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研討會會議紀要
·
時I 司:2015 年5 月301 」下午2 點
地點:公司三樓會議室
參加會議的單位及人員:
公司級領導、各單位中層領導、技術人員
會議紀要:
6 月30 日下午2 點,東晨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召開了2015 年1 一5 月份質量_!二作側f 討會。會議由質量主管經理李志謙主持,會議共進行四項:
一、首先由質量主管工芬以幻燈的形式向大家做了2015 年1 一5 月份公司產品質量分析工作匯報,主要內容有:
1 、數控加工質量問題
① .SM 一95 、SM 一102 、SM 一1O8 ’鍛模,數控在加_「陰極時,山于局部形狀小(如:寬Zmm 深o . 6mm 小長槽、Rl 等),編程時無法排刀,在陰極上沒有加工出來,造成模具下落,車間修電極重新加_1 二型腔。
② .D6114 曲軸上卜模鍵槽200 * 160 方向銑錯90 " ,造成燒焊兩次。FSOZ 一834 對刀錯,卜一卜偏Zmm ,模具卜落。
③ .KIMJ - O159 壓邊圈型面土多銑六個小圓窩,燒焊。431 一W0005 墩死臺面20mm ,銑成15mm ,造成壓邊圈上而尺寸小,局部加工不出來,模具卜落。④ .405 一W0008 壓米}體_}二的壓料塊臺而銑深10mm ,需加墊板。 ⑤ .KIMJ01 一62 修邊鑲塊扎刀60 * 15 * 15 ,燒焊。KIMJO163 整形鑲塊扎刀,卜落。432 一WOO05 凹模型腔內銑虧一處,燒焊。
⑥ .2015 年加_「的KMSC 剪切卜模與用戶提供的造型不符。
注意的問題:數控在加工操作方面需加強自檢,特別是在對刀時要測量模塊尺寸與圖紙尺寸是否相符,提高責任心,減少低級錯誤。如果在力「}工過程中發現有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時反饋,把損失降到最小。零件加工完下機床前,要核對_!二藝是否)]比廠完整,避免出現漏項現象。數控在編程方面針對本_L 序局部力11 一仁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時反饋卜道工序協商處理解決,加強卜下工序間的相互溝通,提高主動性;對難度較高的編程要加強審核、跟蹤。
2 、設計· 、造型質量問題
在生產加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
① .SM 一1351 二模型腔中有一小凸臺,造型沒做出,造成模具下落,修電極重
新加工型腔、刻字。SM 一106 沖頭上型槽造型沒放間隙,鉗工重新修配。SM 一100 沖頭造型沒放間隙,放不進四模,鉗工重新修配
② .2046 . 02 . 02 . 01 第二級轉動環2 件,山于造型氣道方孔向外偏巧mm ,造成零件報廢。
③ .zM0604 一14 一32 連接桿上下模4 件,圖紙未放縮尺,造成毛坯報廢。④ .FSOO 一64 一上下模頭部形狀拔模斜度應為7 度,造型做成10 度,造成模具焊補返修。K 山一155 鍛模造型局部撥模斜度有誤,模具焊補返修。少}J 戶退回(反饋)模具質量問題:
鑄模類:
① .西安小砂箱出現設計質量問題,鑄模車間派人前去廠家進行修理。下箱銷子長;銷套之間配合間隙過小;底板無手把;不好起模,需增大銷子導向余!‘度。
② .N10 卜鉗體、支架模具(返修兩次)
字體不對,應為黑體;沒有斜度,不好起模;射砂口方向不對;有16 處倒角R3 不對,應為R7 ;砂芯間隙不對;砂芯厚度尺寸不一;砂芯高度(斜度)與外型高度(斜度)不一致;芯子下不到型腔內,四邊干涉。
③ .節氣管(三、四缸排氣管)
