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量化
2012年以來,**縣食品藥品監督局以大型餐館、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示范街及示范鄉鎮餐飲單位、旅游景區餐飲單位等為重點,扎實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截至目前,全縣現有餐飲服務單位169家,其中大型餐館1家,已量化評定1家,評定率100%;中型餐館25家,已量化評定25家,評定律100%;小型餐館47家,已量化評定47家;持證學校、托幼機構食堂33家,已量化評定33家,評定率100%;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7家,已量化評定7家,評定率100%;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8家,已量化評定8家,已評定律100%;其他餐飲服務單位49家,已量化評定8家。
為做好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制定印發了 《**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全面規范和推進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按照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完善措施、積極推進,確保了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一、加強宣傳培訓。
讓監管人員熟練掌握餐飲量化分級的標準、程序,讓餐飲企業了解量化分級的目的意義,順利開展量化分級管理工
作的兩大基礎性工作。我局對監管人員開展培訓,確定量化分級的各項標準和把握尺度。同時,召開餐飲企業動員培訓會,讓餐飲單位明確開展量化分級的目的、意義、實施的方法、程序以及評定的標準,開展現場觀摩講解活動。我們有序組織企業人員參訓,要求餐飲單位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員、廚師長等管理人員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集中培訓,從整體上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目前,我縣已組織餐飲管理人員培訓2期,對140多家餐飲單位290名安全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了培訓。我們還通過縣電視臺、**縣周報、政府網站等專題欄目,廣泛開展輿-論宣傳,引導消費者選擇等級高的餐飲單位就餐。由于宣傳、教育培訓到位,我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得到了廣大餐飲單位的配合和消費者的認可。
二、加強布局流程審查。
針對餐飲行業不重視流程布局設計的問題,我局將餐飲服務單位的布局流程列入到餐飲服務許可條件之一,凡新開辦或改擴建的餐飲單位,必須符合許可量化分級的要求,否則,一律不予許可。對中型以上餐飲單位和學校食堂,監管人員還提前介入,進行預防性審核。從圖紙把關到現場指導、從布局流程到設備設施,逐一進行監督指導。通過指導,中型餐飲和學校食堂等風險較高的單位,流程布局更趨于合理,許可一次通過率大幅增加。對不符合開辦學校食堂條件的,堅決不予批準。
三、加強餐飲管理制度的建設。
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實,是有效降低餐飲食品安全的風險,也是量化分級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食品原料購進驗收索證索票記錄、從業人員體檢培訓和晨檢、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重點制度,要求餐飲單位懸掛上墻。同時,為促進系列制度在餐飲服務企業有效執行,結合日常監管,對發現不執行相關制度的,責令改正。
四、加強動態監管結果公示。
照我省量化分級管理方案要求,對轄區餐飲企業實行一年1次監管,年度根據監管情況,確認年度等級(A、B、C)。建立監管信用檔案,記載監管情況。通過每次監管的量化評分,確定動態級別和臉型。動態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分別以大笑、微笑、平臉表示。我們要求餐飲企業在店堂醒目位置懸掛“六統一”公示欄,統一公示許可情況、從業人員信息、食品安全管理員、食品安全承諾書、監管部門動態監督結果(含量化等級、臉型)、餐飲安全投訴舉報電話等,接受社會監督。并建立了監管信用檔案。
五、加強與示范創建的結合。
一方面,鼓勵餐飲服務單位相對集中、經營相對規范的街道,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評分的要求,增加硬件投資,優化布局流程,規范各項管理,爭取達到年度B級以上水平,積極創建“餐飲示范一條街”。對經營規范、食品安
全狀況比較好、有一定引領作用的餐飲服務單位,評定為“餐飲安全示范店”,以此帶動餐飲業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對不符合條件的小餐飲服務單位大力開展整頓工作,督促其改善經營條件或轉行,對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然達不到許可條件的餐飲服務單位,聯合相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取締。
三、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認識轉變了觀念,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勢在必行
通過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將經常性監督管理與餐飲服務許可有機結合起來,發現了我縣餐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到了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便于在今后的監督管理工作中分清類別和監督頻率。通過量化加強監督管理,提高了餐飲業的行業自律性,調動了餐飲單位經營者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自覺爭取達到量化分級優秀水平。在行業內,比、學、趕、幫、超的氛圍逐漸形成。由于向社會公布評定結果,提高了餐飲服務單位的知名度,各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食堂主動申請爭取A級餐飲服務單位,在加強內部管理的同時,加大了對廚房建設,改造的投入,從而提高了餐飲服務行業整體水平。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量化》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增強了餐飲服務單位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
在明確餐飲單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實行等級評定和監督信息公示,促使
餐飲服務單位不斷加強管理、改善經營條件,在接受行政監督的同時,接受廣大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企業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自律意識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餐飲服務單位的主體責任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三、消費者理性消費逐步得到加強
