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精細化管理
一 、細化過程管理,實行目標激勵,以實現制度化、流程化、定量化為標志,以制度檢查、考核為切入點,推進精細化管理。
二、精細化管理目標
精: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優。
準:準確、準時。
細:做細,具體是把工作做細,管理做細,流程管細。
實:落實,主要體現對管理要求、制度、責任的落實。
三、主要思路
精細化管理的本質意義就在于,它是一種對戰略和目標分解細化和責任落實的過程,是讓企業的戰略規劃能有效地貫徹到每個環節并發揮作用的過程,同時也是提升企業整體執行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 決策保證
1、定位準確 導入卓越績效模式,是以提高組織經營績效,實現組織可持續發展為目的,通過系統科學的管理理論,務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進行管理改進,使組織從容應對挑戰,進入更高的發展平臺,建立持續改進和提升經營質量的優秀管理模式,加速實現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 利用卓越績效模式梳理公司企業文化和戰略,提出職能戰略,構建公司戰略績效關鍵指標體系,指導完善公司的績效評價指標。 利用卓越績效模式梳理公司企業文化和戰略,使公司的愿景、使命和發展戰略與業績評價系統具備一致性,將戰略轉變為具體的目標和評測指標,以實現公司戰略和績效的有機結合,促進公司內部之間的相互協調與配合并聚焦于戰略執行,進而驅動公司業績和行為,提高效率,提出職能戰略。
2、目標分解 通過建立一條以“5年戰略目標—3年經營規劃—年度經營計劃—月份計劃—周計劃—周督辦”為主線的戰略目標管理體系,根據戰略目標分解出策略→ 1
根據策略分解出一系列方案→分解成 執行案→分解為分工表→分解為進度表→理事,落實到崗位上。將戰 略發展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精細化管理的目標體系按管理的對象逐一分解量化為具體的數字、程序、責任,使每一項工作內容都能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準,每一個問題都有專人負責,確立每個人的工作目標。 構建公司戰略績效關鍵指標體系,完善公司的績效評價指標。
(二)規則基礎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協同和高效運行。 規則包括四個內容:流程、程序、崗位、制度。 系統化:要全面,要使做的每件事、每個崗位要做的事都有規則。細化:按手冊就能操作或者是經過簡單的訓練就可以上去,能做標準。 用魚刺圖梳理流程、程序、崗位職責,使流程、程序、崗位職責系統化和細化,達到流程系統、程序具體、崗位明晰、制度約束、 考核測評。
1、總結經驗,梳理規則(流程、程序、崗位、制度) 從班組抓起,通過開展班組建設、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員工操作法命名等方式,總結出經驗,梳理成規則。
2、流程系統 用魚刺圖梳理流程,優化流程,以信息化為手段,固化流程將管理流程納入到制度管理中去,公司發布的每一項制度都要以流程圖的形式明確規范出具體的流程。實現公司每一項主要職能,都有相應規范的流程,杜絕沒有流程的現象。 定期組織對現行的管理流程進行評價與清理,對存在的問題責成有關責任單位(部門)進行研究、整改,確保管理流程合理、精簡、效能。 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和網絡,明確各部門信息化專項管理職責和信息化管理流程。分層次、分階段開展信息化各專業系統的運行管理調研和持續改進工作。配合集團業務整合后信息化銜接及配合集團信息化項目推進落實工作。提高已建成的各子系統應用效果;適時完成與集團ERP業務管理的整合與并行;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著力做好各子系統的整合與綜合管理;減少重復建設與投資,完善并優化原有系統功能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
2
3、程序具體 健全標準、定額,完善計量手段,實現可量化。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清理完善各類標準,明確工作目標、量化標準內容,提高可操作性。制定詳細的定額標準,完善計量手段,滿足量化標準和定額管理的需要。采取問計于員工的方法,本著系統化、細化的原則,重新確認操作崗位作業標準和管理崗位工作標準,需要修訂的及時組織修訂。確認可執行的,通過推行標準化作業認真執行。