三缸:1 #、3 #芯之間定位塊午涉;l #立澆底園芯頭與外皮(匕下芯座)干涉(芯頭長,,芯座短);合箱后,射砂口處1 #、3 #園柱芯頭干涉;4 #芯f 司隙大,可轉動;澆口端中43 園孔末出芯頭。
四缸:防火槽三邊合箱干涉;l #、2 #射口端芯頭與外皮芯配合無間隙,造成合箱不嚴;立澆卜端1 #芯頭下端外皮芯透。
鍛模類:
① .SM 一0082 鍛模不好出模;尺寸40 . 5mm 處鍛件加工后無臺階,模具退1 叫重新下落。SM 一0086 鍛模鍛件厚度11 、21 、31 尺一寸設計錯,模具退回重新卜落。
② .西安殼體鍛模
預鍛、終鍛切邊凹模,山于局部設計強度不夠,用戶使用后模具出現斷裂。設計更改凹模尺寸,車間重新制作。
預鍛模,車間在制造過程中山于局部尺寸設計更改,模具燒焊修理。用戶在使用后出現掉塊(_匕下模各一處)現象,無法正常生產。公司派人前去廠家 處理解決,對模具進行修理。
③ .突緣叉鍛模
底部法蘭變形上翹o . 6 . mm ,山于切邊凹模的刃口不連貫,毛坯切邊后毛刺大,出現卷邊現象。
輥鍛、連桿體、連桿蓋鍛模
兩套連桿蓋下模,山于設計更改尺寸,造成模具燒焊修理,用戶在使用中出現不同程度龜裂現象,模具退回重新下落。連桿鍛件最終合格率低,輥鍛111 工步用戶要求重新設計。
注意問題:技術部在造型審核控制方而力度不夠,其有效性有待提高。設計評審不充分,設計驗證應針對造型進行模擬裝配來檢查芯頭配合間隙與干涉情況,考慮如何解決設計失控問題。
3 、機加產品、鑄模質量問題
氣輪機是機加唯一的長線產品,車間一定要珍惜、高度重視。要求產.異.加工過程中操作者要嚴格按工藝要求,精心操作,認真自檢。檢查員做到全過程跟蹤檢查、監控,防止出現漏檢、漏工序現象。
注意問題:由于零件比較重,加工工序多,車間工序間的多次翻轉、外委加工周轉時,各有關單位一定要精心起吊操作,防止出現磕、碰傷現象。對于鑄模廠內用戶反饋的質量問題主要是模具制作細節方面的問題,模具裝配以后存在的問題較多,如:鑲入式的一定不能低于分模面,易積砂,應高出0 . lmm ;有些地方需加排氣塞;特別是澆注系統,應有的園角處理不好,立澆日與鑄件連接園弧有大有小,不規范;字牌安裝有高有低;標識不清,表而外觀質量達不到要求。在設計方而有些細節問題沒有考慮到,與生產實際情況脫節;鑄件_}二有些尺寸不對,用戶修來修去影響生產;手工芯合模具設計笨重,工人操作不方便,勞動強度大。
4 、鍛模質量問題
① .熱處理委托單上的材料填錯,造成熱處理反淬;
② .鍛模型腔燒焊質量差,在用戶使川中易出現裂紋、掉塊現象。
③ .D6114 剪切下模座土的定位螺絲孔,車間采月J 配做的方式,不符合圖紙尺刁‘要求,雖然模座與}' 11 模一對應,但不可以進行互換。
④ .對于剪切模具刃口的擴大部分,車間銑工加工局部拐角時要注意換小刀子,否則易出現十涉,影響落料。
⑤ .用戶滿意度評價:1 一4 月鍛造廠對工期一直都是不滿意,我們應先做到從自身找原因,加強生產調度和內部協調,一切以用戶利益為重。
車間在鍛模質量控制方面注意:a .硬度;b .燒焊質量;c .細節問題(起重孔、裝配孔位置,刻字,表而質量等)
5 、沖模質量問題
卜!前沖模實物質量水平仍然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在調試、驗收l 卜出現的問題和返修次數較多,制件合格率低,模具制造質量遠遠達不到行業對我們的要求。用戶多次出件生產中,模具存在的問題重復出現,整改有效性差,進度緩慢,售后服務能力達不到要求。
通過大家對同行業先進企業的不斷學習、取經,需進一步消化吸收,達到學以致用,逐步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各類技術標準、制作規程來規范我們的操作。6 、毛坯質量問題
