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老齡工作匯報材料
城關鎮轄X個社區X個行政村,常住人口X萬余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約X萬人,占全鎮總人口的X%。隨著城市老齡化的不斷加快,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鎮老齡委,現有X個村、社區老年協會,工作人員X余名。近年來,我鎮按照“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找準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扎實開展老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思路上找結合點。我鎮是XX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鎮黨委、政府很想找一支有時間、有能力、愛奉獻的“志愿軍”來協助工作。另一方面,隨著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加快,一大批離退休干部回到了社區,他們思想覺悟高、群眾基礎好、工作經驗豐富,而且絕大部分愿意發揮余熱,繼續為社會做貢獻。就這樣,鎮黨委、政府摒棄了以前“老年人是包袱”的錯誤觀點,積極支持和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參與到我鎮各項工作中來,并逐步形成了“老年人不是包袱是財富”、“不重視老齡工作的領導不是稱職的領導,抓不好老齡工作的領導是沒有能力的領導”的共識。
二、方法上找切入點。為了讓老年人更好地參與到老齡工作中來,鎮黨委、政府不斷創新方法。一方面廣泛邀請他 1
們參政議政,每當有重大活動或重點工作,都會主動上門向他們征求意見,邀請他們蒞臨現場指導工作,同時明確每個社區老齡學校的校長為各社區的總支委員,密切聯系各社區退休老干部,結合我鎮中心工作和社區工作,引導社區老人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另一方面全方位關懷、關心他們物質和精神生活,以社區老年學校、老年人協會等基層組織為平臺,以開展各項特色活動為載體,極大地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實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讓廣大老齡干部切身體會到老齡工作給他們帶來的益處,從而調動了他們參與鎮、社區老齡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良性的協助互動。
三、工作上找著力點。一是完善硬件設施。我鎮在每個社區都新建了綜合辦公大樓,并單獨利用一層用于開展老齡活動。投資建立了硬件設施齊全的閱讀室和活動室,為社區老年人精心營造了一個溫馨的精神樂園。各村、社區以老年學校為基礎,全面落實“社區老校社區辦,辦好老校為社區”的原則,相繼成立了老年協會、老年體協、老年科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五老機構,落實了班子、牌子、位子、章子,確保老年組織機構健全、經費保障、人員到位、制度規范。每年我鎮對每個村、社區解決XX元的老齡工作專項經費,近四年來我鎮共投入五老活動經費達XX余萬元,確保了我鎮老齡事業健康發展。二是創新活動載體。近年來, 2
組織開展了“創衛研討”、“老有所為交流”等活動,并取得了“創衛集錦”、“創先爭優”論壇等一系成果。今年計劃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和諧家庭及好媳婦評比活動。通過居民推薦、支部篩選、總支審定的流程,評選出轄區內“和睦團結、誠信待人、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十佳好家庭、十佳好媳婦。三是搭建有為平臺。廣泛開展“為民服務爭當六員”的實踐活動。“六員”是指政策法律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處員、治安義務巡邏員、小區衛生保潔員、政務信息聯絡員、干部作風監督員。通過這些平臺,老年人們在社區換屆、創建省級衛生縣城、人口普查等重點工作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城關鎮的老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與上級領導的要求和老年同志的期盼還存在差距。今后,我鎮將克服困難,搶抓機遇,創新思路,銳意進取,將我鎮的老年工作提升一個新的高度,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大局。
中共XX縣城關鎮委員會
3
農村老齡工作匯報材料 [篇2]
一、人口老齡化現狀
廣西1996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全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較早的省區之一。廣西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除了與全國共性以外,還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民族和地域特殊性明顯。廣西少數民族人口共有1900多萬,老年人口600多萬,是少數民族人口最多、老年人口規模最大的民族自治區。同時,廣西還是革命老區、西部山區和邊境地區,共有84個縣(市、區)為革命老區,其中,國定貧困縣28個、自治區定貧困縣21個,邊境縣(市、區)8個,絕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在革命老區、貧困山區以及邊境地區。二是高齡化、空巢化問題突出。目前,廣西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近100萬人,約占廣西老年人口的1/6。同時,由于廣西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隨著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空巢化越來越明顯,65歲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將近150萬。
《農村老齡工作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廣西老齡工作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全國老齡辦的大力指導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西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老齡工作的重大部署,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落實“六個老有”的工作目標,始終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把保障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 1
點,奮力開拓,創新務實,重點工作取得新進展,難點工作取得新突破,實現了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老齡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擺在重要位置,自治區主要領導經常過問老齡工作并作重要批示。領導特別關注農村養老工作,多次帶領自治區有關廳局主要負責人深入五保村、敬老院和基層老年協會,調研農村養老問題,并就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重視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把農村老年人協會建成“有組織、有場地、有設施、有活動、有經費”的示范性老年群眾組織,充分發揮基層老年協會在農村養老中的輻射作用。2003年,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老齡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加強老齡工作體制機制建設,加大對老齡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201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廣西老齡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新時期老齡工作,著重解決長期困擾廣西老齡工作的主要問題,有力推動了老齡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目前,自治區、市、縣都成立了老齡工作委員會,由各級黨委、政府分管領導擔任老齡工作委員會主任,落實了成員單位職責,設立了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建立了老齡工作的協調議事機制。
