基礎。 新課程標準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建立了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那么一張試卷只是檢驗成績的一個方面而已。唯有這樣做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于學生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
其次,以師德為先。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我們就要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學生,尊
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堅持以德育為先把德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了誠實守信教育鼓勵學生做錯事要勇于承認錯誤,不要隱瞞錯誤,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另外,我還結合平時的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了了努力學習,與人合作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讓他們懂得與人合作的樂趣,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再次,在能力為重、終身學習中,結合本人實際情況,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堅持做好反思,作為對自己的一項任務。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我這些年的教學經驗并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教學變化,所以除了平時的業務學習,我利用網絡平臺,加大與教師隊伍的溝通交流,為自己開拓自己的視野做了較多的準備。平時積極撰寫教學隨筆,教育教學論文,為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尊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和自己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我會努力的提升自己,增強自己的敬業精神,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通過學習《標準》,我感覺做一名教師除了不斷開拓、
創新,更要執著的愛崗、敬業,做一個享受教育的老師。
【教師專業標準研修日志】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師培訓的研修日志范文通用04-01
國培計劃研修日志(精選15篇)11-26
幼師師德師風研修日志(精選26篇)06-29
中小學教師培訓研修日志(通用22篇)08-02
物流專業實習日志08-11
教師個人專業研修計劃08-03
教師專業標準心得05-04
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研修計劃07-23
國培計劃個人研修日志(通用12篇)08-19
小學國培計劃的研修日志(通用10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