K 工MJ0159 壓邊圈毛坯外觀質量差(空冷鋼)。431 一WOO04 四模底而筋_}二一處大砂孔(空冷鋼);上底板上的卸料螺釘臺面鑄錯,尺寸左右鑄反。431 一W000 理/6 凹模型而}:有大砂孔,報廢。431 一WOO03 凹模型腔及型而_L 有砂眼。432 一w0003 壓料· 體型而差SITirll ,加工不出來;四模厚度小7Inln 。405 一WOOS 卜底板土而的}, ' f 模窩臺而一邊鑄小somnl 。zM06O4 一14 一1Z 上模毛坯形狀錯,報廢。
毛坯質量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產品質量和工期。要認真考慮采購質量控制不住,如何解決。首先要做好對供方的選擇、評價,建立、健全供方供貨業績考評體系,淘汰不合格供應商,評定出具有一定能力的合格供方,建立民期、穩定的11 卻咯合作伙伴關系。
7 、熱處理外委出現的質量問題
① .小輥鍛山于熱處理反淬,造成零件外部尺寸縮小,車間對型槽底部進行大面積燒焊修補,嚴重影響模具的整體質量。
② .沖模CD34O 項日有多個Cr12MoV 鑲塊熱處理后,出現延遲裂紋。
③ .西門子鍛模熱處理變形嚴重。
④ .氣輪機工序外委加工兩次質量問題。
產品外委加_!二、熱處理都屬于對木公司產品有影響的外包過程,均應按GB / T190ol 一2000 標準7 . 4 (采購控制)條款的要求對供方進行控制。8 、典型質量問題分析
l )、39 17320 曲軸鍛模
數控車間在加工KMSC 鍛模時用錯造型,造成型腔大面積燒焊。模具發往用戶后,對方采用著色滲透的方法對模具的_!二下模的型腔表而進行裂紋探傷檢驗,發現匕下模的型腔內各有4 處大裂紋,另外型腔內還有多處細小裂紋,對模具的
抗熱疲勞強度和使用壽命造成嚴重影響。故用戶對此套模具判嚴重不合格,對此套模具進行退回返修處理。
質量損失:25500 元
2 )、4GO6OZ 一358 11 一l 一片鍛模
葉片一鍛模圖紙為右件,左件造型應按此圖紙鏡向制作,設計人員按圖紙做完造型后,最后沒有做鏡向,因此造成模具型腔加工錯誤。模具重新制作。質量損失:42000 元(不含材料費)。
3 )、431 一F70091 模具毛坯質量問題:
福萊格公司在生產過程中,頂板拉延模具下底板壓板槽處斷裂,在斷裂處發現嚴重的毛坯鑄造缺陷,該缺陷嚴重影響操作安全,如果發生在上模底板,則隨}l . J ’會發生設備以及人身事故,在用戶心I ; I 中造成惡劣影響。用戶要求全額索賠。
二、各單位一把手針對木單位質量管理工作和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認真地分析討論,同時提出今后的改進措施。
1 、市場部部長劉峰發言:
主要問題是管理不到位,工作質量達不到要求。措施:
① .加強管理,強化效益理念,自我建立工作日志。
② .加強培訓,提高營銷人員和檢驗人員的技術素質和心理素質。強化營銷人員市場分析能力和認知能力,完善市場信息檔案。強化檢驗人員生產過程巡檢力度,提高主動性,服務好車間。
③ .強力開拓,結合當前的生產經營形勢,突出重點,設立月承攬警戒線,做好模具承攬工作;抓好短、平、快的鍛模、鑄模營銷_「作。
④ .加強用戶間的溝通。特別加強集團內鍛造廠和鑄造廠家的溝通聯系,求得相互理解,共同發展。外部實行定期走訪制度,互通信息,搞好上一卜游顧客關系。
2 、采購部部長王曉鐘發言:
主要問題集中在鑄件毛坯。
措施:首先要按程序要求認真選擇、評價符合要求的“合格供方”,采購時要貨比三家,針對在生產中出現的毛坯質量問題及時與供應商溝通,要求其限
期整改井反饋,在以后的合作中加以驗證,淘汰不合格供應商。同時技術開發部也要給予對方一定技術方面的扶持,把質量損失降到最小。
3 、技術部部長鄭子毅發言:
設計質量問題大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主要是:
① .設計· 工作流程不明晰,設計評審各個環節沒有做到位,雖然有文件,但沒有形成制度化的東西,工作隨意行大,造成過程失控。
② .各個_[作環節控制力度不夠,校對、審核沒有起到有效的作用,設計評審執行力度不夠,造成的具體問題:
鑄模:三維與二維的銜接;外模與芯合的配合;三維造型的校對;二維校對的把關;與設備的配合。
沖模:前期沖壓工藝設計不到位,造成模具先天性缺陷;
鍛模:山于何個設計人員的造型方法不一樣,缺乏溝通,造成沖頭沒有序習隙,以后要規范。
措施:a .規范設計評審制度,項}J 負責人必須嚴格按設計評審流程進行,加
大對校對、審核人員的考核力度(.斤30y0 ) ; b .建立設計人員業績檔案,收集質量問題,進行數據分析,把握人員匹配,針對出現的問題,組織人員召開質量分析會總結經驗,做到引以為戒,舉一反三。c .按產品類型對模具進行歸檔,建立電子版數據庫,整理、總結各類產沉l 的工藝特點、制造要求,形成設計、制造、調試各個環節規范的技術文件。
4 、數控車間主任劉康發言:
主要問題是:內部Z 巨產組織;編程與操作銜接、溝通;操作自檢、互檢;生產__ L :人責任心。措施:
① .針對老造型的再次使用,必須經過技術部審核確認。
② .通過向同行業先進企業考察、學習,改進加工方法。
③ .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在會上評述、歸納總結,做到引以為戒,舉一反三·
④ .利用質量暴光臺,加強職工質量意識教育,時時刻刻重視質量、敬畏質量,提高責任心。
⑤ .建立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
5 、鍛1 、鍛2 車間主任陶國平、田建設發言:
主要問題是:模具硬度,翻新下落后沒有按照工藝要求檢查模具硬度;在對待內、外用戶模具在質量及交貨期上有所區分。措施:
① .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檢查模具硬度,必須符合用戶的要求,在任何情況卜將質量放在首位。
② .力日強仁卜工序溝通,注意細節問題。
③ .教育職_L 要有精益精神、團隊精神,改變陋習,不能有內外之別。6
④ .加強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取得理解。
⑤ .車間內部加強管理,嚴格內部考核。
6 、汽車事業部部長郭曉春發言:
主要問題是:沖壓工藝不完善;數控加工不到位;加工工藝不規范,存在問題;鉗工調試存在誤區。如:拉延模研合方法不對、凹R 清根不到位、基準不到位;修邊刃日不垂直、引沖頭方法不對。措施:
① .組織車間鉗工技術培訓,相互傳授經驗。
② .車間內部加強管理,嚴格績效考核。
7 、機加、鑄模車間主任朱衛民發言:
主要問題是:模具外觀質量不盡如意;加工不能一次到位。措施:
① .明確責任,加強內部考核。
② .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互檢、終檢)。
③ .夕,眨格實施制造過程中的報檢制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檢,迅速處理,防止擴大損失。
④ .建立內部績效考核制度,加強不合格屏.的管理。
三、李志謙副經理表示今天的研討會各單位基本上都能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針對各單位領導發言,我們口前所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應怎樣去做,指出以卜少L 點要求:
1 、談談對質量的認識
首先肯定公司總的實物質量比以前有穩步提高,l : I 前存在的問題是我們在新市場發展前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公司的質量管理水平和職工的質量意識也在不
