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個一幫扶情況工作總結
統籌好“五個一”幫扶力量是推進脫貧攻堅的切入點,也是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在基層落地落實的著力點。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為你整理的五個一幫扶情況工作總結,希望能幫到你。
五個一幫扶情況工作總結篇1
為深入落實中央、省州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按照州委州政府關于開展領導干部“五個一”聯系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把開展“五個一”聯系工作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手段,有效地促進和帶動了全市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干在實處,解決問題、服務群眾,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一、周密部署、重點突出,領導干部“五個一”聯系工作有序開展。
201x年,我市的領導干部“五個一”聯系工作,緊扣“三步走”核心戰略目標,緊緊圍繞實現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堅持以轉型升級、民生優先、產業倍增、開明開放、城鄉統籌五大興市戰略為指導,以“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大產業”發展大工業,大力推進“五大-片區”集團攻堅,“七大產業、八大基地”建設及八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為抓手,按照州委州政府關于領導干部“五個一”聯系工作的要求,認真落實市級領導聯系企業、項目、鄉鎮(街道)、貧困村(社區)、貧困戶的“五個一”聯系工作。201x年,29名市四大班子領導及法檢兩長建立聯系點145個,其中:企業29個,項目29個,鄉鎮29個,貧困村29個,貧困戶29戶,指導基層制定發展措施200項,發展特色產業88個;爭取項目資金15489.56萬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300個,解決基層實際困難504個,落實幫扶資金、物資(折合)1247.16萬。
一是深入企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市級領導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圍繞工業強市戰略,樹立“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大產業”發展大工業理念,開展新興產業倍增工程,扶持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完善培育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發展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方案,針對不同企業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市級領導經常到廠礦、企業進行調研,召開座談會,為聯系的企業出主意、想辦法,通過協調招商引資、優化政策推進企業發展。同時加強對民營經濟的的支持力度,用好各項扶持政策,優化政務環境,落實土地指標和資金支持、加強協調,助推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是深入重點建設項目推進工程建設。201x年,市級領導重點圍繞全市工作奮斗目標,以轉型升級、民生優先、產業倍增、開明開放、城鄉統籌五大興市戰略為指導,圍繞“鄉村建設年”、“五大-片區”集團攻堅等重點項目,深入到邛海濕地五期、六期恢復工程、老城區改擴建、公路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工程,研究謀劃工作措施,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在建過程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有力地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三是深入“掛包結幫”活動聯系點,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201x年,市級領導按照聯系1個鄉鎮(街道)、1個貧困村(社區)、1戶貧困戶的要求,以“一記、兩卡、三臺賬、四知曉、五個一”為核心內容,深入基層,走鄉村、進社區、進農戶,廣泛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和“進百村、解千難、園萬夢”行動。
