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困難學生幫扶計劃
為了提高師德修養,提升學生品質,弘揚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扶貧濟困的美德,結合縣、中心校工作精神,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結合我校實際,決定在全校內堅持開展對貧困生、學困生“結隊子、送溫暖”幫扶活動,盡其所能,給予精神、物質上的援助,使這部分學生不因家庭生活有困難而失去求學的機會,特制定此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著“六人”的學校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提倡“教育引導、心理疏導、人文關懷、規范管理”的學生管理理念,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幫扶手段,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千方百計育好人,辦好事,使學生和生活有困難的學生在學校感受到溫暖,樹立信心,積極上進,讓條件優越的學生能主動奉獻愛心,通過全體師生的支持與困難生的努力,使其健康成長,從而提高學習和生活質量。
二、成立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成立貧困學生幫扶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宋錫剛
副組長:李華
成 員:崔春紅 張振國 張延吉
工作職責
1、統籌組織安排學習和生活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
2、制定幫扶計劃。
3、負責有關學生幫扶工作文件的起草,材料的上報以及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三、幫扶對象及條件
1、幫扶對象:限于在籍的全日制學生,遵紀守法,品行優良,誠實謙遜,好學上進者。
2、父母雙亡、家庭成員無力支付求學費用者。
3.家庭主要成員長期患病、喪失勞動能力、且醫療費用支出巨大,致使家庭經濟嚴重入不敷出者。
4.民政局頒發了貧困證或者低保證者。
5.家庭突遭毀滅性天災人禍,短期內不能恢復生產生活者。
6、其他情況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和學習困難者。
四、幫扶方式
1、由領導牽頭,每位領導至少與一位或一位以上貧困學生結隊了,并保持持續性和穩定性。
2、倡議全校每位教師每年幫扶一個或一個以上貧困生。
3、班主任在班級內以興趣小組、倡議活動等方式組織開展捐資捐物幫扶活動。
4、落實國家幫扶政策和社會其他力量的幫扶政策,由總務處具體落實。
5、捐助工作自愿進行。
五、幫扶內容
對于幫扶學生要全面了解,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幫扶工作,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資助、學習幫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與學習習慣、幫助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等。
六、幫扶程序與要求 第一階段:建立幫扶隊子
1、各班任建立貧困生檔案,并向學校推薦,學校統計困難生名單,領導小組審核情況,幫扶責任人根據實際情況和自愿的原則確定幫扶對象。
2、申報后結成隊子,以適當的形式填寫“幫扶交接單”。 第二階段:開展活動
1、深入了解情況,了解學生最需解決的問題。
2、有簡單的幫扶措施,做好工作記錄、事項、效果心得等內容,工作要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3、班級活動要講究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克服學生自卑心、虛榮心等不良心理,班主任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第三階段:幫扶效果和意見反饋。
本人意見、家長學校意見及活動經驗總結等。 七、幫扶管理
1、國家和社會幫扶物質,接受上級部門監督,提高透明度。 2、受幫扶學生要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積極上進,否則停止幫扶。
3、幫扶責任人對愛幫者經常進行關心、談心,做好引領和鼓勵。
家庭困難學生幫扶計劃 [篇2]
為了提高師德修養,提升學生品質,弘揚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扶貧濟困的美德,結合縣、中心校工作精神,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結合我校實際,決定在全校內堅持開展對貧困生、學困生“結隊子、送溫暖”幫扶活動,盡其所能,給予精神、物質上的援助,使這部分學生不因家庭生活有困難而失去求學的機會,特制定此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著育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提倡“教育引導、心理疏導、人文關懷、規范管理”的學生管理理念,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幫扶手段,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千方百計育好人,辦好事,使學生和生活有困難的學生在學校感受到溫暖,樹立信心,積極上進,讓條件優越的學生能主動奉獻愛心,通過全體師生的支持與困難生的努力,使其健康成長,以提高學習和生活質量。
二、成立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一)成立貧困學生幫扶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張 濤