4、崗位明晰 首先,梳理適應企業發展的組織架構,根據河北鋼鐵集團整合工作安排和公司確定的機構設置,加強職責分配的研究,提出理順建議,并按公司的決定,及時完成機構職責調整工作。 其次,界定清晰各部門的職責,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有關職能劃分問題進行調研,了解有關部門、單位的意見,提出職責優化調整意見和建議,為公司決策提供參考。 第三,把各部門的職責細分到各個崗位。將職責落實情況納 入到公司基礎管理工作考核中,按照貫標體系審核的方式,對職責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抽查與考核,確保職責到位; 第四,崗位職責的確定:①相同崗位自己做(幾個同崗位的人 坐一起研究)。②關聯崗位監督做(后序崗位監督做)。③專業崗位指導做(人力資源部門提供格式、范本)。 第五,用《崗位手冊》細分梳理。
《如何做精細化管理》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5、制度約束 制度:通過激勵和約束使崗位符合流程程序的方法。 首先,通過清理制度、評價制度的有效性,重新確認制度。 其次,僵化執行。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方法,確保有效運作,建立起 “制度僵化”的“剛性”管理環境。體現“僵化”管理的特點就是執行制度無“彈性”。為了強化精細化管理的制度僵化,制定責任連帶追究制度,按“責任追究機制”追究直接責任、間接責任和連帶責任,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執行力。 第三,優化。在僵化基礎上進行優化。第四,固化。經優化后固化 企業將各業務流程控制作為全程精細化管理的切入點,再進行細化工作程序和標準,做到每項業務、每件事情的完成都要按照制度規定進行操作。在每項業務系統中制定出具體業務流程,例如,崗位固定、責任固定,以實現崗位、程序間的相互制約,按照“一個流程一個制度、一個崗位一套規定、一項任務一個手冊”的要求,著力培育精細化管理的制度意
識和素質,實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反饋、項項有考核”的局面。對造成崗位失誤失職的,按“責任責任和連帶責任。 2017年按照《規章制度管理辦法》規定,積極組織各部門、單位對到期的制度進行修訂或重新發布,以保證制度的時效性;根據公司機構職責的調整和管理的需要,督促有關責任部門及時修訂相應的制度,確保制度的適用性;按照對應管理職責必須建立相應規章制度的原則,督促責任部門或單位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規章制度能夠覆蓋所有的管理職能,實現對管理職能的有效支撐。根據公司將生產經營類制度納入體系管理和體系整合的需要,組織推進規章制度轉換體系文件工作,能夠納入體系的制度盡快進行轉換;不能納入體系的在體系之外繼續存在。根據流程化管理的需要,指導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制修訂有關制度時,以流程圖形式明確規范出相應的流程。督促各部門和單位建立并及時更新在用規章制度目錄,形成公司級,專業部室、分廠、追究機制”追究直接責任、間接科室(工段)四級管控體系,確保各項工作開展的制度依據健全。隨時關注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和事故等情況,發現制度存在的問題,督促、指導責任部門及時進行修訂完善。 將規章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到公司基礎管理工作考核中,引入貫標體系審核的思想,按照貫標體系審核的方式,對規章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抽查與考核,以提升制度的執行力,杜絕有章不循,制度落實不到位,只有空架子現象。
6、考核測評(考核評價體系)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建立完善從公司、單位、工段、班組到個人的五級考核體系,逐級進行全方位評價,考核結果直接與單位、個人的工資收入掛鉤,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和規則要求落到實處。 評價方法: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應用體系方法,逐級組織管理內審。 采取全方位評價,即:上級評、下屬評、平級評、自評!翱v向評價” “橫向評價” “點到面評價” 首先,對公司自評。引用卓越績效評價系統,對公司績效自評。通過對關鍵績效指標和企業績效結果影響力的測評,實現組織持續改進,最大限度保證評價的客觀、公正、全面。 其次,對各部門各單位、工段、班組評價。應用體系管理評審方法,對
