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幫扶薄弱學校教師計劃
為加強吳林街道薄弱學校建設,改變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差、教育理念落后、教研教改薄弱、教育質量不高等狀況,促進街道教育均衡、和諧發展,遵照教育局工作精神,為確保結對幫扶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結對幫扶活動,充分借鑒吳林中心小學的教育優勢,使我校在辦學理念、學校管理、師德師風、辦學特色、教育質量等方面得到指導和幫助。通過結對幫扶,使我校各項制度更加健全,日常管理更加規范,管理水平日趨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辦學質量逐步提升;辦學特色更加彰顯。
1.著力提高薄弱學校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吳林中心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提高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搭建校際間教育管理、教學研究、教育資源等共享平臺,加強校際間校園文化建設,逐步形成高品味的校園文化特色品牌。
2.著力提高薄弱學校教師素質。通過結對幫扶的互動,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通過吳林中心小學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的傳、幫、帶,提高被幫扶學校教師的業務能力、理論水平和思想、文化素養。
3.著力提高薄弱學校教學質量。強化教學研究,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使全街道不同區域的學生都享受到優質、公平的教育資源。
二、工作措施
1.加強學校管理
壩子小學要在學校管理上虛心接受幫扶學校的指導意見,確立“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每學年開學初,要邀請吳林中心校具有學校管理、年級管理、班級管理經驗的人員到我校任教并直接參與學校管理。認真分析和研究我校現有的資源優勢、教育亮點與特色,明確學校特色建設方向,制訂創建實施方案。要組織力量共同對我校特色建設方案的可行性、操作性進行論證與完善,定期開展特色創建研討活動,確保學校特色創建工作的持續、穩步、有效推進。
2.提升教師素質
(1)制定有效的實施方案。要為學校有計劃地培養學科骨干教師,制定教師一對一結對幫扶或師徒結對方案,力爭三年內為我校至少培養2名區級及以上學科骨干教師。
(2)積極開展新課改工作。每學期要有計劃地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使教師盡快地接受新課改教育教學理念和要求,不斷提升課程實施水平;定期開展課改理論培訓、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等教研活動。每學期學校要選派不少于專任教師總數1/3的教師輪流到吳林中心校聽課、上匯報課、研討課,參加集體備課等教研交流活動。
(3)加強教研活動管理。幫扶教師除擔任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每周定時聽課、評課不少于2節,上示范課不少于2節;同時,學校還要定期邀請中心校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到壩子小學上示范課、公開課,參加教研活動,幫助其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3.提高教學質量
(1)建立完善教研制度。每年開展一項學科教研課題,一項影響學生成長和教育質量提高的難題,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
(2)搭建網絡資源平臺。我校要充分發揮網絡等資源優勢,搭建交流平臺,開展網絡交流和研討活動,做好資料交流、先進教學理念的傳送及教學經驗的交流和指導,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努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和辦學水平。
(3)嚴格質量檢測。每學期結束前,兩校組織聯合質量檢測,通過檢測,分析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及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對策、辦法及整改建議。
三、時間安排及人員選派
本次幫扶活動周期為三年,從2015年9月開始實施到2017年7月結束。每年互派人員可根據兩學校需要更換。
吳林中心小學派2名,我校派3名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熱心教育教學工作、業務精湛、具有較強指導能力和管理能力、年齡在45周歲以下具有中級以上(含中級)職稱的學科骨干教師或中層干部到對方學校參與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
四、工作要求
學校要充分認識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突出成效。
1.強化幫扶責任意識。 要充分認識幫扶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意識。要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嚴格按標準制定工作計劃,選人、派人,要明確工作職責,加強過程監督,確保幫扶活動取得實效。
2.精心制定幫扶方案。 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工作
方案。進一步細化活動內容、方法步驟、人員安排、措施要求。制定方案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著力解決學校教學資源弱化、教育質量下降等問題。
3.加強幫扶制度建設。兩校之間要建立健全各項幫扶制度,確保學校管理、教師培訓和教學研究等各方面工作有計劃、有落實、有過程、有載體、有實效,保證幫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
《幫扶薄弱學校教師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4.加強派出教師的管理。幫扶期間兩校互派的教師,要求雙方學校共同管理,但以我校學校管理為主,在教學管理、工作考核等各項管理工作中與本校教師同等對待。派出教師不轉行政關系和工資關系。
附:到我校幫扶人員名單
鄧貞波 肖景鳳
我校派出人員名單
柴廣芳(語文,一級教師,原學校教科室主任)
張玉艾 (數學,中學高級教師)
