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通用10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1
骨傷科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要符合國家中醫管理局制定的中醫醫院骨傷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中關于三級醫師培訓的要求:中醫醫院骨傷科醫生應接受過中醫骨傷專業系統培訓,掌握中醫骨傷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一、培訓目標
1、中醫類別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應熟練掌握骨傷科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準,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種中醫診療方案、臨床路徑、臨床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并掌握骨傷科常用方劑,掌握骨傷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及技巧。
2、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積累相當的診療經驗,具備常見骨傷科急危重癥處理能力,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3、中醫醫院骨傷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中的.轉科培訓后,在骨傷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常見骨傷科的診斷標準、本科主要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臨床路徑、臨床指南和基本診療
遵義縣 中醫院 技能、搶救技術,骨傷病方面中醫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4、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進修、跟師學習、參見學習班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病的診療技術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習經驗、新技術、新方法、骨傷病中醫科學研究方法等,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并且有一項以上中醫骨傷病科專病診療特長。
二、培訓時間
繼續教育時間為期3年。
三、學習方式:
1、通過科內院內組織業務學習,跟師學習,查房會診等學習方式。
2、外吃進修,參加學習班等方式。
3、適時組織相應考核,檢驗是否達到學習目標。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2
為加強我院住院醫生規范化管理,加強實用人才培養,提高臨床住院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特制定住院醫生規范化管理培訓計劃:
一、培訓總論
凡本科和?漆t學院畢業生均需實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完成住院醫師五年兩階段培養計劃www.(包括第一階段的三年輪科培養,第二階段的兩年定向培養),如未參加第一階段住院醫生培訓,將不安排該醫生轉科為第二階段定向培訓;如未參加第二階段住院醫生培訓,將影響該醫生的晉升、進修及繼續再升造。
二、培訓原則
理論學習與實踐,以實踐為主;實踐與能力培養,以能力培養為主;理論學習方式,以業務自學為主;培養全過程,重視醫德醫風培養。
三、住院醫師制度、規范化培養考核內容
1.政治思想、醫療道德考核:授予50學分,每年下半年度12月份考評一次,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核:(1)病人滿意調查5分/次;(2)科室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5分/次。考核分數在80分以上均結合,未達到不給分。
2.臨床專業技能
(1)醫療文書書寫質量
、俨v檢查:授予60學分,在住院醫生進入臨床輪科1年內,不定期抽查每位10份病歷,每份病歷6分,達甲級病歷者得分,未達到不得分。住院醫師培訓計劃②醫療文書其他記錄書寫質量:授予60學分,住院醫生進入臨床科室第一輪科時間內,完成主任醫師查房記錄5份,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住院醫生進行臨床科室第二輪輪科時間內,需完成臨床病例討論記錄、會診討論記錄各5份,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會診討論記錄各5分,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住院醫生進入臨床科室
搶救記錄、死亡搶救記錄、死亡討論記錄5份,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以上各種記錄由醫政科組織住院醫生考評小組考核。
、刍境R庒t療操作:授予30學分,住院醫生的在進入臨床科室輪科的3年時間內,需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常規醫療操作,并將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導尿等5項基本操作、對每項操作5例病人的'操作過程進行書面描述,每例病人操作描述授予1.2分,描述內容合格得分。如未完成以上指標,書面寫明原因交至醫政科,操作書面描述由醫政科組織住院醫生考評小組考評。
住院醫生所完成的醫療書及基本常規操作描述均以臨床實際病人為對象,不得虛構。每份醫療文書、描述中均需注明患者姓名、年齡、性別、科別、床位、入院時間。
3.實踐技能考試:授予100分,第一階段考核項目。每半年考核1次,前4次每次授分15分,后2次每次授分20分,考核合格得分?己擞舍t政科組織實施,考核內容包括“三基”、?浦R、臨床實踐等。