各部門各單位、工段、班組按照經濟責任制,實行按月考核評價。 第三,對崗位個人評價。依據標準、制度對崗位個人評價進行評價。 7、建立激勵機制,調動職工積極性 有了系統的、規范的、科學的制度和標準,制訂了相應的《考核辦法》,考核結果應用是最重要一個環節:獎罰分明,嚴肅認真,以考核促管理,以考核促執行,考核結果與員工獎勵、任用掛鉤,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
(三)、訓練方法
1、意識養成(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 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精細化管理的豐富內涵,做到在思想上重視、認識上提高、行動上統一、工作上積極。公司組織系統學習精細化管理知識,聘請國家知名專家講課。其次,購買光盤書籍,利用內網、報紙、板報等宣傳工具,深入宣傳精細化管理知識。使“精細化管理”的內容被各級領導和全員接受、認同,每一名員工都能夠立足于本職工作,把精細化管理理念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從而獲得管理成效。 目前,最重要意識有三種: ①規則意識。現在企業習慣是領導怎么說的,逐漸養成 規則是怎么寫的,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②服從意識。不找借口。 ③團隊意識。
2、科學培訓(開展全員培訓,全面提升素質) 公司依據《職工培訓計劃綱要》編制《年度職工培訓計劃和大學生需求計劃》,開展全員培訓,實施全面提升素質工程,為建設世界一流釩鈦鋼鐵企業奠定人才基礎。針對生產崗位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兼工作業”培訓,旨在提高專業技能。對新入廠人員進行崗前適應性培訓。按照崗位要求,使配備人員能夠滿足崗位需要。對管理人員進行制度培訓,以便能夠更好地落實制度。
《如何做精細化管理》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傳幫帶組織 繼續推行師-父帶徒弟的方法。
四、精細化推進路線
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簡單的事情——————〉流程化
流程化事情——————〉定量化
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五、精細化管理的8個基本方法
(1)細化。包括橫向細化、縱向細化、銜接細化、責任細化。
(2)量化。量化是細化的深入,是更精確的細化。
(3)流程化。建立工作流程,不斷地改進優化流程。
(4)標準化。以系統的標準為依據,防止粗放作業。
(5)協同化。強調各部門、各環節、各成員、各個工作單元之間要良好地銜接配合,協同運作,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
(6)經濟化。以盡量少的消耗去獲取盡量多的產出效果。
(7)實證化。求真務實,做深入的調查研究,以獲得準確的信息。
(8)精益化。不斷優化,持續改進,精益求精
六、成立組織 總結表彰
為把精細化管理持久地融入各項企業管理中,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主管企管的副總、主管考核的副總為副組長的領導機構,并與績效考核緊密結合,建立長效機制。公司制定精細化管理考核評比細則,每季度對各單位、部室的精細化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和評價考核,按體系內審的方法推進內部審核,在適當時間召開精細化管理工作總結表彰會,對實施精細化管理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彰。
如何做精細化管理 [篇2]
做好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 項目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是專業人才,項目若想達到或實現預期利潤目標,要通過生產的各個環節控制、銜接,直至產品的完成交給顧客,這個實施過程與事先計劃的誤差或偏差越小,則證明預先制訂的生產計劃的可實施性越強,與實際情況越相符,反之則相反,偏離值就越大,即生產計劃不具備指導生產的可操作性,也就不能順利的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
我個人理解的精細化,就是專業精通、過程細致、認真,要想作好一件事情,專業是基本,認真細致是態度,專注是一種精神,所以專業水平高、用心、認真的去做產品,這樣完成的產品才是質量有保障的,符合顧客需求的。那么要做到精細化,基礎工作就是我們要有能進行精細化操作的專業人員,有了專業人員,將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編制成相對固定的程序,然后按照程序要求的步驟去操作、控制,即可達到預期目標。計算機之所以速度快、效率高,就是因為他所執行的諸多命令都是事先為達到何種結果而編制好的不同程序單元,只要順利進入程序單元起點,即可達到預期的結果,實際當中就能完成顧客的產品。所以說,實施精細化的管理核心還是專業人才,制定、編制實施工精細化的專業程序。
