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匯報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區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簡要匯報如下:
一是規劃先行,認真做好前期工作。自“九五”規劃以來,我區相繼編制完成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在總體規劃框架內,及時編制完善了區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及農村飲水、水庫除險加固、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閘、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專項規劃。當前,正在按照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部署,開展水資源開發利用、萬畝圩口加固達標、水環境整治等規劃編制準備工作,進一步完善我區水利發展規劃體系。面對大量的規劃論證、勘察設計等工作,我們一方面做好經費保障工作,一方面整合全區現有水利技術力量,保證工程項目質量。同時,我區土地置換、煙水配套、農業開發等項目均抽調水利專業技術人員全程參加,使涉農項目更好地與水利建設相協調。為保障重點工程順利實施,成立了由相關職能部門、有關鄉鎮辦事處組成的工程建設領導組,統籌做好項目實施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資金調度、工程審計等工作。 二是多措并舉,充分發揮項目綜合效益。首先,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十一五”期間,我區共爭取國家和省、市投入超過7億元。第二,不斷加大財政投入。2015年區財政投入水利建設資金達3442萬元,僅城東聯圩除險加固就投入1300萬元,并拿出500萬元作為湯村水庫項目的前期經費。
今年,我區將投入2000萬元財政資金,重點用于堤防加固、塘壩整治和溝渠清淤。第三,引導群眾大力開展面上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我區連續3年財政獎補項目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都是重點,2015年全區的水毀修復工程全部開展了“一事一議”,帶動社會投入2000多萬元。同時,注重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工程每年吸納社會資金800多萬元。第四,強力整合涉農資金。2015年文昌鎮福川村整合土地置換資金近200萬元對2公里的青弋江堤防進行加固;養賢鄉寶圩村整合小農水、“一事一議”、水毀修復等項目共500多萬元對防洪、排澇、內水系配套進行綜合治理;洪林鎮整合小農水、農業綜合開發、煙水配套、水稻良種基地、灌區續建配套等項目資金1.3億元,精心打造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區,成為全省項目整合的典范。皖南煙葉公司自2015年開始,每年投資2000多萬元對16個煙草種植鄉鎮的農田水利設施和道路進行整村推進。
三是合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成效顯著。我區地理環境特殊,易旱易澇。近年來,我區始終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農建指揮部的政委、指揮長,區四大班子領導分工聯系各重點工程建設,坐陣指揮。全區建立起區、鄉兩級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的長效工作機制,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局面,合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自2015年以來,完成16.1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際受益人口達27萬,提前完成規劃內26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改善防洪面
積3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48.6萬畝,新增或恢復灌溉面積
7.5萬畝,新增旱澇保收面積0.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
1.2萬畝。我區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續獲全市“水陽江杯”競賽一等獎、二等獎,多次獲得省“江淮杯”金、銀、銅杯獎。
四是突出重點,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近年來,我區農田水利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群眾的期盼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結合實際及時制定實施細則,全力推進水利工程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首先,積極爭取項目支持。緊緊抓住中央一號文件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機遇,超前謀劃以塘壩擴容、溝渠整治為主要內容的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做好各類項目的申報、立項。目前,我區已爭取到農村飲水、水庫除險、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閘、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重點農水、水利血防等各類重點項目。其次,強化各項保障。區財政建立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資金,逐步增加資金規模,并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區財政保障直屬水管單位人員管理經費和工程更新改造、運行維護經費,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維護基金,加強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并對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護經費給予補助,試點建立村級水管員制度,對水管員工資實行定額補貼。同時,嚴格水資源管理,強化依法治水和管水。按照市區一體化的要求,推進市區水利執法一體化建設,加強人員和裝備建設,嚴格控制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和水行政許可審批制度,全面推進水利綜合執法。第三,全面加強
《鄉鎮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積極做好水陽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和主城區、雙橋圩堤防除險達標建設,全面開展萬畝圩口堤防除險達標和穿堤建筑物改造,基本完成雙橋河、華陽河、周寒河、宛溪河等重要河道的治理,力爭開工建設湯村水庫,全面完成規劃新增11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規劃內45座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改造,使萬畝圩口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千畝圩口達到7年一遇。另外,圩區重點實施溝、河、塘清淤和橋、涵、閘、站的配套改造,山丘區按時完成上級下達我區塘壩擴容、溝渠整治、泵站改造建設任務,及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重點農水等項目,不斷提高供水能力,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5萬畝,全面解決38.59萬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第四,扎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會后,我們將立即召開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傳達貫徹本次會議精神,開展防汛檢查、督查,落實各項度汛措施,積極迎戰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確保安全度汛。
各位領導,農田水利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始終緊抓不放松、長期強化不削弱,不斷夯實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為推動全市、全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更加優良的水利環境!謝謝!