劉禎 (英語教師)
吳林街道壩子小學
2015年9月
2015年結對幫扶工作
實施方案
吳林街道壩子小學
2015年9月
幫扶薄弱學校教師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落實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深教第48號文件《深圳市義務教育學校結對幫扶實施辦法》,響應龍崗區教育局的號召,加強我區小學相對薄弱學校管理和師資隊伍建設,統籌配置師資力量,實現全區義務教育人力資源全區共享和師資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康小學作為相對薄弱的受幫學校,現結合我校教育教學特點和師資配置情況,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結對幫扶學校
幫 扶 學校:xx小學
受幫扶學校:xx小學
三、目標任務
1.管理目標:
(1)擬定長期、中期和近期發展規劃,并分年度實施計劃,使學校自身發展的能力得到提升。
(2)通過交流學習使我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能有提高,并使其在各項工作中得到體現。
(3)切實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
(4)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使我校教育教學規范化,完善評價激勵機制,使學校常規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工作重點: 加強學校之間的溝通聯絡,統籌安排學校工作,定期進行互訪互查,觀摩學習。
2.師資隊伍:
建立校本培訓制度,加強理論培訓,縮短我校教師與民治二小教師理論水平的差距,把最新的教改精神、教學理念學過來,特別是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加以貫徹,并引導幫扶教師加以應用和提高其應用的水平與能力。
3.辦學條件: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加快功能教室的建設,構建網絡體系,提升硬件建設標準,提高管理使用效益,實現深圳市政府提出的教育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工作目標。
4.教育質量: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教育全體教師以質量求生存,向質量要效益,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抓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 工作重點:
a. 積極開展管理層的指導與學習活動,提高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 b.加強兩校教師師間的的交流學習,促進兩校教師教研水平。
c.加強兩校校園文化間的交流與學習。
四、工作安排
2015年——2011年度工作安排:
1.研究確定下派人員,到對方學校掛職學習,確定幫扶工作重點。
2.開展調研活動,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師到民治二小門交流學習。
3.邀請xx小學教師來我校指導教學,建立科組結對和師徒結對機制,參與xx小學的集體備課、聽課和評課等。
4.定期組織我校班主任赴xx小學掛職學習。
4.組織我校師生到xx小學聽課、參觀和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
5. 邀請xx小學教師赴我校開展專題講座。
6. 聽課評課,深化與xx小學的教學上的交流學習。
7. 組織我校教師赴xx小學展籃球比賽活動。
8. 組織我校學生到xx小學參觀訪問。
9.完成各項工作總結。
五、獎懲機制
(一)評聘與評優:凡積極參加“結對幫扶”活動并在活動的教師,在職稱評聘、教師評優、年度考核上給予優先考慮。
(二)福利與待遇:教師到xx小學參加掛職期間,原有待遇、職務保留不變。
xx結對幫扶領導小組 2015年5月15日
篇二:
以追求均衡發展為先導,以提升辦學水平為目的,以交流學習為契機,以科研興校為動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現規范優質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大力促進教育教學質效提高。
二、主要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幫扶,增強兩校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2、通過師徒結對幫扶,促進兩校教師教育理論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爭創科研型教師。
3、通過育人活動幫扶,提高兩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使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
4、通過常規管理幫扶,實現兩校在教育教學、安全文明、校園環境、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經驗互助交流。
5、通過改善條件幫扶,提升基本的教育教學設施水準。
三、組織機構
成立學校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幫扶薄弱學校教師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成員:
四、幫扶內容
(一)德育工作
1、我校與受幫扶學校政教處進行經驗交流,將我校的先進管理經驗與他們共同分享,如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管理、少先大隊管理、素質教育活動開展與檔案建設等。
2、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手拉手”幫扶、校內外主題實踐活動等途徑,加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力度,培養全體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3、要進一步發展兩校少先隊的作用,按學校計劃圍繞教育重點,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學校少先隊要通過各種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的先鋒模范作用,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行為習慣、自主管理的能力。 4、根據兩校大事日程安排互派教師觀摩、座談、交流,在活動中學習、總結經驗。