副組長:李文斌 李世偉
成 員:孫向軍 牛海堂 張 軍 劉小軍 朱登峰 各班班主任及一線任課教師
(二)工作職責
1、統籌組織安排學習和生活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
2、制定幫扶計劃。
3、負責有關學生幫扶工作文件的起草,材料的上報以及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家庭困難學生幫扶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幫扶對象及條件
1、幫扶對象:限于在籍的全日制學生,遵紀守法,品行優良,誠實謙遜,好學上進者。
2、父母雙亡、家庭成員無力支付求學費用者。
3.家庭主要成員長期患病、喪失勞動能力、且醫療費用支出巨大,致使家庭經濟嚴重入不敷出者。
4.民政局頒發了貧困證或者低保證者。
5.家庭突遭毀滅性天災人禍,短期內不能恢復生產生活者。
6、其他情況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和學習困難者。
四、幫扶方式
1、由領導牽頭,每位領導至少與一位或一位以上貧困學生結隊了,并保持持續性和穩定性。
2、倡議全校每位教師每年幫扶一個或一個以上貧困生。
3、班主任在班級內以興趣小組、倡議活動等方式組織開展捐資捐物幫扶活動。
4、落實國家幫扶政策和社會其他力量的幫扶政策,由總務處具體落實。
五、幫扶內容
對于幫扶學生要全面了解,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幫扶工作,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資助、學習幫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與學習習慣、幫助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等。
六、幫扶程序與要求
(一)建立幫扶隊子
1、各班主任建立貧困生記錄,并向學校推薦,學校統計困難生名單,領導小組審核情況,幫扶責任人根據實際情況和自愿的原則確定幫扶對象。
2、申報后結成隊子,以適當的形式組織幫扶。
(二)開展活動
1、深入了解情況,了解學生最需解決的問題。
2、有簡單的幫扶措施,做好工作記錄、事項、效果心得等內容,工作要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3、班級活動要講究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克服學生自卑心、虛榮心等不良心理,班主任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三)幫扶效果和意見反饋。本人意見、家長學校意見及活動經驗總結等。
七、幫扶管理
1、國家和社會幫扶物質,接受上級部門監督,提高透明度。
2、受幫扶學生要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積極上進,否則停止幫扶。
3、幫扶責任人對愛幫者經常進行關心、談心,做好引領和鼓勵。
廟渠初級中學
2015年9月5日
家庭困難學生幫扶計劃 [篇3]
一、總體要求
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指導思想,進一步探索教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尤其是開發學生的潛能,努力教育和幫扶貧困生,使其得到轉化。
二、活動目的
增強師生感情,促進學生發展,形成良好教風和學風
三、參加人員
家庭困難兒童幫扶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馬亞男
副組長:劉艷
成 員:曹瑞萍 劉書立 劉文思 李小強 程紅艷
四、幫扶對象
家庭困難的學生
五、具體做法
(1)思想教育。結對教師要切實關心幫扶對象的思想成長,定期與幫扶對象開展談心、交流,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教育他們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困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榮辱觀,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2)學習指導。結對教師要經常了解幫扶對象的學習情況,加強對他們的學習指導,做好學業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習進步。每周輔導1-3次,每次輔導有記載。
(3)生活幫扶。結對教師要深入關心幫扶對象的生活狀況,及時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在學校的協助下,以獻愛心的方式,為其提供必要的學具,讓他們能夠安心學習、快樂成長。
六、活動要求
1.學校工會組織要建立需幫扶學生信息庫,根據參與教師情況確立幫扶對象,列出結對名單,為教師提供幫扶對象基本情況信息。
2.結對教師要及時了解幫扶對象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行為表現和家庭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切實將幫扶活動落到實處。
3.參與幫扶的老師要及時了解幫扶對象的轉化效果,總結經驗,指導幫扶工作。
【家庭困難學生幫扶計劃】相關文章:
幫扶困難學生計劃12-30
學習困難學生幫扶計劃11-25
困難學生幫扶學年計劃12-30
關愛幫扶困難家庭倡議書08-02
困難學生幫扶總結12-30
幫扶困難學生總結12-30
小學困難生幫扶計劃11-25
特殊家庭學生幫扶計劃(精選13篇)11-25
中學困難學生幫扶總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