鄉鎮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匯報材料 [篇2]
一、基本情況
幾年來,全鄉始終堅持以水利建設為重點,努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以爭取項目為抓手,按照“建設一批,安排一批,儲備一批”的指導思想,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精心謀劃,積極爭取資金。截止目前,完成 件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完成投資 萬元的以工代賑 項目;完成 多萬元退耕還林基本農田地水利配套建設項目、 多萬元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和農村小型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建成溝渠 條,“三面光”砼硬化防滲 米,全鄉小塘壩 座,能蓄水 萬立方米,抽水站5座,小水池(窖) 個。
(二)抗旱情況
為切實做好抗旱保生產,保障農村人畜飲水, 黨委、政府加大投入,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動工建設水窖 個、完成建設 個;完成水溝渠修復 件;對 個小水塘、 個水窖進行蓄水 萬立方米。
三、水利建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是水利設施基礎依然薄弱。部分飲水工程缺乏水處理設施,用水方便程度、水質達標的較少,部分地區分布低海拔地區的部分村組,水源受人為污染和細菌學超標。
二是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困難。部分工程受建設資金及設計標準、管理等因素制約,多年失修無法正常供水,甚至已經損壞。
三是人畜飲水困難面大。主要原因是水資源短缺,工程性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隨著旱情的持續發展,因旱造成的人飲困難和農作物受旱面積進一步擴大,抗旱保供水任務十分艱巨。
四是河道防洪標準低。主要河流防洪標準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弱,洪澇災害頻繁,災害損失嚴重。
五是水利建設投入資金不足。 地廣人稀,居民居住分散,集中式飲水建設困難,雖然不斷增加投入,但還不能滿足抗旱救災的需求。
四、“十二五”時期水利建設規劃
“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強 河流域重點河段治理。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加大協調力度,爭取加快小型水庫建設步伐,加強配套溝渠建設。通過項目實施,新增有效灌溉面積。同時,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規劃,逐步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和安全問題。
(一)水源工程: 繼續做好水庫前期工作,爭取省、州、縣立項建設。
(二)安全人飲工程:“十二五”期間,根據農村安全飲水規劃,以自然村組 個為主解決 件人畜飲水工程,架設引水
管道 公里及實施相關配套工程,解決 人、大牲畜 (頭、匹、只)的飲水困難問題,保證人畜飲水安全。
(三)流域治理: 治理河堤 公里; 受益村社 個,受益人口 人。
(四)溝道硬化防滲:完成 個村 件小溝渠小型節水灌溉渠 公里。
(五)小水窖(池、塘)工程:按山區戶均一口小水窖的目標要求,在全鄉山區新建標準化小水窖 口。建小壩塘 個、水池 個。蓄水 萬方,改善灌溉面積 畝。
鄉鎮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匯報材料 [篇3]
彭市鎮地處漢江之濱,轄30個行政村,243個村民小組,12031戶,59204人;面積77.6平方公里,耕地56374畝,其中水田1.8萬畝。
彭市是濱湖鎮,農業鎮。去冬今春,鎮委、鎮政府大興水利,成效顯著,受到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也為我鎮農業增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經受“旱、澇、洪”三重自然災害的接連襲擊,我鎮依然奪取農業大豐收:全鎮棉花平均畝產皮棉79.3公斤,總產1363噸,與2015年基本持平。糧食平均單產650公斤,比2015年的533公斤,提高117公斤;總產11462噸,比2015年的9406噸增加2056噸,上升21.9個百分點。其中,“溝渠排灌通暢、涵閘啟閉及時”功不可沒。