(二)教育教學工作
1、對受幫扶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建章立制等進行指導幫助,促使學校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2、加強我校與受幫扶學校教學常規經驗交流,組織優秀教師、骨干教師扎實開展好送課下鄉、幫教帶教、聽課評課、教學經驗交流等研究活動。
3、認真開展與受幫扶學校薄弱學科教師的互動聽課、觀摩學習活動。每學期聯合舉辦兩次學科教研教改活動,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4、針對新課改的實際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期進行專題講座、教師論壇、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其他方面
1、學校每學年召開一次結隊互助見面會,組織人員實地考察調研,了解彼此學校的發展現狀。通過兩校的交流、探討,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目標,共謀辦學大計,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2、互派1名中層以上干部駐校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促進受幫扶學校提高-干部素質,規范小學管理。
3、指導和幫扶結對學校扎實開展“1+1”素質教育活動力求取得實效。
4、有計劃有組織的聯辦“六一”文藝活動、素質教育活動階段成果展及綜合實踐活動,兩校互派學生參加,同臺獻技。
5、每學期提供一定的資金用于受幫扶學校教學設備補充、校園文化建設和貧困學生補助。
五、措施要求
1、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結對交流幫扶的重大意義,把此項活動作為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積極參與、友好合作。
2、加強管理與考核,教務政教兩處要密切配合,周密安排,認真實施。把此項活動納入教研組、教師及班主任的全方位考核之中。
3、學校領導小組要定期了解幫扶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確保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4、以活動為載體,搞活幫扶合作工作。主要舉行集中教研活動,科研知識專題講座、師徒結對、業務交流等活動,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
六、工作安排
篇三:學校結對幫扶計劃
**小學與**小學結對幫扶促進教育教學質量
實施方案
為促使教育教學質量,縮小校際間差距,為不斷促進我校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特將**小學與**小學結為幫扶學校,在各方面全面合作互相學習,重點幫扶**小學的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為切實落實好幫扶工作,特制訂以下方案:
一、目的意義:
1 、通過互動交流、聽課研討、專題講座,為骨干教師、青年新秀搭建展示教學藝術和方法的平臺,促進兩校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2 、結對交流既可增進校際間的友誼又可相互學習,揚長避短。 3 、進一步激活學校內部管理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帶動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確定幫扶目標
我們將開展積極的教研活動,通過多向的對話互動,加強了解兩校的管理、師資、教育、教學等現狀,互相更新理念,明確目標.
1、利用結對學校見面會,通過教研組之間、教師之間等多向的對話互動,促進相互了解,增進學校之間的友誼。
2、以教學教研為主要途徑,促進結對學校雙方形成比較濃厚的科研氛圍,及時了解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態勢,增強教師教育教學的創新意識。通過兩校校委會間的交流、探討,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切實可行的幫扶目標,共謀辦學大計,努力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
三、主要內容(二)教育教學工作:
1 、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相互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執教水平和施教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加強我校與張蘭小學教學常規經驗交流。互派優秀教師,積極開展優質課、示范課、指導課的研究活動。
四、措施要求:
1 、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結對交流幫扶的重大意義,把此項活動作為提高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積極參與、友好合作。 2 、加強管理與考核,教務政教兩處要密切配合、周密安排、認真實施。把此項活動納入教研組,教師及班主任的全方位考核之中.
3 、學校領導組要加強此項活動的督查工作,把此項活動抓在手上,定期了解幫扶情況,及時發
現問題,督促整改,確保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五、組織機構
成立學校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組員:
在工作中,我們將堅持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使兩所學校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質資源共享的目的,為實現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而不懈努力。
*******
2015 - 11.
【幫扶薄弱學校教師計劃】相關文章:
薄弱學校幫扶計劃11-25
小學薄弱學校幫扶計劃11-25
幫扶薄弱教師幫扶計劃11-25
薄弱學校幫扶總結11-25
薄弱學校幫扶活動總結(通用10篇)05-07
學校教師幫扶計劃11-25
學校教師黨員幫扶計劃11-25
教師結對幫扶學校計劃11-25
學校教師結對幫扶計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