4.醫學理論考試:授予100分學分,第一階段考核項目。每季度考核1次,其中10次每次授8分,另2次每次,理論考核成績達85分以上者得分。考核由科教科組織實施?己藘热莅ü、專業知識“三基”等內容。
5.由醫院科教科組織的每周周二、周四的業務知識講座或每周五的遠程教育中心講座,每聽一課獲0.5學分,每年不得少于10學分。
6.其他:
①帶教質量:授予25學分,每年考評1次,考評合格得5分。 ②綜述質量:授予12學分,第三年需完成綜述1篇,經醫院住院醫師考評小組考核合格得分。
、壅撐馁|量:授予13學分,第五年需完成論文一篇,如已在市級以上醫學雜志刊登者得分,未刊登論文經醫院專家考評小組考評,合格者得分。
四、輪科培訓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臨床住院醫生,均須完成3年的輪科培訓計劃,住院醫生按計劃輪科,必須憑由醫政科開出的“轉科入科通知單”到臨床科室輪科。
2.每輪轉科的出科前一周內住院醫生需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小結內容包括基礎及專業理論學習情況,診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作的掌握、病史書寫、服務態度、思想及醫德醫風、工作作風等。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及科評語交醫政科后領取下一輪轉科入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
3.每輪轉科的最后一周內,輪科的住院醫生將轉科自我小結及科評語交醫政科后領取下一輪轉科入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 在住院醫師培養階段,我們希望每一位住院醫師努力學習,勤奮上進,認真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做一名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3
20XX年,為更好的抓好基礎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操作程序,醫務科將以“三基三嚴”、“臨床專業技術”及“醫療突發事件應急能力”、“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為中心內容,認真抓好醫務人員培訓工作,尤其是加強住院醫師培訓。
具體培訓計劃如下:
一、“三基三嚴”培訓學習
(一)、加強對醫療人員“三基”的培訓。
醫務科具體負責全院的培訓工作,采取集中學習的方式對全院人員進行三基培訓,培訓覆蓋率達到100%。
(二)、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護理診療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臨床意義。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適應癥等。
3、基本技能:包括醫療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穿刺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定出診斷、治療、計劃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等。
4、技能培訓與考核內容的'使用技術、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技術
(三)培訓方式方法:
采用集中學習及科室培訓相結合的方法。要求醫療人員利用空閑時間學習醫學急診急救基礎知識及新技術、新理論知識。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會交班及每月業務學習時進行新理論知識講解講座并對急救常用技術采用現場操作演練定期舉行急救模擬演練。
。ㄋ模┚唧w培訓計劃
上半年:理論、基本知識培訓及考試
下半年:基本技能操作培訓及考試
二、臨床專業技術培訓
1、培訓對象:全體醫療人員包括醫技科室及臨床科室所有醫療人員。
2、培訓目的:通過對醫療人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達到提高其專業素質能力鞏固扎實的基礎知識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工作相結合提高為病人服務的質量。
3、培訓方式:通過學術會議和科內業務學習的形式進行全員培訓。
4、培訓內容:全院性業務學習培訓內容安排,結合我院的特點、薄弱環節、
醫療新進展情況以及疾病流行、上級要求等進行培訓重點是核心制度、醫療文書書寫、人文交流溝通、心肺復蘇、疾病診斷、知情告知、安全醫療、等級醫院評審、傳染病、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等培訓并考核按專業進行“三基三嚴”考試心肺復蘇考核護理部分由護理部培訓以及組織急救演練提高急診搶救水平。
三、醫療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培訓
根據各科室的特點、制定相應科室的模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醫務科將根據各科室制定預案的情況、進行突擊模擬演練、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突發醫療事件的能力、使得在發生醫療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有效的應對、節約時間達到全院統一協調、齊心協力、忙而不亂、協調全院的資源處理突發事件、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成功率。
1、各科室制定本科室相關突發事件的處理應急預案并根據預案制定相應的模擬訓練方案?剖医M織人員進行培訓是每一位醫療人員均了解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
2、醫務科將不定期的組織分管院長、相關科室專家對各科室進行模擬訓練。