通過報刊、電視和社區專欄的廣泛宣傳和引導,消費者尋找“笑臉”就餐的意識逐漸增加,到食品安全等級高、誠信守法意識強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的觀念正在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的氛圍正在形成。 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是強化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升餐飲服務管理水平的重要載體,是樹立監管部門良好社會形象、促進規范操作的重要舉措。通過推進量化分級管理和動態監督結果公示,有利于促進餐飲企業不斷整改規范,有利于監管部門合理分配監管力量,有利于引導消費者科學飲食、理性消費。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量化 [篇2]
為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水平,根據國家局和省局關于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要求,金湖餐飲服務監管部門以誠信經營和規范操作為重點,堅持日常監管與量化分級相結合,動態考評與年度考評相結合,全面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我縣已完成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總數393 家,其中大中型餐飲單位82戶,小型餐飲單位189戶,其他類餐飲單位68家,學校食堂54家,總體量化分級評定率達60.2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按照“誰許可、誰監管、誰分級、誰負責”的原則,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高度重視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結合金湖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細化評定內容和要求,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可操作性。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深入研究,科學分析,及時解決,確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9月份,該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進行交接,縣衛生部門及時將全縣餐飲服務量化分級有關工作臺賬移交給了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確保了該項工作的延續性。
— — 1
二、明確工作目標任務?h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結合月報制度,明確了量化分級的目標任務和序時進度。并于6月底前完成了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量化分級管理;11月底前完成了大型以上餐館、供餐人數500人以上的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連鎖企業的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在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其他類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
三、統籌日常監管工作。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充分發揮量化分級管理的抓手作用,統籌開展行政許可、專項整治、示范創建、誠信建設等餐飲安全監管工作,切實提高監管工作效率,提升監管工作水平。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利用動態等級評定,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嚴格落實整改措施,有效排除安全隱患;結合百千萬示范工程創建工作,不斷提升B級以上餐飲服務單位比例;鼓勵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實行 “五!钡瓤茖W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監管信息,根據量化等級、監督監測、行政處罰、投訴處理等情況,建立健全餐飲服務單位信用檔案,推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四、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一是加強培訓?h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通過專題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使監管人員充分認識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準確掌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評定標準和要求,統一評定尺度,熟悉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要求,積極開展自查自糾,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強化宣
— — 2
傳。結合政務公開工作,主動在部門網站上公開餐飲服務單位的年度等級等信息, 同時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了“尋找笑臉就餐”宣傳活動,使公眾進一步增強健康消費意識,主動尋找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飲食安全的良好氛圍。
今后,我們將繼續按照國家局和省、市關于加強餐飲服務量化分級工作的有關要求,堅持統一要求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全面推進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力爭超過省定的量化分級率平均60%的目標,切實落實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障全縣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量化》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金湖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 — 3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量化 [篇3]