一年來,書記到聯系的企業、項目、鄉、村和農戶開展工作41次,到基層開展調研98天,督促指導城鄉產業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鄉鎮、村、社區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幫扶困難群眾、推進社區、村組建設,幫助聯系鄉、村解決通村通組道路建設、櫻桃品種改良、安全飲水工程。指導基層制定發展措施4個,發展特色產業4個,為聯系點爭取項目資金1587萬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15個,為基層解決實際困難16個,落實幫扶資金、物資(折合)978.16萬。市長到“五個一”聯系點81次,到基層調研124天。督促、協調并完成攀鋼新鋼業有限公司關停工作,聯系、督促并完成濕地六期恢復工程,多次到聯系點川興鎮調研,指導產業發展、護林防火、整治違法用地等工作,落實川興鎮焦家村、川興堡社區幫扶工作,積極幫助聯系戶張顯銳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指導基層制定發展措施14項,發展特色產業3個,爭取項目資金2300萬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10個,解決基層實際困難24個,落實幫扶資金123.5萬元。羅開蓮主任到“五個一”聯系點42次,到基層調研72天。多次到康西銅業落實環保“三同時”措施,到高枧鄉陳所村落實幫扶措施,到長寧辦、勝利北路社區檢查落實“雙創”工作推進情況。為幫扶村爭取項目資金70萬元,落實幫扶資金75萬元,幫助陳所村、中所村解決村活動陣地、電網改造、道路硬化等問題。李永華主席到“五個一”聯系點5次,到基層調研65天。積極幫助基層制定發展規劃,主動謀劃工作措施,協調解決群眾和聯系對象所急所需所盼問題,為民營經濟、小微企業謀劃發展措施和方案。為幫扶村爭取項目資金42萬元,落實幫扶資金12萬元。其他市級領導均率先垂范,深入聯系的企業、項目、鄉鎮(街道)、村(社區)、農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協調解決重點建設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定規劃抓落實,問民情解民憂、解難題辦實事、有力地推動了聯系地經濟社會發展,切實推動了“五個一”聯系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圍繞目標、重點推進,領導干部“五個一”聯系工作富有實效。
一年來,29名市級領導積極深入企業、重點建設項目、鄉鎮(街道)、村(社區)、貧困戶,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協調解決重點建設項目推進中的問題,為聯系鄉鎮、村協調爭取項目建設資金,積極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201x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8.69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2.58億元,財政總收入80.4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61元。
一是工業企業持續轉型。三大園區入駐規上企業57戶,實現產值409.16億元,經久園區210萬噸冷扎、100萬噸龍悅礦粉等項目竣工投產,成涼園區六條園中園道路竣工通車,食品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大學生創業中心等14個項目完成前期工作,太和園區200萬噸拋尾礦綜合利用、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竣工投產。新型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54.51億元,增長9%,銀泰百貨、蘇寧電器等33家企業相繼開業,浦發銀行、南充商業銀行正式入駐,邛海國際老年社區投入運營。
二是重點項目物價穩步推進。實施的五大-片區項目77個,總投資289.83億元,已完成投資111.04億元。規劃面積1.3萬畝的五期、六期濕地建設基本完成,邛海水域和濕地面積恢復到34平方公里,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濕地。知青博物館、安哈風情旅游區等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南紅瑪瑙城成為全國最大的'南紅瑪瑙集散地,銷售額超過5億元,帶動3000余人就業。會展經濟成效初顯,成功舉辦邛海濕地國際馬拉松賽、全國良好型湖泊工作會、第十五屆中國旅行社沙龍、形象中國百家媒體進、世界超模決賽等22個大型會議、活動、賽事。
