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小考備考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考數學備考計劃
一、指導思想
落實小考備考會議精神和要求,認真組織有計劃、有效率的復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圓滿完成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任務,順利升入高一級學校,充分做好小學畢業升學考試的準備。
二、基本情況
本班有學生22人 ,優生有10人,占總人數的50%左右,差生有9人,占總人數的40%左右。學習優秀的學生愛學習,勤動腦和手,自覺性強,善于積累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學困生學習基礎較差,所占的的人數比例較大,其接受知識能力低,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和習慣也不好,自覺性不強,在學習上處于被動。
三、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的任務:
從小學畢業總復習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它的任務概括為以下幾點: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小學畢業復習是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初步的
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四、總復習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系統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3、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5、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不復雜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復習措施:
1、在復習分塊章節中,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理解上進行記憶。比如:基礎概念、法則、性質、公式這類。在課堂上在系統復習中糾正學生的
錯誤,同時防止學生機械地背誦;但是對于計量單位要求學生在記憶時,比較相對的單位,理順關系。
2、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緊抓學生的能力。
(1)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面,重點在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既要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又要培養學生善于利用簡便方法計算。利用自習與課后輔導時間對學生進行多次的過關練習;
(2)在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上,多利用實物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利用習題類型的衍射性指導學生學習;
(3)應用題中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尋求合理的簡便的方法,練講結合,歸納總結,嚴抓落實;
(4)其它的在復習過程中穿插進行,以學生的不同情況作出具體要求。
3、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啟發,加強導優輔差。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盡量跟上復習進度,同時開“小灶”利用課間與課后時間,按最低的要求進行輔導。而對于能力較強,程度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看多想多做,老師隨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
4、在復習期間,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復習,學會系統化的歸納和整理,對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5、在復習當中,對學生的掌握情況要及時做到心中有數,認真地與學生進行反饋交流,以期達到復習目標。
六、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過程的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班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學生普遍基礎很差,底子薄,習慣也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多學生對學習都抱有無所謂的態度,懶惰成性,加上不少家長也疲于養家糊口,根本就沒心思管教孩子,也沒能力輔導孩子在家的學習,不少學生連最根本的知識都沒掌握更別說具有那些解題能力、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了,另外還有部分態度稍微好點,但是基礎差學習起來有所困難的學生,學生缺少優生,所以在大力補差加強日常訓練的同時還需要培優。
小考數學備考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落實小考備考會議精神和要求,認真組織有計劃的、有效率的復習,使每一個學生能圓滿完成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任務,順序升入高一級學校,充分做好迎接縣畢業班教學質量調研和小學畢業升考試的準備。
《小考數學備考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基本情況
本年級有學生 人 ,優生 人,占總人數的 % ,學習成績良好的 人,占全年級人數的 %,成績一般的 人,約占全年級人數的 %,學困生 人,約占全年級人數的 %。學習優秀和良好的學生愛學習,勤動腦和手,自覺性強,善于積累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困生學習基礎較差,所占的的人數比例較大,其接受知識能力低,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和習慣也不好,自覺性不強,在學習上處于被動。
三、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的任務:
從小學畢業總復習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它的任務概括為以下幾點: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小學畢業復習是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結合我校小學實際,大多采取小循環教學,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畢業復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上掌握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四、總復習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
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3、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5、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不復雜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復習措施:
1、在復習分塊章節中,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理解上進行記憶。比如:基礎概念、法則、性質、公式這類。在課堂上在系統復習中糾正學生的錯誤,同時防止學生機械地背誦;但是對于計量單位要求學生在記憶時,比較相對的單位,理順關系。
2、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緊抓學生的能力。(1)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面,重地在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既要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又要培養學生善于利用簡便方法計算。利用自習與課后輔導時間對學生進行多次的過關練習;(2)在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上,多利用實物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利用習題類型的衍射性指導學生學習;(3)應用題中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尋求合理的簡便的方法,練講結合,歸納總結,抓訂正抓落實;(4)其它的在復習過程中穿插進行,以學生的不同情況作出具體要求。