為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水平,根據國家總局和省局關于全面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相關精神要求,我市自去年5月以來,按要求標準,分批分期從城區到鄉村在全市全面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現將今年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餐飲服務單位8721家。其中特大型29家、大型餐館186家,中型餐館1469家,小型餐館3423家,快餐店966家,小吃店1037家,飲品店204家,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007家,企事業單位食堂400家。其中,A級單位372家,B級單位2868家,C級單位3952家。
二、主要做法
1、做好審批和動態等級評定。落實并實施好年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動態等級評定,客觀評定優秀、良好、一般,并及時公示評定結果。對信譽等級降低或動態等級為一般的單位提出監督意見,限時整改。岳陽樓區在審批發證階段,堅持按
照《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的要求,嚴格審批驗收程序,做好現場檢查評價工作,針對餐飲行業不重視流程布局設計的問題,將餐飲服務單位的布局流程列入到餐飲服務許可條件之一,凡新開辦或改擴建的餐飲單位,必須符合許可量化分級的要求,否則,一律不予許可。
2、組織培訓。制定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培訓計劃,分區域對協管員、信息員及餐飲服務單位負責人進行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習。通過培訓,提高了監管人員的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餐飲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保障了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今年5月以來,平江縣已進行六場次共862人的培訓學習,并在高中學考、人大政協會議等重大活動前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3、強化宣傳。結合政務公開工作,主動在部門網站上公開餐飲服務單位的年度等級等信息, 同時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結合岳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廣泛宣傳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了“尋找笑臉就餐”宣傳活動,使公眾進一步增強健康消費意識,主動尋找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飲食安全的良好氛圍。南湖風景區美食街將所有餐飲單位的量化分級信息制作成美食地圖,張貼在戶外,讓外地游客可以通過地圖直接了解美食街餐飲單位量化等級信息,方便選取就餐
地點。
三、工作成效
1、提高認識轉變了觀念,進一步增強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的必要性。通過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將經常性監督管理與餐飲服務許可有機結合起來,發現了我市餐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到了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便于在今后的監督管理工作中分清類別和監督頻率。通過量化加強監督管理,提高了餐飲業的行業自律性,調動了餐飲單位經營者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自覺爭取達到量化分級優秀水平。在行業內,比、學、趕、幫、超的氛圍逐漸形成。由于向社會公布評定結果,提高了餐飲服務單位的知名度,各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食堂主動申請爭取A級餐飲服務單位,在加強內部管理的同時,加大了對廚房建設,改造的投入,從而提高了餐飲服務行業整體水平。
2、增強了餐飲服務單位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在明確餐飲單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實行等級評定和監督信息公示,促使餐飲服務單位不斷加強管理、改善經營條件,在接受行政監督的同時,接受廣大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企業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自律意識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餐飲服務單位的主體責任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3、消費者理性消費逐步得到加強。通過報刊、電視和社區
專欄的廣泛宣傳和引導,消費者尋找“笑臉”就餐的意識逐漸增加,到食品安全等級高、誠信守法意識強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的觀念正在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的氛圍正在形成。
四、存在問題
1、無專項工作經費。開展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項費用不在行政許可收費范圍,不得向經營戶收;政府目前沒有劃撥專項經費,財力有限,制約了此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大力推進。
2、部分小餐館、小吃店規模小,起點低,硬件設施差,業主群體特殊,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差,監管難度大,無法達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動態等級評定要求。
3、部分餐飲服務單位對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認識不足,不愿通過投入資金提質改造來提升量化等級。
五、下一步措施
1、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培訓、發放宣傳資料以及主流媒體宣傳等手段,宣傳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提高餐飲服務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引導消費者尋找笑臉就餐消費,增強公眾健康消費意識。
2、將量化分級管理工作與文明餐桌、示范店、示范食堂創建結合起來,以點帶面促提高。
3、對達不到評定要求的小餐飲店和小吃店加大監管力度,促其改善經營條件或轉行。
2017年10月22日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量化】相關文章: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11-24
餐飲監管半年工作總結11-23
小餐飲監管工作總結11-23
餐飲監管工作總結范文11-23
餐飲監管季度總結11-24
餐飲監管全年總結11-23
餐飲服務監管總結11-24
小型餐飲監管的建議08-03
餐飲安全監管工作總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