三是“掛包結幫”和“走基層”活動深入開展,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一年來,在市級領導的示范引領下,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把“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作為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創新聯系基層服務群眾方式,把直接聯系群眾作為硬指標,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力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通過召開群眾會議、進村入戶、交心談心等方式,耐心細致地、面對面的聽取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建議,通過干部記“民情日記”,建立“連心共建卡”、“連心幫扶卡”和民生訴求、困難群眾、穩定工作“三本臺賬”,真實掌握了農村的現狀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實現了與群眾聯系的全覆蓋。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零距離接觸、結對子幫扶,幫助協調解決農村道路、安全飲水、環境治理、就醫、上學、用電等困難和問題,有力地推動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201x年市政府出臺了《有機農業發展獎勵補助辦法(暫行)》等10余項惠農政策,整合資金近50億元,規劃實施涉農項目146個,全面夯實農業農村基礎。現代農業不斷發展壯大,設施農業加快發展。建成省級萬畝示范區2個、水稻高產高效基地2.2萬畝、玉米制種基地6.6萬畝、標準化設施蔬菜大棚1500畝。花卉產業園入駐企業20余家,建成花卉溫室大棚34萬平方米,新增花卉面積1000余畝。民族鄉鎮產業扶貧穩步推進。大力發展草食畜等生態畜牧業、核桃等林果業、高山蔬菜等特色種植業,在民勝、蕎地等11個鄉鎮實施核桃“雙百萬”工程,完成高枝嫁接核桃99.7萬枝,種植優質核桃苗101萬株。鄉村旅游不斷壯大。全年舉辦各類鄉村旅游節19個,實現旅游收入7.09億元。品牌建設初見成效,新培育重點農業龍頭企業9家、農產品品牌6個,注冊農民專合組織102個,“華記思奇香”獲中國馳名商標。大力拓展勞務輸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9.5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2.95億元。農村道路改造工程深入推進,安寧河馬裕大橋、大興煙草試驗基地大橋竣工通車,通鄉油路西溪—安哈段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建設。農田水利基礎全面夯實,整合資金2.88億元,實施20個重點水利工程。整合資金近7000萬元,實施農田綜合整治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6.5萬畝,整理煙田1.51萬畝,改造中低產田0.75萬畝。
五個一幫扶情況工作總結篇2
為進一步統籌做好“五個一”幫扶工作,為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打好基礎,我鎮“五個一”幫扶工作按照要求有序開展,現將半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55戶、1860人,確定龍頸村等五個村為貧困村,今年出列村為五塊石村、石塔村。按照上級安排,五個貧困村都相應配齊了“五個一”幫扶力量,為保障“五個一”幫扶力量有效運行。結合工作實際,我鎮制定了《駐村幫扶工作組工作制度》、《第一書記管理工作制度》等相關制度,在工作時間、力量整合、信息對接等方面進行統籌協調和科學安排,努力促進“五個一”幫扶力量人員落實到位、作用發揮到位,最終取得實效。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制定規劃、落實責任。年初,我鎮五個貧困村按照相關工作要求,每個村都按照脫貧攻堅總體規劃,制定了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了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的工作職責。今年五月,按照縣委、縣政府對未脫貧人口超過20戶的非貧困村下派第一書記,經鎮黨委研究決定,下派鎮衛計辦主任鄭長輝任七里村第一書記,“三個一”幫扶力量全部落實到位。截止6月,陳智副縣長到我鎮貧困村查看產業建設、易地搬遷進度、聽取相關工作匯報達到8次、進村開展工作調研5次,幫扶單位旅游局、就業局集中進村入戶開展工作達到10次,工作組組長召集相關人員研究脫貧攻堅工作達25次,駐村工作組成員駐村時間每月達到15天,第一書記實現了全脫產每月駐村工作時間達22天以上、并圍繞“五項職能”積極開展相關工作,農技員駐村開展相關工作每月達到5天,通過規劃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時間到位,“五個一”幫扶工作力量日常運行有效、統籌協調到位。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通過近半年來大家的共同協作,我鎮“五個一”幫扶工作取得以下幾點成效: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縣旅游局撥付資金一萬元用于石塔村活動室衛生廁所改造和墻面刷白,縣就業局給水竹村、五塊石村、天臺村分別撥付兩萬用于發展基層平臺建設。二是提供就業平臺。縣就業局今年給我鎮五個貧困村分別提供了五個公益性崗位,每年每人6000元,并分別在五個村開展招聘會,為農戶就業提供了優先優厚的機會。三是提供專題技能培訓。縣就業局組織五個貧困村農戶外出參觀學習并根據實際為農戶提供種養殖技術。四是群眾思想認識逐步轉變。通過廣大干部及幫扶人員多次、全覆蓋深入農戶家中面對面宣傳政策、座談交流、實地規劃,群眾對脫貧攻堅參與度得以較大提升,如期脫貧的信心和勇氣更加充足。
