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語文組備考總結
高考備考靠的是集體智慧,我校高考語文連續6年全省第一,是校領導的決策得當,所有高三語文老師榮譽驅動的結果,總結上屆語文組備考經驗,有以下幾點:
一、計劃周詳,循序漸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八月份一進入高三,備課組就開始制定計劃,基本思路是上學期完成板塊的第一輪復習,下學期綜合訓練,規范指導!
第一輪復習中我們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文,統一周練。
同時強化各個知識點。如成語、病句、古文和古詩詞鑒賞這幾個基礎知識考點的復習。作文訓練兩周一次,每次統一印刷,內容各有側重點。早讀穿插必備篇目,在時間上見縫插針。
二、科學命題,及時總結
高三備課組非常重視周練和月考,分出題組和審題組,全員參與,出題每周固定兩人,一老一新,以老帶新,外加一審題人,把握方向。周練及考試不求多,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精,要有針對性,要能落實板塊復習要求。
每次月考后集體備課,做到題題有人講解分析,針對學生考卷出現的問題及時糾錯,說規范,講方法,作文批改組推選一人講作文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一一說來,同時將考試發現的好的作文印發各班統一學習。使得語文的講評是學生最能提高的途徑。
三、善用權利,引領重視
高三的語文月考成績向來是血淋淋的,我們不惜用手中的分數權利一路殺來,不按規矩,不照要求的,格殺勿論,毫不留情!所以在學生看到語文成績的觸目驚心中,使之動心忍性,然后真的增益了其所不能。由此換來的清澈澈、規范范的語文試卷,永遠成為僑中語文制勝的法寶。
四、運用智慧,穩扎穩打
復習備考是要有智慧的,有重點的,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以全和穩為主,把重點用在文言文復習和古詩鑒賞上,文言文是最容易拿分的,復習時間為兩個月,月考必考,古詩鑒賞是最有方可尋的,重在分類講方法上,也是月考必考,作文教學一考一新,全面復習,比如今年高考的社會熱點類話題,我們平時都有練習,所以學生就不會慌亂,無從下手。熱點其他的板塊復習到哪里,就增多題量;第二學期主要要選擇題分,從規范上要成績,作文訓練從審題上要保底分,從形式上要高分。
這里值得一說的是在最后的復習中老師更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熱點,試著去猜題押寶,比如今年的熱點話題和語文表達運用最靈活的16題,長句變短句的,今年考試之前我都有猜到,感覺很是奇妙,也是積淀和經驗的體現。
五、訓練到位,規范到心
我們語文的課堂訓練是每道題掐著時間來的,學生在訓練過程時間的把握也是我們后期訓練的一個要素,還有不讓一分流失也是我們經常灌輸給學生的理念,所以64篇背誦僑中學生大都滾瓜爛熟,還有在訓練中我們吧每一題的規范答題方法交給學生,使得學生有法可依,也是我們這兩年8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一直領先的原因。
六、培優補差,各個擊破
年級的培優補差工作有序的安排也讓優秀學生的語文成績有所提高,所以應該發揚光大。
下面直面問題,期待提高:
從學生角度:
1、時間緊,任務重。學生高一高二基礎很不牢固,造成高三任務相當緊張。
2、學生學習語文重視不夠,對差學科的關注度欠缺。
從老師角度:
1. 個別老師課堂效率不高,造成班級差距增大。
許多老師不會利用課上主陣地,利用好自己,把教學任務盡量在上課完成,這是亟待提高的素質問題。
2、個別老師監督不嚴,對差生的關注度不夠,造成低分學生太多。
依據學生情況,指導學生如何學習語文,如何應對語文高考是當務之急。所以了解學情很重要。
高三語文組備考總結 [篇2]
2017年高考,我校成績喜人,語文科尤為突出,平均分96.69分,其中130分以上2人,120分22人,林佳同學以135分勇奪茂名市語文單科第一名。這些讓我們高三語文教師既感到高興,作為中學課程中的第一大學科,為我校2017年高考輝煌的成績,涂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同時,但我們也倍感壓力,2011年高考如影隨形,對我們明年的備考工作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總結這一年的工作,歸納起來,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關懷重視,離不開林佳同學的勤奮拼搏,更離不開科組老師的精誠合作。
一、學校領導的關懷重視
黃岐校長雖然任教高三數學,但是對高三語文學科的備考,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高三語文科組備課會議,黃校長經常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他不但耐心聽取我們的教學計劃、教學思路等,還給我們明確奮斗目標,他說,我校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閱讀量少,見識不廣,知識面窄,語文水平普遍不高,尖子不多,今后我們應想盡辦法,緊扣高考考點,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抓實抓細,既要提高學生語文的整體水平,也要培養出尖子。校長的關懷,給我們以無形的壓力,更給我們以無窮的動力。
《高三語文組備考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教務處余維霖主任、教研室黃世雄主任,多次參與語文科的備課活動,對語文的備考工作提出很多有效的建議。
二、科學的備考策略
1、制定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為語文學科教學指明方向。