3、及時對模擬演練方案進行修正,使其更適合科室突發事件,達到訓練醫務人員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的作用。
四、對常用規章制度進行培訓
如:《病情評估制度》《醫療技術準入制度》《醫療技術風險預警機制》《病歷書寫規范》,《病例首頁書寫規范》《患者安全目標培訓》《非計劃再次手術制度》、《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規范》、《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等。
五、每年進行兩次臨床輸血知識培訓,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4
關于全年醫療業務學習培訓計劃的管理規范通知20XX年,為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和醫療水平,規范我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保證醫療安全,經醫院研究決定,制定醫院醫療業務培訓計劃。規范我院醫療診療程序,醫務科將以“三基三嚴”、“臨床專業技術”“醫療突發事件應急能力”“醫療法律法規”“臨床路徑”等下:
1、培訓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臨床路徑、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臨床意義。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適應癥等。
(3)基本技能:包括醫療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穿刺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
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等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執業醫師法》、《輸血法》、《傳染病防治法》、《醫療事故防范及處理條例》、《病歷管理規定》等。
(5)技能培訓與考核內容徒手心肺復蘇技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技術
2、培訓方式:
通過學術會議和科內業務學習的形式進行全員培訓,采用集中培訓及科室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集中學習:醫務科具體負責組織全院的培訓工作,由醫務科負責每月舉辦一次全院醫護人員的業務培訓,培訓內容由各個科室主任擬訂?剖覍W習:要求醫護人員利用空閑時間學習,以及加強對醫務人員“三基”的培訓。各科室可以利用晨會交班時間或其他空閑時間學習,各科室業務學習要求每月至少一次,每次學習由科主任指定一名醫師記錄,科主任審核記錄后簽名,參加業務學習的人員必須在記錄上簽到,業務學習覆蓋率達到100%。醫務科將不定期對業務學習登記進行檢查。
3、醫務科具體培訓計劃
時間 主題 主講科室 培訓負責事項
1月份 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 藥械科、藥房 醫務科、人事科
2月份 急診急救知識 陸俊地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3月份 小針刀及椎間孔鏡的特色治療 謝勝揚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4月份 創傷性休克早期經驗性決策 王琨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5月份 創傷骨科定主題 朱均章主任、 醫務科、人事科
6月份 創傷骨科定主題 劉建剛主任 醫務科、人事科
7月份 醫療法律法規 何祖權副院長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8月份 麻醉科定主題 李斯強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9月份 放射科定主題 張文佑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10月份 檢驗科定主題 黃秋芳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11月份 超聲科定主題 田雪君主任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12月份 臨床路徑、病歷管理規范 醫務科主講 醫務科、人事科
注:以上培訓計劃,每月份培訓具體時間、具體主題、具體主講人等醫務科將另行下發通知。
4、培訓對象
全院醫務人員:包括醫技科室及臨床科室所有醫務人員。
5、培訓目的
通過對醫務人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達到提高專業素質能力鞏固扎實的基礎知識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工作相結合提高為病人服務的質量。
6、業務培訓要求
科內教學培訓要求針對各?铺攸c進一步細化各科教學培訓,同時對住院醫師給予業務上的指導。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5
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麻醉專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首先,麻醉的業務范圍由臨床麻醉已擴展到危重病監測、疼痛治療、急救和心、肺、腦復蘇等方面。其次,麻醉專業隊伍里已越來越多地吸收了大量的高學歷、具有研究技能的專業人才。此外,麻醉專業的研究領域從過去單純的臨床觀察逐漸伸展到麻藥理學、疼痛機制和腦保護等神經科學領域,麻醉學的學術水平也逐漸向高水平發展。然而,任何一名麻醉專業人才都要經歷各項規范化的培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麻醉專業醫生。
一、培訓目標
通過全面、正規、嚴格的培訓,使受訓者具有良好的責任心、誠信和團隊精神,能獨立和基本正確地運用常規麻醉方法,對接受常見手術和檢查的病人實施麻醉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監護與監測,為圍手術期醫療工作提供麻醉專科會診。
