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老齡工作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我是XXX鎮人民政府的黨委副書記、鎮長小行星,下面我受市老齡委安排就我鎮近年來開展老齡工作的情況向大家作個匯報。
XXX鎮現有17個村(居),共3.3萬人口,其中老年人口3600多人,占總人數的11%。做好老年人的工作,使老年人過上一個開心、幸福、豐富的晚年,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老齡委的關心和指導下,在社會各屆的大力支持下,我鎮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與時俱進、和諧發展”的方針,緊緊圍繞“服務中心、促進穩定、加快發展”的工作主題和“切實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權益,提高生活質量”為工作主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認真開展各項老齡工作,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老齡工作與創建文明城鎮緊密結合。
XXX鎮近年來,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認真開展“孝親敬老”活動,評比推薦“孝親敬老之星”,倡
導全鎮干部群眾用真情來尊老敬老,把老齡工作溶入各級、各部門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使老齡工作深入人心。
二、基層老年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
我鎮成立了XXX鎮老齡協會(分為XX分會XX會分),設立會長1名,分會副會長各2名,會計、出納各一名,均通過選舉大會產生。17個村(居)中,每個村都建立老年協會支會,共有老年人會員748人。其活動經費是自我創收為主,財政補助為輔。在保障協會活動基礎上,還開展對外營業,實現經營利潤再投入,保障了老齡協會的正常運轉。老齡協會是在黨委政府領導下組建的老年人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組織,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及社會穩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各村老年協會支會在鎮老齡協會的領導下,發展勢頭良好,基本上達到了“四化”、“六有”標準。“四化”即“管理工作規范化、選舉民主化、活動制度化、財務公開化”。六有即“協會有章程、有好的領導班子、有職責分明的工作規程、有男女會員、有文化活動室、有老年活動經費”。協會在財務公開上做到帳目日清月結,年終都有會員代表參加帳目清查并逐項審查,每年公布收支情況。
三、多措并舉,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一是加強普法教育工作,堅持“德治”與“法治”相結合,向全鎮人民發出了“弘揚敬老養老傳統美德”的倡議,號召全鎮人民盡起責任,關心老人。
二是充分發揮好活動陣地作用,保障老年活動正常開
展。老年人借此交心談心、暢所欲言,加強溝通、加深友誼,放松心情、充實生活。
三是推廣老年文化,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組建了石板老年秧歌隊,鎮政府每天晚上免費提供場地為老年人跳舞健身,引導老年人開展各種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為老年人健身提供更多的活動設施和活動場地,讓更多的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
四是切實解決老年人的實際困難。對一些特困老人,幫助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全鎮共有326位老人納入城鄉低保。凡病重住院的會員由老齡協會購買慰問品前去看望關懷;80歲以上的會員生日由老齡協會贈送禮品給予祝賀;對去逝的老人由老齡協會派人前去悼念;對有臨時困難的老人,鎮民政辦也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解決。
五是充分發揮老齡協會作用。積極調處化解老年人之
間、老年人家庭、老年人身心等各種矛盾,促進社會和家庭和諧。
六、開展節日慶祝活動。在重陽節和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鎮黨委政府都要組織老干部或貧困老年人慰問活動。開展退休老干部座談會,傾聽老干部心聲,把老干部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困難都擺上黨委議事日程,專題進行研究予以解決和答復。今年就組織老干部到天府新區及“兩湖”路沿線
鄉鎮進行了參觀考察,還就老干部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了解決落實。
四、努力創辦好XXX鎮敬老院,努力提升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水平。
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上級黨委政府及民政部門領導關心支持,我鎮于2015年利用災后重建項目在風景秀美的XXX庫旁修建了XXX鎮敬老院,并在上級民政和財政部門領導重視和指導下,2011年7月成功創建達到了省一級敬老院標準。
該敬老院占地共17余畝,依山傍水,院內綠化長青,其中建筑面積占4.5畝,其余用于耕作的土地有12畝。總床位數是100個,目前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有90人,聘請管理人員6人(其中含院長1 人、副院長并出納1人、護理2人、廚師1人、醫護人員1人)。