為了盡快使高三年級的語文教學走上正規化、常規化、科學化,高三級語文組走在時間的前面,早在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我們就在思想和行動上提前進入了高三。我們從官橋中學全體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成績、學習行為、學習習慣的實際出發,摸索一套適合我們教育對象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高考中的語文成績有切實提高的指導思想。在高三備考目標方面,我們語文科組在課堂教學、課程改革中,努力提高課堂效益,爭取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向閱讀、作文教學方面有所突破,形成適合官橋中學實際的語文教學特色,提高自己的平均分和培養優秀學生。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語文科更強調-教師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以及薄弱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在教學計劃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資料統一的前提下,號召各位老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千方百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了高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2、統一運行機制,為提高教學效益提供保證
我們始終認為語文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根據各班的情況,具體組織語文教學,開展教育教學的良性競爭。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統籌高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具體落實語文備課組的各項要求和措施,落實輔導資料的征訂、練習題及考試試題的命題和印刷。
三、團結合作、勤奮拼搏的科任教師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我們深知團結合作的力量。因此,我們采取集體備課、講義式教學的模式。每周,高三級語文教師至少召開一次集體備課會議。會前,要求教師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書等形式,搜集與本次備課有關的內容;會上,大家暢所欲言,討論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難問題等,根據考點要求,寫出講義的大體內容,即講義的初稿;會后,教師在講義初稿的基礎上,根據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的教學風格等編寫最終講義,然后印發給學生,教師根據講義上課。我們編的講義,面向中等層次學生,也有幾道難度稍大的題目,以滿足尖子生的需要。
這種教學模式,既發揮了科組教師的集體力量,也體現了教師的個人風格;既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的整體水平,也有利于尖子生的培養。
四、獨特而有效的考試輔導
在復習思路上,我們以《名師面對面》這本書為主線,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編印講義,穿插專項過關、綜合試題、作文訓練。具體的做法:
1.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以專題復習為主,每周進行1次周測;第二輪復習以“訓練+講評+查補”為主。
2.以《名師面對面》的各個“專題”為教學實施單位。教師課前明確具體“專題”的要求,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勾劃重點,在系統掌握各“專題”的知識內容和做題技巧以后,組織學生做該專題的配套訓練,教師答疑。
3.每個專題進行完以后,科組都組織該專題的過關考試,力求夯實學生掌握該專題的基礎。單元過關試題如果有現成的套題,我們就印現成的套題。沒有現成的套題,我們就自己組織編寫。
4.每兩周進行一次作文訓練。我們成立了專門研究作文備考的研究小組,由鐘成偉副主任領頭,李觀進老師、王瑜老師、吳海榮老師等為成員,指導教師形成作文訓練序列,利用一定的時間,分步驟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重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作文訓練。
5.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講評,擯棄單一的對答案式的講評,高三的講評環節很多,讓講評課真正解決學生的問題,使之有所提高。
6.科組每兩周進行一次綜合試題訓練。一般情況下,這種綜合訓練控制在一個月2次。
7.科組有計劃地為學生印發詩歌鑒賞、古文、時文等閱讀材料,以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時文是從《中國青年報》《讀者》、新華網、人民網等權威媒體選取,古文、詩歌鑒賞從歷年的試卷上選取比較適用文段。
五、精心指導,培植尖子生
“天才出于勤奮。”尖子生的產生,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正是這樣,教育界就有了這樣一種說法“高徒造就名師”。尖子生的出現,除了與學生本人的素質有關外,還需要老師的悉心培養。在我校進行第一次統測之后,便根據學生的平時情況和這次統測的成績,每班確定若干名尖子生培養對象。平時經常與他們談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熱愛語文。上課多提問他們,特別是難度較大的問題。每次測試過后,分別把他們叫到級室,分析他們的考卷,指出他們的存在問題、可發展的空間等,讓他們每一次測試都有一次感悟,一次收獲。另外,適當提高對他們的要求,增加他們的訓練量,讓他們不斷地提高,在考試中感到游刃有余。
《高三語文組備考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語文教學是一門基礎的學問,需要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探索。我們相信,在教育局教研室領導的指導之下,明年高考,我們的語文必將取得更好的成績。