(二)老年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健全。近年來,自治區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老齡工作的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加快發展我區 2
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辦法》、《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廣西壯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規定》等20個涉老法規政策,內容涵蓋老年人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救助、老年優待等方面,各項老齡法規政策頒布實施,為廣西老齡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老年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為保障和改善老年人基本生活,廣西兼顧城鄉發展,注重整體推進,全面建立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等相結合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
養老保障: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實現了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養老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人數達萬人,參保企業退休人數萬人;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重點向參加工作時間早、年齡大、具有高級職稱等企業退休人員傾斜,2011年,全年共發放養老金億元。積極推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比全國要求提前半年實現全覆蓋,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有了制度保障。
老年醫療保障:2015年以來,自治區人民政府連續幾年將實施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基本建立了城鎮職工醫
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項制度并駕齊驅的醫療保障體系,并實現全覆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萬人,其中城鎮居民醫療參保人數達到。
老年社會救助:
(四)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第三次全國老齡工作會議精神,破解廣西農村養老難題,日前,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做出重大決定,將創新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舉措,納入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重點內容,以自治區人民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創新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精神,2012年至2015年,自治區財政統籌安排資金 億元,大力推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其中,投入資金9000萬元,建設示范性村級老年人協會3000個,以完善老年人協會辦公與活動場所,配備文體娛樂設施,充分發揮農村老年人協會在農村養老的輻射作用;投入資金 萬元,在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及享受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待遇的縣改、擴建示范性鄉鎮敬老院100個;投入資金 萬元,新建五保村4000個;投入資金 萬元,為0.4萬名農村殘障老年人適配對象安裝康復輔助器具;制定出臺廣西高齡老人生活補貼,為廣西80歲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具體發放標準和經費由各市、縣(市、區)制定并解決。
(五)老年人優待工作不斷加強。
(六)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取得成效。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權和發展權,充分發揮老年群眾組織以及廣大老年人在科研教育、文化體育、生產經營、經濟管理、社會服務、關心教育下一代、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城鄉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快速發展壯大,已建立基層老年協會10583個,入會老年人超過45萬,
(七)老年教育文化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八)敬老愛老活動蓬勃開展。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助老活動。一是加強敬老愛老宣傳工作。各級老齡部門在電視臺、電臺、主流報刊媒體開辟“敬老愛老”活動專題、專欄,大力宣傳孝親敬老先進事跡,營造全社會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的良好氛圍。二是廣泛開展“敬老月”活動。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廣西廣泛開展了以“敬老助老,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敬老月”活動。“敬老月”期間,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走訪慰問特困、高齡、空巢老年人和基層老年群眾組織活動,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的關懷和溫暖。三是認真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近年來,根據全國關于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精神,我們把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作為推動尊老敬老工作的重要契機,通過開展孝親
敬老模范人物(單位)的評選表彰和宣傳活動,評選出了一批孝親敬老楷模和模范單位,樹立了敬老愛老典型人物,起到了以點帶片的示范作用,積極擴大了社會影響,加強了公民道德教育,逐步形成全社會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
近年來,老齡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比如:老齡工作發展不平衡,老齡宣傳力度不夠,基層老齡工作組織建設和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等。我們將正視這些困難和問題,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把老齡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農村老齡工作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農村環保工作匯報材料11-24
鄉鎮老齡工作匯報11-25
農業農村工作匯報材料08-04
農村工作匯報材料內容11-24
農村三增工作匯報材料11-24
新農村工作匯報材料11-24
老齡個人工作匯報11-25
農村學校工作匯報材料11-24
鄉鎮半年老齡工作匯報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