該敬老院建設為了創建省一級敬老院標準,一是完善了硬件設施,新改建了廚房、廁所、豬圈、沼氣池、花臺,添置了太陽能熱水器、電風扇、電視、餐桌餐具等設施設備。二是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將管理制度和入住人員情況公示上墻。對管理人員和院內入住人員實行院務公開評價制度,確保五保老人來得開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鄉鎮老齡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在入院老人經濟保障上,我鎮做到:五保金保基本、養老保險保靈活、創辦院務經濟和社會捐助保改善。不足部分
由鎮財政補貼的方式,確保了敬老院老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處、生有所樂。一是五保金作為院內統籌開支生活,個人的農村養老保險發放給個人靈活安排臨用;二是積極開展院務經濟發展,對部分身體條件好的老人采取現金獎勵形式鼓勵參加院內身體力行的生產勞動,比如喂豬、雞、鴨等,種植日常生活用蔬菜、油菜、糧食等作物,增加院內收入,改善老人生活水平;三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幫助支持,接受社會捐款、捐物、捐糧等,去年達省一級標準敬老院以來接受來自上級領導慰問、簡陽愛心聯盟、惠民幫扶中心、中國紅十字會、資陽血站、資陽衛生局、簡陽交-警大隊石板中隊、石板中心衛生院、石板部分豬場、簡陽大川羽絨廠等社會捐助達到了近10萬元。
同志們,回顧過去,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老齡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如村與村之間發展不平衡;少數村干部對老齡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村老人協會活動場所、活動設施、活動基金缺乏等。以后工作中我鎮老年工作仍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關于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不斷鞏固工作成果,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我鎮改革發展的大局,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務實創新、與時俱進,確保我鎮老齡事業繼續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構筑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謝謝大家!
鄉鎮老齡工作匯報 [篇2]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扎實推進老齡工作 各位領導、同志們: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我鎮堅持認真貫徹實施《老年法》,加強老齡工作宣傳力度,積極構筑老齡工作基礎平臺,圍繞六有目標,著力提升老齡工作水平,有效推動了全鎮老齡事業發展,全鎮上下尊老、敬老、助老、養老蔚然成風,老年活動場所不斷拓展,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晚年生活幸福充實,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鎮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一、擺上位置,齊抓共管,營造尊老、敬老良好氛圍 近年來,我鎮把老齡工作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來抓,作為鎮黨委、政府一項長期性、經常性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網絡。鎮設立了老齡工作委員會,由鎮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并配備了兼職工作人員,做到辦公有地點,活動有經費;各村(場)、社區居委會都已成立了老年協會,建立了老齡工作小組;各企事業單位都明確了分管人員具體抓,從上到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組織網絡,為促進老齡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深入廣泛宣傳《老年法》。《老年法》是維護老年人的根本利益,實現六個老有基本目標的重要法律依據。我們一方面通過召開會議,組織各村(場)、社區居委會主要干部進行學習,一方面組織有關老同志認真學習,同時,通過市(農)民學校,組織市(農)民學習,讓大家熟悉了解《老年法》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我們還通過街頭宣傳、橫幅、戧牌,在重大節日期間進行宣傳,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不僅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而且使廣大老年人能夠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三是動員全社會都來關心老年人,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
1、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加強社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做到按 時發放養老金,全鎮20個社區居委會均成立了退休人員自管協會,一萬多名退休職工均已納入社區管理;對農村老年人按照規定給予減免勞動義務工和積累工;重視紓解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三無(無子女、無收入、無單位)老人等弱勢群體的實際問題,共為39名老人落實了城市(農村)低保;搞好老年優待證和敬老證的發放。
2、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對生活困難和高齡