高三語文組備考總結 [篇3]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三文科1班、2班語文教學工作,在領導的關懷指導下,經過努力,我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就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確保教學對路
本學期是我連續第三年擔任高三教學工作,我在總結前幾年高考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新一輪課程改革相關資料,深入領會新一輪課改精神,爭取把新一輪課改教學、考查要求落實在復習備考中。同時,整理歸納2017年全國各地高考卷,精心選題,準備資料,確保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教學工作踏實對路。
二、了解現狀,摸清學情,力爭把目標落到實處。
由于初次接觸所任教的兩個班級,對學生情況不熟悉,每次考試之后,我都認真分析,找出薄弱環節,與學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與學雙方存在的問題。我發現學生的失分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基礎知識的3-4題、文言文翻譯、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中的主觀題,還有作文。教師方面存在的失誤主要是訓練不扎實,有時過高地估計學生的能力,貪多求快,有時點撥不到位,沒有重錘敲打,學生的印象不深。針對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注重過程管理,從四個方面落實教學任務:
1、細化內容。化虛為實,化大為小,每節課要求學生干什么,都有明確的目標,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認真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力爭把目標落到實處;
2、序化訓練。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練習上做到訓練有序,合理安排各個考點的訓練思路、訓練內容,做到層層深入,不斷推進,反復強化;
3、量化分析,對平時的每次練習、考試,我們都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認真統計分析每個學生答題情況,找出學生學習中的“軟肋”,確定下一步的教學思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4、深化輔導,課后輔導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一環,尤其對后進生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我針對學生的學情,采取“盯”的戰術,主動找學生交流,把工作做到學生心里,把學習任務落到實處。
三、想方設法,狠抓薄弱環節。
1、基礎知識的復習注意長短線結合,對字音、字形、詞語、病句等內容在第一輪復習之后,穿插在下面各專題的復習中,進行不間斷的訓練,反復抓,抓反復。在穿插復習的過程中注意精選題目,做到短平快,盡量不影響專題復習的正常進行。
2、復習文言文,我把學過的課文重新編排,圈出重點詞句,要求學生認真地填寫一遍,讓學生利用熟悉的知識積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養文言文的語感;師生共同歸納大綱要求掌握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精選幾十篇淺顯有趣的文言文給學生閱讀翻譯;把大綱規定背誦的文言文和詩歌歸攏在一起,印發給學生。
3、對詩歌鑒賞,我分三步進行復習:(1)進行題型示例,精選出詩、詞、曲鑒賞題作為例子,讓學生對這類題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消除其神秘感。(2)把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表現手法等整理出來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領悟詩歌中的意象,體會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現手法。(3)歸納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理清鑒賞思路,注意答題的針對性和完整性。
4、努力創設語文學習氛圍,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讀寫能力。(1)要求學生堅持閱讀課外讀物,推薦《讀者》、《小小說》、《溫州日報》等刊物雜志。(2)要求學生堅持寫周記,利用周記進行練筆、積累材料。(3)注重作文實戰訓練,認真選題,在審題立意、謀篇布局、表達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導,在卷面、書寫、標點等方面嚴格要求。
四、關注高考動態,廣羅有效信息。
不能只是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因此我們非常重視信息的搜集,經常利用手頭上的報刊,學校的電腦網絡以及各地發來的資料,進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同時還與兄弟學校保持聯系,及時溝通,共同探討,不放過一條有價值的信息,讓有效信息能為教學服務。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在學校領導英明領導和支持鼓勵下,我將不斷鞭策自己,繼續扎扎實實干好本職工作,力爭使語文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高三語文組備考總結】相關文章:
高三政治組備考總結11-24
高三語文復習備考總結11-24
高三化學組備考計劃11-24
高三文綜組備考計劃11-24
高三語文備考計劃安排11-24
高三語文備考復課計劃11-24
gs高三語文備考方案11-24
2016高三語文備考計劃11-24
高三化學備考總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