二、培訓方法
1、根據本科室臨床醫師的結構情況及不同層次的臨床醫師,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
2、培訓內容包括:
與麻醉學密切相關的診斷學、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醫學臨床“三基”、臨床麻醉學等。
3、培訓要求
掌握:掌握診斷學中望觸叩聽診的訓練、全身體格檢查訓練;掌握臨床“三基”中CPR技術和常見無菌操作技術等訓練;麻醉學科領域中包括臨床麻醉學、危重醫學、疼痛學、急救復蘇和藥物成癮與戒斷相關的基礎理論,并能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掌握臨床麻醉學、危重醫學和疼痛相關性疾病的基本知識;掌握麻醉前病史搜集和病情評估;掌握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則和麻醉合并癥的預防原則;掌握麻醉與監測相關技術的操作及流程;掌握術中生命功能的調控;掌握病情變化的迅速正確判斷與處理;掌握常見麻醉合并癥和術中危急癥的正確處理;掌握術后疼痛治療及其方案;掌握慢性疼痛的診斷治療原則和癌性疼痛的治療原則;掌握危重病人的生命功能的監護、重要器官功能的判斷和維護;掌握急救復蘇的技術、流程和組織搶救。
熟悉:麻醉機及監護儀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危重和疑難病人和手術的麻醉風險與預防及術中管理;熟悉慢性疼痛的病因學和鑒別診斷;熟悉ICU病人的營養支持;熟悉腦死亡的判斷。
了解:麻醉學、危重醫學和疼痛學領域國內外理論新進展、前沿監測與治療技術;了解藥物戒斷和全麻誘導片受體拮抗劑戒毒的方法。
4、具體實施方法
a、根據本科室醫師結構情況,對診斷學及“三基”內容進行全員培訓,對低年資住院醫師及新畢業輪轉醫師進行全面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進行培訓及考核。
b、采取自學及講課、病例討論相結合的方法,1-2月份進行診斷學基礎培訓及考核,3-5月份進行醫學“三基”各項內容培訓及考核,6月份“三基”理論考試,7-11月份進行臨床麻醉技能培訓及考核,12月份進行臨床麻醉理論考試。
5、培訓閱讀參考書刊
全國麻醉學住院醫師規范化系列教材
《現代麻醉學》(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主編)
《疼痛診療手冊》
臨床“三基”(醫師分冊)
《診斷學》第四版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6
一、培訓目標
通過全面、正規、嚴格的培訓,使住院醫師在完成培訓后達到低年資麻醉科醫師水平,能獨立和基本正確地運用常規麻醉方法,對接受常見手術和檢查的病人實施麻醉和檢測,為圍手術期醫療工作提供麻醉?茣\。
二、培訓方法
麻醉科住院醫師培訓采取麻醉科內部和非麻醉科室輪轉的方式。
三、培訓基地
醫療設備的要求:
。1)臨床麻醉醫療設備的要求:
、倜總手術室的最低配置:可實施低流量麻醉的麻醉機,具有心電圖、氧飽和度監測、無創血壓監測等功能的監護儀及備有常用麻藥品、急救藥物及基本麻醉與復蘇用品。
、诼樽砜乒迷O備:每層手術室應配有下列設備至少一臺:除顫器、血氣分析儀、快速輸血系統、保溫及降溫設備、微量注射泵、血糖儀、肌松監測儀、神經刺激器、血液回收機、纖維支氣管鏡及應對呼吸困難的常用設備。
、跧CU每個病床最低配置:具備特殊通氣方式的`呼吸機1臺、具備心電圖、氧飽和度、溫度監測、無創及有創血壓監測的監護儀1臺、多通道輸液泵1臺。
ICU公用設備:除顫器、血氣分析儀、快速輸血系統、保溫及降溫設備、血糖儀、纖維支氣管鏡。
④疼痛門診及病房最低配置:急救復蘇設備、神經刺激器、激光理療儀。
。2)醫療資源:
麻醉科醫師培訓基地必須提供足夠的資源使受訓醫師在三年內完成《專科醫師培養標準——麻醉科細則》所列麻醉學?漆t師基本麻醉訓練最低要求。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7
一 、培訓人員
內鏡檢查醫師
二 、培訓目的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合格的內鏡醫師
三、培訓目標
1 掌握內鏡檢查及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和并發癥。
2 熟練掌握內鏡治療患者的術前準備及術后注意事項。
3 熟練掌握內鏡治療術前儀器及附件的準備工作。
4 掌握各型內鏡的部件名稱及功能,掌握正確的測漏、洗消方法、基本維護與保養。
5 掌握主機周邊設備的的功能、調試及正確使用方法。
6 掌握計算機圖文系統的基本維護。
7 熟悉資料的收集、查找、整理及統計。
8 熟練掌握內鏡下常規治療的術中配合。
四、培訓內容
1 食管、胃、十二指腸鏡。
2 結腸鏡。
3 超聲內鏡。
4 支氣管鏡。
五、教學計劃
1 理論學習與觀摩:重點學習各種內鏡檢查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并發癥的預防,介紹各種內鏡設備、附件及治療器械的名稱、功能、使用及保養。在反復觀摩過程中講解各部位的解剖特點及操作要點、難點。
2 體外模擬訓練 體外模擬操作各種內鏡,熟悉各種內鏡的性能及操作技巧。
3 手把手訓練 在帶教老師指導下直接接觸患者,一定程度上或全程參與臨床各種需內鏡檢查患者的診治,在實踐中強化所學的操作技能,達到最終能獨立開展內鏡檢查及治療的目的。
六 考核
采用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考試形式,由帶教老師負責考核工作并評分。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8
一、目的和宗旨:
1、敦促進修醫師盡早、盡快地掌握放射科醫學影像診斷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鞏固和提高進修醫師分析和解決臨床影像診斷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總體要求:
1、每周一至周六均應參加早晨的讀片并做好筆記;
2、每季度參加“科內業務講座”并做好筆記;
3、每季度接收上級醫師的小測驗一次;
4、適當參加相應學科組的課題研究。
受訓對象:放射科進修醫師
培訓涉及內容:放射技術、常規放射診斷、CT技術及診斷。
三、培訓內容細則:
進修醫師進入放射科后,根據紅會醫院放射科的實際情況給予進修醫師上崗前教育,使進修醫師迅速熟悉本科室的各項制度和操作常規,防止各類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進修醫師進入放射科后,上崗前進行理論知識考核及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考察,經科室認定,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按進修計劃開始培養,在實際工作中學習并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根據各進修醫師的實際情況及需要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和安排,并指定專門的帶教老師。
1、常規攝片技術常識
要求:掌握X線成像原理;常規攝片技術,如頭顱、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等部位的`攝片原理和要領;
2、 X線平片診斷
要求:
。1)掌握人體正常結構的X線平片表現;
。2)熟悉頭顱、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的常見病、多發病的X線診斷基礎知識,骨折、良、惡性腫瘤、肺炎、肺癌、風心及其它心臟大血管的異常、膽囊、膽道及尿路結石、骨與關節退變、腸梗阻等;
。3)熟悉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并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規范的X線診斷術語書寫診斷報告。3、 X線造影診斷
要求:
。1)掌握消化道、泌尿系統等的正常造影表現;
(2)熟悉消化道氣鋇餐雙重造影的原理,掌握檢查方法,能獨立操作;逐步掌握消化道氣鋇餐的雙重造影診斷的基礎知識(腫瘤/癌、潰瘍、炎癥、十二指腸淤滯等),能書寫規范的診斷報告;
(3)熟悉氣鋇餐灌腸的原理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診斷基礎知識;
。4)熟悉小腸插管造影的操作和診斷基本知識;
(5)掌握泌尿系統造影檢查的原理、方法和診斷基礎知識。
4、 CT診斷
要求:
。1)掌握CT成像原理、CT機構造;
。2)掌握各部位橫斷解剖;
。3)掌握常見病的診斷基礎知識如顱腦:顱骨異常(骨折、腫瘤等)、腦梗塞、腦出血、珠網膜下腔出血、腦挫傷、腦血腫、硬膜外/下血腫等以及腦腫瘤,其它如胸、腹、脊柱、四肢等各部位的常見病、多發病的CT診斷知識。
5、常規放射診斷學和CT診斷學的鞏固和提高
要求:
(1)鞏固已掌握的常規X線診斷學基礎知識;
(2)鞏固已掌握的常規CT診斷學基礎知識;
(3)逐步熟悉少、罕見病的X線和CT診斷知識;
。4)注意訓練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對多種影像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力。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9
一、入科教育
針對急診科特點給予入科教育教育內容有
1.急診各種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疑難危重病的診斷思路
2.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病歷書寫要求首診責任制會診制度告知談話制度處方制度傳染病急性中毒報告制度等
3.急診有關政策包括醫保政策大病政策等4.急診醫療安全要求
5.醫院其他相關內容如計算機和操作等
二、日?记诠芾
1.醫師培訓期間按國家規定的工作日進行日?记。因事假、病假及其他事情耽擱的工作日需次年年內補足。
2.請假兩天以下,含兩天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指導老師和培訓主任簽字后方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記兩天以上需經醫務科簽字生效。未辦請假手續而離開三天者,應上報醫務科未請假超過五天的視情節及原因給予包括終止培訓等處置。
三、業務學習
同住院醫師培訓基地要求。
主治醫師培訓計劃
1、主治醫師可獨立承擔急診的門診工作。
2、參加科內住院醫、進修醫實習醫以及繼續教育教學任務。
3、在科主任的指導下對各個專業組疾病都需要掌握并進行專業培訓必要時派送的上級醫院進修。
4、高年主治醫師應能獨立完成本專業的基本操作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展動向。
5、鼓勵參加科研和申請課題保證每年參加學術會議至少1次。
主任、副主任醫師培訓計劃
1、重點參加本專業組的日常臨床工作
2、參加病房門診管理工作
3、指派科研或臨床研究任務鼓勵申請基金課題。
4、在科主任的指導下對本專業組疾病熟練掌握并進行主治醫師的培訓。
5、根據工作需要每年安排參加學術會議2次。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 10
住院醫師培訓是培養合格醫師的必需階段。為進一步提高住院醫師培訓工作質量,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做好臨床住院醫師畢業后醫學教育工作,特結合我院實施住院醫師培訓工作以來的實踐,制定我院住院醫師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鼓勵青年醫師勤奮學習,刻苦鉆研,認真實踐,盡早成才;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高臨床技能和診治水平;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拓寬知識面,為今后發展打下扎實基礎;重視醫德醫風培養,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系統培訓,使其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臨床專業技術、醫學理論、科研、教學及組織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為醫德高尚,技術過硬,理論扎實的專業技術骨干。
