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物業服務工作匯報
我社區在市、區兩級房管部門的指導下,以市政府推進老舊住宅區物業服務全覆蓋和提檔升級工作為契機,認真落實“四率五有”的要求,充分發揮于2015年完成了轄區內老舊住宅區的物業服務提檔升級工作,今年又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現結合我社區實際情況,將老舊住宅區物業服務提檔升級工作匯報如下:
一、鞏固完善社區物業服務工作機制。在實施物業服務工作過程中,制定了各個崗位工作制度,小區秩序維護員掛牌上崗,設立投訴意見箱,進行規范化管理。以門棟長為代表,定期召開會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衛生保潔、秩序維護、綠化養護、基本維修、車輛管理等5項服務內容正常運轉。
二、開辟渠道,加大投入,改善社區物業服務條件。我社區一方面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對小區樓道進行了粉刷,對凌亂電線進行了整理,樓梯扶手刷漆,樓梯臺階進行清洗,除去原來的小廣告,使樓道變得亮起來。為了改善小區環境,我們將小區的25個垃圾通道門進行了維修和更換,并購置25個垃圾筒放在各單元解決了小區暴露垃圾問題,在空地安放了10套休閑椅,并安裝了兩套健身器材解決了居民休閑娛樂場所。我社區對小區內破損花壇進行了修復,并對小區大株樹木進行了修剪,并申請園林部門對小區1、2、9、10四棟花壇進行綠化改造升級。在大門口安置了攔車器,將小區原來破舊的門楣進行了更換。并購置了物業服務維修工具,為實施服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并對物業服務部辦公室門窗進行了更換,使大門口變得整潔漂亮。在鐵機西區和九陽軒小區做了8個共計200平方米的車棚,解決了居民
自行車的停放問題。安裝了50多根便民曬衣架,方便了居民的晾曬。將小區內約1000平方米的路面進行了硬化。為秩序維護員配備了工作制服,將大門進行了修繕。
三、做好宣傳工作,促進小區居民樹立“有償服務”觀念。社區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宣傳《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將每月服務部收支明細公布于眾,做到帳目透明公開。經常組織居民參加義務勞動,增強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只有以整潔的環境、到位的服務,讓老社區居民感受到變化,實現老區新服務,舊貌換新顏,才能使居民真正體會到“有償服務”帶來的便利。
四、物業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老舊住宅區低收入居民家庭多,物業服務收費標準不能提高,而現有的人員工資每月只有650元,人員流動大,服務質量不高,且只能勉強維持正常運行。
二、小區內部分排水、排污管道經常堵塞,窨井蓋破舊嚴重。小區內需補植樹木,增設路燈,增建環衛設施,添置消防器材,完善監控設施。小區內頂層居民室內漏水嚴重,整修困難。
我社區老舊住宅區物業服務工作有些方面還不夠完善,我們將本著一切從居民的切身利益出發,以更好地服務好居民為宗旨,進一步扎實有效地把我社區老舊住宅區物業服務工作做得更好,使居民從中得到實惠,真正實踐科學發觀展。
**社區
2011年12月5日
社區物業服務工作匯報 [篇2]
社區開放式物業化管理試點工作啟動后,社區嚴格按照街道支持監督、社區牽頭參與,以服務居民為理念、以便民利民為原則,在廖家灣社區內努力推行社區開放式物業管理工作,先將該項工作做如下匯報:
一、周密安排,大力扶持,充分投入
成立了廖家灣社區開放式物業管理領導小組,以社區書記、主任為組長,社區城-管愛衛專干、綜合治理專干為副組長,社區專干、物業保安隊、清掃保潔員為組員的開放式物業化管理領導小組。站在以人為本的高度,充分認識社區推行開放式物業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根據區域特點和社區實際,在街道的大力扶持和充分投入下,積極開展社區開放式物業管理這項工作。
為做好這一惠民工程,街道、社區首先對社區基本情況做了實地調研,結合社區硬件設施、封閉狀況、居民的狀況,從服務入手,結合社區服務中心現實情況,切實考慮轄區內四零五零人員的就業情況,召開專項聽證會,使社區居民就實施開放式物業管理這一事項達成共識,為物業管理逐步走向良性循環軌道奠定基礎。
明確職責,社區服務中心、物業服務中心多次與居民開會探討服務內容、停車費等相關事宜,使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有序進行。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對小區內的住戶和車輛信
息又進行了詳細調查,并將相關資料建檔成冊,為加強小區的治安管理作出新的努力。
二、貼近居民,合理配置,有效服務
始終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向導,從社區實際情況出發,通過社區與相關單位和業主委員會反復協商,初步以衛生保潔、公共安全秩序、停車收費等四項服務內容。聘請了2名清掃保潔員并建立了人數為10人的保安隊。制定了投訴、處理和回訪制度,隨時接受群眾的監督,積極采納群眾意見,不斷拓展物業服務的領域和內容,提升社區物業管理和服務的總體水平。