三、存在的問題
(一)第一書記進村入戶時間不足。我鎮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第一書記共六人,其中五人都是鎮干部下派兼任,一方面五人均在鎮上承擔業務工作,要實現全脫產工作確有難度,另一方面由于扶貧攻堅工作需完善的軟件資料較多,大部分時間都在應對軟件資料,大大的減少了進村入戶時間,降低了村級發展和貧困戶教育、脫貧措施的執行力度。
(二)第一書記發展幫扶力度弱。由于我鎮第一書記多為鎮干部下派,在支持村級事業發展等方面力度薄弱,加之與幫扶單位的溝通交流較少,難以有效整合、發揮“五個一”幫扶力量。
(三)幫扶單位幫扶舉措單一。我鎮主要幫扶單位為縣旅游局和縣就業局,對于他們所聯系幫扶的貧困村,雖然做到了有規劃有幫扶,但是在具體落實層面則以物資幫扶為主,對于群眾教育、精神提升方面還有待加強。同時,對于其他非貧困村分別由馬鞍中學、楊橋小學、楊橋鎮衛生院幫扶,由于部分幫扶人員對政策的不熟悉,到戶幫扶容易誤導群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第一書記駐村時間。為保證第一書記能更加投入工作,下一步鎮黨委政府安排專人與第一書記談心交心,了解第一書記思想動態,為他們提供生活、工作后勤保障,對他們遇到的困難盡量解決,鎮干部下派第一書記整合工作時間和工作安排,增加進村力度,保證駐村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強第一書記與其他“四個一”的聯系溝通。第一書記作為“五個一”與村上的重要紐帶,為切實發揮第一書記的重要作用,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要加大第一書記與村上、幫扶單位、農業科技人員的聯系,通過開會、座談等方式多加交流思想,提出優化建議,制定規劃、落實責任到人,根據村上的發展需要,提供行之有效的幫扶舉措。
(三)增進幫扶單位幫扶舉措多元化。我們要加大與幫扶單位的溝通聯系,共同商量研究針對貧困戶幫扶舉措多元化,不僅僅從物資方面幫助貧困戶脫貧,還可以通過加強貧困戶思想教育、提供實用技術指導方面多加考慮,利用農民夜校、開會、入戶等途徑為老百姓宣傳惠民政策,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村為農戶傳授種養殖技術等。
五個一幫扶情況工作總結篇3
根據《滎經縣委組織部關于轉發〈雅安市“五個一”幫扶力量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第一季度“五個一”幫扶工作開展情況的督查通報〉的通知》文件要求,現將我局第一季度開展“五個一”幫扶工作整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杏家村位于滎經縣寶峰彝族鄉西南部,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312戶837人,其中黨員27人。全村現栽植茶葉1100畝、楨楠600畝。受交通、區位、生產等因素限制,通過貧困檢測,杏家村被評定為貧困村,有貧困戶18戶48人。2016年貧困戶脫貧14戶36人。
為推進脫貧工作有力開展,縣委、縣政府專門落實了“五個一”幫扶力量,確定了一名縣級聯系領導(淡國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一個駐村工作組(組長:楊學剛、縣糧食局局長,成員:馬云、寶峰彝族鄉副鄉長)、一名第一書記(周靜、團縣委副書記)、一名駐村農技員(閆成鋼、鄉畜牧獸醫員)、二個幫扶單位(市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縣糧食局),同時為保障幫扶工作力量的有效整合,將第一書記和駐村農技員納入駐村工作組,進行統籌管理,統籌協調,統一發揮,力求取得實效。
為保障“五個一”幫扶力量運行有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駐村幫扶工作組工作制度》、《第一書記管理工作制度》等相關制度機制,在工作時間、力量整合、信息對接等方面進行統籌協調和規劃有序,著力通過制度的作用促進“五個一”幫扶力量落到實處、作用到位、取得成效。
目前,“五個一”幫扶力量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制定了一個托盤攻堅總體規劃工作計劃,細化梳理了相關幫扶措施,通過規劃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時間到位,“五個一”幫扶工作力量日常運行有效、統籌協調到位。
二、工作任務