二、培訓對象
1、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的住院醫師從開始臨床工作的第一年進入培訓。
2、從其他單位調入的醫師,經醫院考核后,按實際業務水平參加相應年限的住院醫師培訓。
三、培訓目標
住院醫師經過培訓,使其全面具備眼科住院醫師崗位工作的要求,達到專業技術人員任職條件所規定醫師水平。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熱愛醫院、熱愛病人、熱愛本職工作,遵紀守法,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醫院的各項法規和規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2、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尊重病人合法就醫的各項權利。
3、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熟悉有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學科知識,了解國內外本學科的新進展,并能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4、具有本學科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掌握本學科的臨床技能。
四、培訓階段
整體培訓階段分兩年進行:
臨床專業輪轉科室包括:臨床各科室、影像科、造影科、視功能檢查各科室、驗光室。畢業第一年,先在三個臨床科室各轉四個月;第二年,在影像科、造影科、視功能檢查各科室、驗光室各轉三個月。
非臨床專業輪轉科室包括:醫務處、辦公室、驗光室、門診部、各臨床科室。
培訓階段培訓分二個階段。畢業第一年,先在醫教科、辦公室各轉四個月,再在驗光室、門診部、處置室、各臨床科室各轉一個月
第一階段:輪轉參加本學科各主要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臨床工作基本訓練。第一階段為輪轉培訓階段:非臨床專業在醫務處、辦公室、驗光室然后在驗光室、處置室、B超、造影、視野、醫務科各輪轉一個月。旨在通過臨床實踐,使在醫學院校所學知識盡快轉化為獨立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該階段突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第二階段:進一步完成輪轉,在三個臨床科室各輪轉一年,夠晉升主治醫師后,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醫院的需要定科室(在輪轉期間,所轉臨床科室要求詳細記錄所寫病歷、參加手術病案號及紀律、醫德醫風等各方面在醫教科保存)。旨在為專業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五、培訓內容
包括政治思想、臨床能力、專業理論、醫療文件書寫、醫療法律法規知識等。業務培訓以科室培訓為主,專業理論、醫療法律法規知識以自學為主。
1、政治思想:熱愛祖國、熱愛醫院、熱愛病人、熱愛本職工作;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認真負責;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技術上精益求精;遵紀守法、勞動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崗;培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和優良的醫德醫風,廉潔行醫,服務態度好,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不弄虛作假;關心集體,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積極完成任務。
2、輪轉醫師須達到借助工具書可熟練地查閱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外文資料。
3、醫療法律法規知識:以自學為主,閱讀指定的法律法規知識手冊,掌握基本的醫療法律法規知識,避免醫療糾紛等的產生。
4、科研能力:積極參加科室的臨床科研活動。結合臨床工作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可撰寫一定水平的科研學術論文。
5、專業理論的培訓詳見各學科的培訓實施細則。
6、臨床能力:包括臨床實踐時間、醫療文件書寫和臨床技能等,其培訓要求詳見各學科的培訓實施細則。
六、考核內容及標準
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實行學分制管理(百分制),合格線為86分。
1、工作態度組織紀律(20分)
2、醫德醫風(20分)
3、醫療安全(10分)
4、臨床綜合能力(50分)
考核內容及標準詳見《臨床輪轉醫師考核表》。
七、輪科培訓需知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臨床住院醫生都必須按計劃輪科,必須憑由科教科開出的“轉科入科通知單”到臨床科室輪科。
2.每輪轉科室在出科前一周內由主任對住院醫生進行考核,完成考核后將《臨床輪轉醫師考核表》交至醫教科,領取下一輪轉科入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在住院醫師培養階段,我們希望每一位住院醫師努力學習,勤奮上進,認真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做一名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
【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繼續教育培訓計劃11-23
醫師培訓總結05-31
醫師的培訓總結04-13
醫師培訓總結03-05
繼續教育培訓工作計劃11-23
2017年繼續教育培訓學習計劃11-23
醫師規范培訓總結02-16
醫師培訓的個人總結01-27
教師繼續教育計劃培訓計劃11-23
繼續教育的培訓記錄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