總結上年經驗,鎮委、鎮政府繼續發揚光大,認真貫徹落實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政府布置的2012年度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作任務,密切聯系本鎮實際,與“三萬”活動有機結合,動員全鎮廣大干群,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掀起冬季農田水利建設高-潮。到目前為止,全鎮已疏洗溝渠25.8公里,開挖塘堰 個,完成土方13.8萬方,現將有關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早動員,統一思想
村級“兩委”換屆選舉結束之后,鎮委、鎮政府就著手調查、研究、籌劃今冬明春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組建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領導班子,由鎮委書記劉斌任指揮長,
黨委成員和其他相關單位負責人分別任副指揮長和成員。 市冬季小農水工作會議召開后,我鎮及時召開動員會,與“三萬”活動有機結合,從發展的角度、維穩的高度,將廣大干群的思想統一到 “挖塘堰、疏溝渠、強基礎、惠民生”上來,突出辦實事,重在挖塘疏渠,著力解決農民群眾反映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二、早規劃,突出重點
針對“旱、澇、洪”自然災害中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我們一方面精心制定《彭市鎮2012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分輕重緩急,著力解決排灌難題:“鍋底”村,整村推進,不留死角;重點渠,全線疏通,不留梗阻;橋泵閘,以獎代補,不留隱患。另一方面,明確責任,強化措施:一是加強督導,班子成員督項目,機關干部督村組,鎮農田水利建設專班分類指導,分片負責,緊盯重點,督到工程現場;二是嚴格獎懲,鎮成立了由鎮農辦牽頭組成的驗收專班,對全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進行全面考核驗收,并將結果納入年終底線考核結帳,保證了各項工程順利進行。
三、早實施,典型推動
胡咀村是我鎮地勢最低洼的村,24小時內70mm的降雨量就會導致澇災。新上任的村支部書記胡小西帶領村委會一班人籌資8萬余元,疏洗溝渠8600米,,完成土方1.5萬方,維修道路2800米,正在籌備將胡咀泵站改造為排灌兩用泵
站。
羅場村在去年疏渠開溝的基礎上,今年著重挖塘洗淤,在市 單位“三萬”工作組的支持下開挖塘堰全面啟動。
馮廟村在市建行“三萬”工作組的大力支持下,疏洗“馮臨渠”800米,完成土方4000方,配套維修田間生產路1600米,投資4萬元,灌溉面積800畝。
在他們的帶動下,周灣、沙嶺、毛灣、王港、王橋、同樂、羅橋、顏橋、金莊等村與昌興林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沿江渠、羅紅渠、羅東渠、南北渠等清淤合同,已竣工的有:羅東渠全長1800米,完成土方15000方;南北渠全長4000米,完成土方20000方;沿江渠全長9000米,完成土方48000方;羅紅渠全長900米,完成土方3000方,村自籌資金組織勞力采取多種形式開挖了沙嶺村沙嶺溝,全長3000米,完成土方15000方;王橋村二組進水溝500米,完成土方1500方;長江村四組進水溝1000米,完成土方4000方。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全鎮范圍內所有涵閘泵站、橋梁都進行了認真踏勘檢測,制定了詳細的維修計劃,對亟需維修的橋梁涵閘,實行一事一議獎補政策,共維修了同樂二組、四組,新場村中心溝、王橋村二組,鄒張村七組,金莊五組等10余座生產橋;維修保養了進水閘13座,排水閘6座;全鎮維修生產路45條,配套埋設函管78處、386節,如新場村投資2000多元,購涵管96個。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鄉鎮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農田水利建設考察報告07-15
鄉鎮雙擁工作匯報材料08-02
鄉鎮殘聯工作匯報材料08-04
鄉鎮綜治工作匯報材料08-04
鄉鎮扶貧工作匯報材料08-04
鄉鎮衛生工作匯報材料11-25
鄉鎮人才工作匯報材料11-25
鄉鎮科普工作匯報材料11-25
鄉鎮慈善工作匯報材料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