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12-31 19:34:18 退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摘 要:在人口老齡化加速,退休人員不斷增多的背景下,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金支付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危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在2004年提出了“推遲退休年齡”的想法。2012年6月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在回復網友提問時又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必然趨勢。本文將總結各方對推遲退休年齡的觀點,探討在老齡化加速和各方訴求不同狀況下,可嘗試的改革措施。

關于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改革退休制度;延遲退休年齡;彈性退休制度

一、現行退休政策

我國現行的對職工退休年齡的規定仍是上世紀50年代基于當時的低預期壽命制定的:男性60歲,女干部55歲,女工人50歲退休,特殊工種可以提前5年退休。

從建國開始,我國便實行的是“雙軌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質的退休職員實行不同的養老金制度: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退休實行由財政統一支付的退休養老金制度;企業職工則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自1992年國企改革倒逼養老金制度改革開始,養老金制度一直在逐漸改革,卻始終未能面對、觸動最根本的問題。

二、推遲退休年齡提出的背景

延長退休年齡的考慮我國現階段的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產物。我國在建國初期,即上世紀50年代初,男性的預期壽命為40歲,而女性為42.3歲,人口的平均壽命較低。發展到現在,由于醫療衛生狀況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預期壽命已經提高到了70多歲。自從1999年中國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后,發展速度十分迅速,態勢十分嚴峻。截至2012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占總人口的14.3%。人口老齡化是一個關系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問題,涉及社會經濟、家庭生活以及個人生命周期的各個方面。

在社會經濟方面,尤其對社會保障的影響上很明顯,例如由于人口老齡化導致社會保障支出快速膨脹,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的快速增加。從城鎮的養老保險來看,現在的比例是,6個在職人員養1個退休人員。在人口老齡化加速,退休人員不斷增多的背景下,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金支付壓力越來越大,當期征收的養老保險費和所需支付的養老金存在一定缺口。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危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在2004年提出了“推遲退休年齡”的想法。

三、推遲退休年齡的各方觀點

對于當前是否應該延長退休年齡,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關,因此各種觀點都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觀層面的個體因素,包括個人的職業、社會地位、受教育水平、收入、家庭負擔,以及心理特質和偏好等。

1.從職業的特點來看

目前,比較贊成延長退休年齡的是公務員、教師、科研工作者、醫生等腦力從事者。比如高校教授,按照我國的規定是教授60歲退休,女教授可以55歲退休,但50~70歲正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開始出成果的時候,國家培養一個高級知識分子要投入很多資本,從投入至產出比來看也是對中國資源的一個極大浪費。又比如醫生,也是有一個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越是年齡大的經驗越豐富。對這部分人的過早退休無疑也是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希望推延退休年齡,以延長其人力資本投資收益期。

持反對意見的大多是企業內退的職工、下崗職工和部分在職職工。這部分人多從事體力勞動。根據目前就業狀況和政策變化的趨向更愿意早日退休,早日拿到退休金。一方面,正式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或養老金比目前拿到的企業內部退休金、下崗生活費甚至在職時的工資都要穩定。另一方面,他們因為年輕,完全有能力再從事一些別的工作得到收入。

2.從年齡結構來看

即將退休的職工,尤其身心健康,工作能力較強的,家庭撫養負擔較重的將退休人員,他們比較希望延長退休年齡。而社會新增勞動力,面對著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更希望不要推遲退休年齡,希望更多的人離開工作崗位好給予他們更多的工作機遇。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即將退休的職工都希望延遲退休年齡。像企業內已經內退的職工、下崗職工,他們不掛靠于任何企業,他們的養老保險中個人賬戶的8%得由自己繳納,另統籌賬戶的20%繳納費用也需由自己繳納。如果延遲退休年齡的話,就相當于他們需要多繳納幾年的養老保險,他們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壓力,所以也不支持延遲退休年齡。

3.從偏好來看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與閑暇偏好比較強的人相比,收入偏好或工作偏好較強的人更傾向于延遲退休;與社會流動預期不高的人相比,社會流動偏好更強的人更希望留在職場。

《關于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綜觀當前對延長退休年齡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觀層面的個體因素,但也與我國現行的“雙軌制”的退休制度不無關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占工資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機關和事業單位未納入社保體系,不用個人交錢。退休時養老金卻是前者的3倍。這種不公平成為目前普通民眾反對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對于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職工來說,退休工資本質上是他們延期支付的工資,延遲退休年齡反而對他們更為有利,他們是既得權益者,因為他們可以使他們所在職位上的權力效用最大化;而對于企業職工而言,養老金卻是他們經過繳納社會保險獲得的,延遲退休年齡對他們而言就意味著多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而少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限。

四、推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思考

退休年齡政策的改革,是一個社會政策領域的問題,涉及多方利益。我們必須充分考慮收入再分配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勞動力市場、工資制度等,才能公平地保障每一個勞動者的退休權利及相關權益。

1.延長退休年齡與收入再分配制度、養老保險制度關系

在收入再分配領域,建國初期由于經濟建設原因那些老職工沒有個人賬戶積累,從1995年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以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并沒有按照“統賬結合”的模式實行而是實行“混賬管理”,養老保險的統籌部分是收入的代際間轉移,導致的后果是截止到2004年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賬規模累計已達到7400億元,而且每年還會以1000多億元的速度增加。這7400億元被挪用的資金絕大部分被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而當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當代人便會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   由此延長法定退休年齡對我國來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我國退休年齡偏低,有上調的空間。另一方面,延長退休年齡可以相對縮短退休期限相對延長就業期限。從而減少急劇上升的養老保險費用支出,增加養老金的繳費積累,適當緩解養老保險資金供求的矛盾。“退休年齡的推遲對養老金持續發展的貢獻是可以計算的。專家已經預算出,在我國退休年齡每推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收40億,減支160億,緩減基金200多億。”