(一)聚焦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將進一步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脫貧工作的工作重點。配合實施好“寶民路”工程,助力貫通民族走廊;強化村級活動陣地,改造完成村委會配套活動陣地;圍繞產業發展,積極爭取資金新硬化產業便道5公里。
(二)聚焦產業助民發展
堅持將培育農業產業發展作為群眾增收脫貧的主力手段。圍繞“戶戶有茶園”的工作目標,鼓勵群眾發展茶葉產業,努力實現應栽盡栽;進一步規范茶園示范基地,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結合茶葉管護季節,運用好農民夜校等載體,組織開展茶葉相關培訓3期;引導當地群眾積極新建茶葉加工廠,拓寬茶葉銷售渠道;針對18戶貧困戶,按照自愿原則,對養殖豬、羊等實施以獎代補助力實現持續增收;進一步規范運營“寶峰人家”微店,拓寬群眾增收路徑。
(三)聚焦政策幫扶脫貧
堅持將政策幫扶作為脫貧工作的重要支撐。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發揮低保、殘疾人補助、公益性崗位、新農合、教育、醫療、貸款、保險等政策的杠桿作用,不斷擴大貧困群眾對政策紅利的惠及面。
(四)聚焦社會力量協助
堅持將“四好”建設作為脫貧工作的主要延伸。積極整合資金,大力開展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深化村級治理,探索開辦“誠信超市”,引導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繼續發揮志愿服務隊的'志愿力量,大力營造公益感恩氛圍;圍繞“四好村”建設目標,不斷改善生活環境。
(五)聚焦脫貧一戶一冊
堅持將貧困戶脫貧檢查指標作為脫貧工作的常態工作。結合2016年相關檢查驗收材料,圍繞“一超六有”著重做好每月收入臺賬、信息臺賬、圖片臺賬等;針對今年擬退出貧困戶,按照個性與共性細化具體幫扶措施,切實解決能脫貧、真脫貧、脫真貧。
(六)聚焦基層黨的建設
堅持將進一步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作為脫貧工作的強力保障。著重抓好黨建雙百示范項目,切實發揮好黨建資金的杠桿作用;緊扣黨組織班子建設,強化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圍繞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進一步規范村務管理。
三、存在問題
(一)幫扶力量整體聯動還不夠暢通。在開展結對幫扶過程中,有些黨員干部缺乏主動性,把幫扶作為上級布置的任務來對待,與幫扶對象的溝通少,對所聯系的貧困戶走訪幫扶還未形成常態。
(二)感恩教育活動開展不夠,群眾滿意度有待提升。對提高群眾滿意度工作重視不夠,未積極開展感恩教育主題活動,對感恩奮進的良好氛圍營造不夠。
(三)宣傳引導不夠到位。幫扶工作氛圍營造不濃,對惠農政策和幫扶工作宣傳力度不夠,幫扶動態信息較少。
(四)痕跡管理不夠規范。痕跡管理意識不強,未將工作推進與檔案資料完善統籌進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強化制度建設,建立長效幫扶機制。一是制定和實施全方位、多層面的幫扶措施,加快“一對一”結對子建設,加大日常幫扶力度,把幫扶工作做細、做實,逐步實現經常化、制度化。
(二)積極開展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提升群眾滿意度。組織本單位黨員干部開展號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使干部入戶走訪工作形成常態化,每月至少到聯系戶家中兩次,了解實際情況,幫助解決問題,引導感恩教育,切實增進與貧困群眾感情,提高群眾滿意度。運用“四個一”走基層、群眾夜話、農民夜校等有效載體,大力開展感恩教育主題活動,營造感恩奮進的良好氛圍。
(三)抓政策宣傳引導,努力營造幫扶工作氛圍。組織黨員干部加強對惠農政策和幫扶工作的宣傳,使群眾真正知曉、理解文件精神,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積極性。利用展板、短信等方式,大力宣傳“五個一”幫扶力量突出事跡、先進典型,不斷強化幫扶干部和貧困戶參與脫貧攻堅的意識以及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四)強化留痕意識,規范檔案管理。做到工作安排痕跡化、履行職責痕跡化、監督管理和考核工作痕跡化,將歸檔工作做在平時、做在經常,確保工作留痕,經得起檢查。
【五個一幫扶情況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孝老敬老幫扶活動開展情況總結(通用7篇)09-17
一對一幫扶方案11-05
一對一結對幫扶方案03-18
學生幫扶工作總結07-09
醫院幫扶工作總結06-14
學校幫扶工作總結09-17
學生幫扶工作總結10-14
幫扶企業工作總結12-17
婦聯幫扶工作總結12-30
公司幫扶工作總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