二、 精細化管理是項目管理的縱向提升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以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體現著科學管理的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
第一個層次是管理的基本要求,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行業標準的規定,符合行業規范的規定,都是實現規范化管理的基礎。第二個層
次是第一個層次的提高,是在項目管理走上規范運行的軌道后新的管理提升,在規范的基礎上突出專業,突出品質量,最終通過產品品質反饋確立項目管理水平,顧客認可了你的產品,也就認可了你的管理,管理提升目標也就實現了。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的突出,項目發展到一定程度,運行也規范起來,過程也實現了精細化,那接下來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突出產品或服務的個性化, 通俗一點說就是品牌文化,別人無的我有,別人有的我優,別人優的我精。把產品或服務的品牌個性化的突出表現出來。我們現實中感覺到的就是哪家的產品質量過硬,哪家產品的售后服務到位,成為顧客選擇產品或服務的重要指標。所以說,管理的精細化目標實現,筑就的是管理品牌,通過管理的結果即產品質量或服務反映出來。
三、 實施精細化管理必要性
隨著工程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技術日趨復雜,市場竟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透明,顧客要求不斷提高,所有這些,都對項目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占有市場、保有市場、擴大市場,增加利潤,都是項目管理者要解決的問題。對建筑業來說,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建筑行業,標的多數處于開放的環境中,鐵路項目和公路項目更為突出,管理跨度大相對工廠化施工是最突出的不同之處。開放的管理環境,跑、冒、滴、漏的空間相對要大的多,如何在這樣的管理環境中實現項目的管理目標,答案就是實行精細化管理,預先對可能出現利潤跑、冒、滴、漏的環節、節點制定預防措施,做到事前控制。利潤來源的每個毛細血管控制住了,動脈血管的利潤就能最終體現出來。所以說,實行項目精細化管理,就是事先策劃、過程控制、結果考核、總結評價,每一個工序單元都是按這樣一個循環來控制,精細化管理的總體目標即可得以實現。所以,項目實施精細化管理是企
業增強市場竟爭力的內部手段,是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必經過程,是通過管理提升確保企業利潤的必經之路。
四、 如何落實精細化管理
1.項目實施遵守的規范和可行的制度;
2.項目單元、分項目標任務的具體分解;
3.項目切實可行總目標程控制序及分項實施控制程序;
4.項目管理者擁有堅韌不拔執行力的人員;這是實施工精細化管理的必備條件;
5.項目管理者具有過程監控、糾偏的控制能力;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6.項目管理者具有組織對管理考核、評價、總結、提升的能力。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
實施精細化管理是項目發展的需要,是市場竟爭的結果,對項目來說,落實好精細化管理,把項目做好、做精、要以項目促進企業具有強大的市場竟爭力和占有率,促進企業穩步發展。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就是把握好產品、服務的特性和本質,處理好質量、服務零缺陷之間的關系。
精細化管理是項目完整實施體系中的一個環節,牽動并修改相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整合全部體系,實現精細化管理在項目發展中的功能和作用,體現“精細”的境界和效果。
堅決擁護股份公司推行工程項目實施精細化管理。期盼早日分享精細化管理帶來的豐碩回報。
【如何做精細化管理】相關文章:
如何做好精細化管理11-24
如何做好精細化管理推進工作11-24
校長在學校管理中應如何做到精細化管理11-24
如何做好學校后勤的安全精細化管理工作11-24
精細化管理的總結11-24
精細化管理的心得11-24
精細化管理 方案11-24
精選精細化管理總結11-24
精細化管理 總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