2.延長退休年齡與勞動力市場關系

從我國目前的勞動力供求來看,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大量的失業人員、下崗職工;大量的應屆畢業生、往屆畢業生在等待就業;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退伍轉業復員軍人。在失業率較高、年輕人就業困難的情況下,現行的退休政策都難以維持,社會上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現象,作為一項為年輕勞動力讓出就業崗位的緩沖政策措施,再推遲退休年齡使我國目前就已經存在的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尖銳,并引起代際矛盾緊張。

一味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將引發勞動力供給的大規模增加,造成更大的就業壓力。養老保險的負擔似乎可以減輕,然而卻加大了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的開支,政府的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還有可能加大,引發社會矛盾,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和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危機。

但從長遠來看,實際上延長退休年齡對就業沒有直接的影響。因為一個國家的就業情況取決于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就業崗位的多少,而不是將退休人員所占崗位的多少。事實上,退休人員所占據的工作崗位往往不是新增勞動力所能替代,特別是對于一些腦力勞動者及從事技術性較強工作的勞動者講,他們創造的社會效益不比新增勞動力的少。因此要解決就業問題主要靠的應該是經濟發展而不是提前退休。

3.延長退休年齡與工資制度的關系

當前很多企業的工薪獎勵是與工齡掛鉤,一個人的工齡越長所得到的工薪獎勵越多。所以這種延長退休年齡會使企業的直接用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工人工作時間延長,企業為工人所繳納的保險金就越多。所以在制定退休政策的時候,不得不考慮不同類型企業的工資制度,因為一味地延長退休年齡,各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加大勞動力成本,從而削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改革退休政策的構想

1.借鑒國外退休政策,實行彈性退休制度

如瑞典1999年進行的退休年齡改革中,允許勞動者在65歲這一法定退休年齡的基礎上,選擇61~67歲之間退休;丹麥法律規定,最低退休年齡為65歲,但勞動者可選擇推遲到70歲退休;芬蘭允許勞動者在63~68歲之間選擇退休。

退休年齡的調整和收益是密切相關的,在實行彈性退休制度的同時,對養老金收益也進行彈性調整。如減少提前退休收益,增加晚退休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提前退休,鼓勵勞動者延遲退休。瑞典相關政策規定,如果勞動者在61~65歲之間領取養老金,則養老金每月將會減少0.5%,如果在70歲以后領取,則養老金每月將會增加0.7%。

2.局部調整退休政策,提高女性退休年齡

建國初期考慮到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家務負擔、生理機制等因素,規定女性退休年齡為50歲,女干部為55歲。現在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的改進,我國預期壽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國的退休年齡尤其是女性就和預期壽命不相適應了。并且男女現在大多數都享有同樣的受教育的機會,因此可以考慮先將女性的退休年齡做相應的調整。

首先,統一女性退休年齡。但是在調整女性退休年齡時,還是要考慮不同職業的特點,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一部分婦女比如下崗職工、企業內退職工乃至在職職工根據目前的就業狀況和政策變化取向更愿意早日退休,拿到退休金;還有一部分婦女認為丈夫有能力養家,愿意在家做全職太太。考慮到各種群體的心里等方面的承受能力,我們還不能對退休年齡“一刀切”,可以緩慢地分階段進行調整。

其次,將女性退休年齡的上限提高到60歲。從55歲上調到60歲這個階段需要長時間的調整期。考慮到不同的職業對人的素質要求不同,應該是區分不同的行業選擇不同的退休年齡。在此,我們要特別提出“男女同齡退休”建議的女性可能是婦女中的“強勢代表”,并不代表大多數婦女意志的聲音,不應當主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

延長退休年齡的問題是關系到社會各個群體,涉及面很廣,需要多方協調才能使得改革順利推進。延長年齡是我國長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只是時機與具體政策的問題。在改革退休政策的同時,必須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相協調配套。及早解決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使退休政策的改革可以輕裝上陣,確保養老制度的初衷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竇玉沛.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j].中國社會工作:老齡,2017(6):17.

[2]符蓉.關于我國退休年齡政策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2(9).

[3]李建民.關于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j].人口與發展,2011(4):23-26.

[4]羅愛芳.關于推遲退休年齡的爭論及其探討[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5]張華寧.對推遲我國退休年齡的思考[j].新西部,2017(24):93.

【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企業退休制度改革11-24

我國新的退休制度11-24

我國目前的退休制度11-24

我國退休制度規定11-24

我國現行退休制度11-24

我國退休制度現狀11-24

論我國退休制度11-24

我國職工延遲退休制度11-24

我國現有的退休制度11-24

對抓好藥械稽查工作的幾點思考02-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福泉市| 紫阳县| 阿拉善右旗| 桓仁| 汶川县| 兰州市| 尼勒克县| 永定县| 天长市| 伊金霍洛旗| 襄城县| 富平县| 松江区| 桐梓县| 苏尼特右旗| 石屏县| 通化市| 岑巩县| 沧源| 沐川县| 新建县| 阿荣旗| 顺昌县| 治多县| 尼勒克县| 大同市| 邵阳市| 阳新县| 石渠县| 清镇市| 开远市| 邻水| 中方县| 德清县| 进贤县| 怀仁县| 韶山市| 永丰县| 土默特右旗|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