(90歲以上)老人實行定期不定期的走訪慰問,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和民政、工青婦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堅持在重大節日走訪慰問老年人,送慰問品、慰問金,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鎮團委、婦聯還組織各類志愿者經常到愛德福利院和城鎮敬老院幫助老人做好事,為老人表演文藝節目。
3、為老年人做1-2件實事。鎮政府今年初召開了一次老干部情況通報會,為基層老年協會訂閱了一份報紙,為機關老干部訂閱了1份雜志,為機關和社區退休職工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目前,正在籌建的安宜鎮老年福利中心,占地約100畝,一期工程投入1500萬元,已進入規劃選址階段;有關社區、村還組織老黨員、老干部、老職工參觀了解市政建設和安宜工業園建設情況,東升村還為部分老人解決1200元/年的生活補助。
《鄉鎮老齡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打造載體,構建平臺,適應老齡工作發展需求 當前,老齡問題已成為全社會不可回避,而且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實際問題,在新的形勢下做好老齡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們堅持從本鎮實際出發,著力打造老齡工作載體,構建適合老年人開展活動的平臺。
1、建立和加強不老松志愿者服務隊建設。去年,我鎮成立了安宜鎮不老松志愿者服務隊,下設法制宣傳、思想道德教育、文藝表演、體育健身、環境護綠、治安護巷、戲劇票友、琴棋書畫等8個隊,我們又為服務隊籌資1800多元,購買了音箱設備、打擊樂器等器具,為服務隊更有效的開展活動創造了條件。
2、調整充實人員,完善基層老年協會。明確基層主要負責人為協會會長,并聘請一名有組織活動特長、工作經驗豐富,有較好群眾基礎的老同志為常務副會長,負責協會工作的具體事務,今年已有8個基層老年協會班子進行調整。
3、整合社區資源,拓展老年活動場所。我們結合開展文明社區創建和與縣屬部門單位結對共建活動,共投入100多萬元對桃園、白田、安民等7個社區老年活動室進行了裝修,添置了桌椅、棋、牌、麻將和圖書等娛樂學習用品,同時,積極加強與縣駐社區有關單位協調,向社區開放廣場、綠地、圖書室等,為老年人晨練、休閑、學習、娛樂提供了有利條件。
4、舉辦社區藝術和老年文化節。我鎮已連續舉辦了三屆社區藝術節,今年又舉辦了第四屆社區藝術節,同時協辦了老年文化節,在藝術節和文化節上,通過戲曲演唱會、書畫筆會、歌舞表演等系列活動,讓有文藝特長的老同志有充分的展示舞臺。藝術節和文化節上,老年健身舞、太極劍(扇)、戲曲演唱等無不顯示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贊美,體現了老年人熱愛生活、珍愛人生的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精心組織,加強引導,激發開展四有內在動力 抓好老齡工作,關鍵是加強組織引導,從根本上激發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的能力,充分發揮老年人作用,增強做好老齡工作的自覺性,促進老齡工作的不斷開展。一是發揮宣傳教育作用。鎮不老松志愿者隊的法制宣傳、思想道德教育隊的雍萬泰、李萬銀等老同志,自行組織編寫了有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為題材的宣傳教育內容,并自費制作了80多塊戧牌,到社區、學校、廣場向廣大居民、中小學生巡回展出,今年已開展出20多次,受教育達1.5萬人次;鎮不老松志愿者服務隊的思想道德、文藝表演、戲劇票友三個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自編自演小快板、三句半等18個節目,在社區藝術節和老年文化節上演出,深受廣大市民群眾的好評。二是發揮義務監督作用。我們聘請了56名鎮不老松名志愿者擔負全城區28家網吧監督員。這些老同志能夠自覺執行上級規定,定人定位落實到各個網吧,經過艱苦的工作,效果比較明顯,未成年人進網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三是發揮老人維權作用。通過組織引導,廣大老年人不僅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而且還幫助他人解決侵權案件,安民社區的許文龍、朱愛蓮一對老夫婦憑著他們一腔熱情,利用掌握的法律知識積極為受害人免費服務。去年,有一村民發生醫療糾紛找到許文龍夫婦后,他們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了他的合法權益。幾年來,他們夫婦共幫助居民群眾維權達3000件。四是發揮校外輔導員的作用。目前,全鎮已有10名老同志受聘擔任中小學校外輔導員,他們通過市民學校舉辦家長培訓班,圍繞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要內容,為廣大學生家長授課10多次。他們還運用自己搜集到的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共編寫10多篇教材,在廣大學生家長中引起較大反響,收到了較好效果。近年來,我鎮在老齡工作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收到較好的社會效益,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老齡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不斷依靠和發揮老年人的作用,積極開拓創新,務實進取,努力把我鎮老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鎮三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鄉鎮老齡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鄉鎮半年老齡工作匯報11-25
鄉鎮民政工作匯報老齡11-25
鄉鎮老齡工作08-03
鄉鎮老齡工作意見08-03
鄉鎮老齡工作計劃08-02
農村老齡工作匯報材料11-24
老齡個人工作匯報11-25
關于鄉鎮老齡的工作總結10-26
鄉鎮老齡辦當年工作小結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