3、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啟發,加強導優輔差。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盡量跟上復習進度,同時開“小灶”利用課間與課后時間,按最低的要求進行輔導。而對于能力較強,程度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看多想多做,老師隨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
4、在復習期間,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復習,學習系統化的歸納和整理,對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5、在復習當中,對學生的掌握情況要及時做到心中有數,認真地與學生進
行反饋交流。以期達到復習目標。
六、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過程的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班級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學生普遍基礎很差,底子薄,習慣也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多學生對學習都抱有無所謂的態度,懶惰成性,加上不少家長也疲于養家糊口,根本就沒心思管教孩子,也沒能力輔導孩子在家的學習,不少學生連最根本的知識都沒掌握更別說具有那些解題能力、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了,另外還有部分態度稍微好點,但是基礎差學習起來有所困難的學生,學生缺少優生,所以在大力補差加強日常訓練的同時還需要培優。結合實際情況,從5月7日進入總復習階段,復習過程安排大致如下:
《小考數學備考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第一階段:第六單元綜合復習,5月7日—6月3日
1、數與代數(5月7日—5月13日)
2、空間與圖形(5月14—5月20日)
3、統計與概率(5月21日-5月27日)
4、綜合應用(5月28日-6月3日)
第二階段:分類復習。(6月4日--6月29日)
此階段復習重點分為八部分。
(一)、數和數的運算 (6月4日—6月6日)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1、系統地整理有關數的內容,建立概念體系,加強概念的理解,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等知識點。
2、溝通內容間的聯系,促進整體感知,包括“分數、小數的性質”、“整除的概念比較”。
3、全面概念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4、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
運算”。
5、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綜合計算能力。
除了整體布置的每日課外兩練(上午到校上課前兩到4道計算題,下午到校上課前3到5分鐘的口算訓練>,每天都找時間一對一的輔差,通過最基本的知識輔差,讓差生有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狠抓落實,爭取把計算都弄過關。
(二)、代數的初步知識(6月7日—6月10日)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統知識、加強聯系,包括“字母表示數”、“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識點。
2、 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除了常規的日常訓練外,也要每天督促和輔導差生,爭取每人都會解方程。
(三)、應用題 (6月11—6月14日)
這節重點應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1、簡單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2、復合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4、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5、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6、應用題的綜合訓練。
應用題是這屆學生最差的一個環節,缺乏審題的能力和解題的技能。要著重給學生講解審題和解題的方法及強調需要注意的地方。對優生,著重啟發引導提高解題方法和技能,對差生,著重基本簡單的應用題的過關即可,以免難題會打擊他們的信心和興趣。
(四)、量的計量( 6月15日—6月17日)。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1、整理量的計量知識結構,包括“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重量與時間單位”。
2、鞏固計量單位,強化實際觀念,包括“名數的改寫”。
3、綜合訓練與應用。
這一環節也有很多同學掌握的不牢固,需加強訓練,差生也需每天落實一對一輔差。
(五)、幾何初步知識 (6月18日—6月22日)。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1、強化概念理解和系統化,包括“平面圖形的特征”、“立體圖形的特征”。
2、準確把握圖形特征,加強對比分析,揭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包括“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加強對公式的應用,提高掌握計算方法。能實現周長、面積、體積的正確計算。
4、整體感知、實際應用。
學生的空間想象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多讓學生觀察實物并自己動手制作,推導相關的計算公式,加深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并加強訓練應用。對差生公式的理解和記憶更是要落到實處,一一把關。
(六)、簡單的統計(6月23日—6月24日)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求平均數的方法。
2、加深統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包括“統計表”、“統計圖”。
3、進一步對圖表分析和回答問題,包括填圖和根據圖表回答問題。
學生描述的能力都很差,分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欠缺,平時要嚴格要求,規范作答一定要完整,語句要通順,強調分析問題要注意結合實際。
(七)、綜合檢測(6月25日—6月27日):收集近幾年的畢業會考題,查閱資料,網上下載,制作綜合試卷,檢查復習效果,同時查漏補缺,改進復習方法。
(八)、6月28日—6月29日,自由復習,輕松迎考。
小考數學備考計劃 [篇3]
一.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的指導思想:
落實小考備考會議精神和要求,認真組織有計劃的、有效率的復習,使每一個班的學生能圓滿完成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任務,順序升入高一級學校,充分做好迎接區畢業班教學質量調研和小學畢業升考試的準備。
二.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的任務:
從小學畢業總復習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它的任務概括為以下幾點: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小學畢業復習是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結合我校小學實際,大多采取小循環教學,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畢業復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上掌握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三.總復習的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 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3、 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 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5、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不復雜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復習措施:
1、 在復習分塊章節中,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理解上進行記憶。比如:基礎概念、法則、性質、公式這類。在課堂上在系統復習中糾正學生的錯誤,同時防止學生機械地背誦;但是對于計量單位要求學生在記憶時,比較相對的單位,理順關系。
2、 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緊抓學生的能力。(1)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面,重地在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既要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又要培養學生善于利用簡便方法計算。利用自習與課后輔導時間對學生進行多次的過關練習;(2)在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上,多利用實物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利用習題類型的衍射性指導學生學習;(3)應用題中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尋求合理的簡便的方法,練講結合,歸納總結,抓訂正抓落實;(4)其它的在復習過程中穿插進行,以學生的不同情況作出具體要求。
3、 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啟發,加強導優輔差。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盡量跟上復習進度,同時開“小灶”利用課間與課后時間,按最低的要求進行輔導。而對于能力較強,程度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看多想多做,老師隨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
4、 在復習期間,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復習,學習系統化的歸納和整理,對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5、 在復習當中,對學生的掌握情況要及時做到心中有數,認真地與學生進行反饋交流。以期達到復習目標。
五.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過程的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班級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我于上學期才接手的這屆六年級,通過一學期的了解,發現這屆兩個班的學生普遍基礎很差,底子薄,習慣也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多學生對學習都抱有無所謂的態度,懶惰成性,加上不少家長也疲于養家糊口,根本就沒心思管教孩子,也沒能力輔導孩子在家的學習(大部分家長都是外來務工者),不少學生連最根本的知識都沒掌握更別說具有那些解題能力、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了,類似的學生如:譚翰林、王亮、范永卿、史昌海、陳濤、任永杰、陳劍鋒、林仁杰、肖云峰、梁文智、熊子康、梁海濤等,這些都是基礎差而且懶惰成性的,另外還有部分態度稍微好點,但是基礎差學習起來有所困難的學生,而且這屆學生缺少優生,所以在大力補差加強日常訓練的同時還需要培優。結合我所帶2個班的實際情況,從4月6日進入總復習階段,復習過程安排大致如下:
(一)、數和數的運算 (4月6日—4月11日)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1、 系統地整理有關數的內容,建立概念體系,加強概念的理解(2課時),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等知識點。
2、 溝通內容間的聯系,促進整體感知(2課時),包括“分數、小數的性質”、“整除的概念比較”。
3、 全面概念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3課時),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4、 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4課時),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5、 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綜合計算能力。
除了整體布置的每日課外兩練<下午到校上課前兩到4道計算題,夕會課3到5分鐘的口算訓練>,每天都找時間一對一的輔差,通過最基本的知識輔差,讓差生有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狠抓落實,爭取把計算都弄過關。
(二)、代數的初步知識(4月12日—4月19日)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 形成系統知識、加強聯系(3課時),包括“字母表示數”、“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識點。
2、 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3課時),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課時),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除了常規的日常訓練外,也要每天督促和輔導差生,爭取每人都會解方程。
(三)、應用題 (4月20日—5月7日)
這節重點應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1、 簡單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3課時)。
2、 復合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6課時)。
3、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5課時)。
4、 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8課時)。
5、 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3課時)。
6、 應用題的綜合訓練。
應用題是這屆學生最差的一個環節,缺乏審題的能力和解題的技能。要著重給學生講解審題和解題的方法及強調需要注意的地方。對優生,著重啟發引導提高解題方法和技能,對差生,著重基本簡單的應用題的過關即可,以免難題會打擊他們的信心和興趣。
(四)、量的計量( 5月8日—5月13日)。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1、 整理量的計量知識結構(2課時),包括“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重量與時間單位”。
2、 鞏固計量單位,強化實際觀念(4課時),包括“名數的改寫”。
3、 綜合訓練與應用。
這一環節也有很多同學掌握的不牢固,需加強訓練,差生也需每天落實一對一輔差。
(五)、幾何初步知識 (5月14日—5月24日)。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1、 強化概念理解和系統化(2課時),包括“平面圖形的特征”、“立體圖形的特征”。
2、 準確把握圖形特征,加強對比分析,揭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4課時),包括“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 加強對公式的應用,提高掌握計算方法(5課時)。能實現周長、面積、體積的正確計算。
4、 整體感知、實際應用。
學生的空間想象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多讓學生觀察實物并自己動手制作,推導相關的計算公式,加深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并加強訓練應用。對差生公式的理解和記憶更是要落到實處,一一把關。
(六)、簡單的統計(5月25日—5月31日)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 求平均數的方法(1課時)。
2、 加深統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3課時),包括“統計表”、“統計圖”。
3、 進一步對圖表分析和回答問題(2課時),包括填圖和根據圖表回答問題。 學生描述的能力都很差,分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欠缺,平時要嚴格要求,規范作答一定要完整,語句要通順,強調分析問題要注意結合實際。
(七)、綜合復習、三次模擬考試(6月1日—6月18日)
【小考數學備考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小考備考計劃12-31
小考數學備考方案11-24
小考語文備考計劃11-24
英語小考備考計劃11-24
學校小考備考計劃11-24
2016小考語文備考計劃12-31
小考語文備考計劃方案11-24
小考備考工作計劃11-24
2016小考備考科學計劃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