《社區物業服務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根據社區居民情況,在社區內主干道樓、樓棟口共安裝了64個監控攝像頭,在社區車輛出口設立了監控室,由物業服務中心進行業務培訓,配備了專職保安員和巡邏員共10名。為規范車輛出入為社區車主免費制作了出入卡,規范了停車位。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同時,物業服務中心還加大了日常檢查和監督的力度,安排專人對保潔和保安工作進行不定時的檢查和抽查。保潔員全天候保潔,保安堅持24小時治安防控,特別是晚間的不間斷巡邏,有效地控制了社區治安案件的發生。從而,使社區居民對社區安全感增強,不斷提升了對社區物業服務的滿意度。
發揮物業機構的隊伍和陣地優勢,激發社區志愿服務站的工作積極性,共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服務轄區群眾和業
主。志愿服務活動內容為:義診、義務理發、義務檢修自行車、電瓶車、法律咨詢和助學項目等。前來參加活動的居民絡繹不絕。先后有兩百余名居民群眾接受了各項服務。為大家提供義務理發服務的張學文是一名專業理發師,也是一名社區志愿者,只要社區開展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務活動,他就會帶著工具來參加,用自己的手藝為大家提供服務。雖然今天天氣很悶熱,但張師傅做好事的勁頭與熱情始終高漲,在兩個小時的服務時間里,先后為20名居民理了發,受到了群眾的好評。活動現場還開展了志愿者注冊和宣傳活動。整個活動自始至終充滿了熱情與溫馨,受到了居民的歡迎和好評。
這樣的一次志愿服務活動本著積極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引導大家融入社區大家庭,同時不斷增強社會各行業的便民服務意識這個宗旨,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讓他們足不出社區,就能得到便民服務,幫助他們解決一定的困難,努力營造和諧共建、共享、互助友愛的濃厚氛圍。
三、專項計劃,專門調度,專心籌備
下半年,社區將堅持惠民服務的原則,將社區開放式物業管理服務繼續推進,具體計劃如下:
(一)環境衛生管理常態化
堅持“四個一個樣”,即迎不迎檢一個樣,領導在不在場一個樣,白天晚上一個樣,節假日平時一個樣。將每一天
都認真、守責如“迎檢”般對待,在這樣的常態化管理機制下,將區域內所有衛生保潔區域落實到人,形成層次明確、責任清晰、結合獎罰的主管負責、組長領頭、責任包干的責任體系。
(二)治安防務工作細則化
根據廖家灣社區安保及安保服務與社區居民的需求,維護治安、威懾犯罪,讓社區居民有一個安全便捷的居住環境,我們將實施規范、統一的管理,以便于工作的開展和人員的調配。分清責任并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監管機制,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安全生產制度、巡邏制度以及各中事故應急預案,完善物防、技防、人防相結合的立體安防體系建設。
在正常安防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將對安防工作做如下規范:
1、固定崗與流動崗結合,增加各崗位安防輻射半徑。在社區設立2個固定崗亭,并設置3個治安巡邏小組,制定固定崗的安防半徑,制定巡邏崗的備案路徑,以及嚴格和交接-班制度和信息登記制度,將被動安防改為主動防范,將實發處理改為定期排查等,最大可能的保證區域內24小時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將監控室形成一個反應迅速、處理快捷的臨時事件處理中心并建立相關機制,爭取最快捷的處理和制止各種治安事件。
3、文明安防。以文明安防、禮貌安防作為各治安崗位人員安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錘煉一支高素質、紀律嚴明、行動迅速、對居民熱情的隊伍。
4、民主監督。民主滿意是安防工作的最終目標,民主監督是有效手段,民主協助是安防工作的基本力量。接受民主監督是安防隊伍成長、壯大的唯一途徑,所以我們將以熱忱的態度接受居民和上級部門的監督。
四、匯總問題,集中討論,統一布置
回顧今年的工作,我們在摸索中獲得了經驗和成果,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停車問題,社區從沒有物業到開放式物業,社區內停車場的設立和收費中,面對一些集中性的問題社區物業服務中心的應對措施還缺乏一定經驗。二是社區開放式物業管理剛剛起步缺乏相關經驗,部分服務人員技能差、經驗不足。三是社區造血能力弱,還需要上級部門大力扶持并給予相關幫助。
廖家灣社區物業服務中心 2012年9月17日
【社區物業服務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社區物業工作匯報11-25
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匯報11-25
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匯報05-15
社區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匯報11-25
社區小區物業服務方案范文02-01
社區菜單式志愿服務工作匯報11-25
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工作匯報11-25
社區精選工作匯報11-25
社區應急工作匯報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