斷提高。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我們提高的速度仍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2 、關于“質量、效益”大討論問題
要求各單位結合本部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① .市場部:在合同上a .不能按要求,存在缺項;b .容要嚴謹,規避風險;c .合同條款如何滿足目前公司加工能力和資源狀況。
② .采購部:a .采購周期;b .質量預先控制手段;c .采購比較成木;d .采購索賠制度的完善和執行。
③ .技術部:a .設計質量、周期,互檢問題;b .如何降低成本;c .執行FMEA 設訓‘失效模式分析,分析rtJ ’能會出現的問題,有預案;d .如何提高設計理念。
④ .生產運行室:a .如何預先采取措施控制外委質量;b .如何進行節點考核。
⑤ .鑄模:通過用戶回訪反饋問題:a .模具制作周期長;b .芯合配合縫隙不準;c .跑砂;d .熱芯合變形;e .加工直澆道、橫澆道、澆道與模具連接處直角太多;f .交貨期完不成;9 .安裝設計不理想;h .澆注系統圓角不規范;1 .字牌
高低不平,安裝不方便。
⑥ .鍛模:改變舊習慣,
隨著廠外市場要求的不斷提高,逐步適應客戶要求;7
b .解決一些小毛病;c .在硬度方而嚴格按要求執行。
⑦ .沖模:主要針對一些小毛病,缺部件,該加_L 的沒加工,標準件_}二不緊,少螺絲等。
⑧ .機加:主要是針對氣輪機磕、碰傷,如何去做。
3 、而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應怎樣去做,指出兒點要求:
① .各單位建立規范的工藝規程;② .加強質量意識教育;③ .完善考核制度;④ .認真學習新標準。
四、最后山張時成經理對質量工作做總結、評價和指示:首先肯定了今人舉行的質量研討會形式和內容比較豐富,各單位能夠做到從內部找原I 引,對質量的概念和認識有提高,大家都能看到問題。
卜而張時成經理從兒個層而來進行分析:
(一)、對“質量”概念的理解問題
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其內涵在不斷變化。對質量的概念:“符合市場及客戶的要求”。質量是一個永遠變化和提高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二)、今年1 一5 月份的質量狀況分析及山此引發的問題,造成的影響。1 、車身模具的整體質量認識土的缺陷、技能_} :的缺陷,引發的外賠損失驚人。造成客戶廠家的損失,市場的損失,_直接影響用戶的信譽,間接影響到同行業)一家。 2 、鍛模
老產.異。、老顧客出現質量責任事故,加工錯誤、燒焊質量、熱處理質量問題。客戶索賠加大,抱怨及不良影響加深,市場外流嚴重;客戶的信譽度及滿意度一卜降。
新品及產品聚焦開發:對精鍛,有色金屬鍛造的認識不夠,加」__仁藝方法缺乏;機鍛、輥鍛的關鍵技術沒有真正掌握,引發市場的擴大難度加劇。3 、鑄模 冷J 芯盒的結構不合理,連接尺寸及安裝尺寸及位置設計與實物有誤差;縫隙、搭子、形狀、尺寸、毛坯質量、加工失誤等引起的問題;老客戶難以恢復信心,新客戶難以維持。
熱芯合:除冷芯盒出現的問題外,熱變形是突出問題;模具的`材料、結構問題。復雜缸體、缸蓋、排氣管的用戶難以建立。
4 、木模
檔次難以仁升,復雜木模的制造單子少。
5 、機力!I )之”,異,
對于批量定型戶:,異.加工的質量穩定是一個大問題,工藝、毛坯、加工規范、輔助_!二裝、檢驗規范、包裝發運規范;物流過程對產沉J 質量的影響,引發的問題,遲遲形不成批量,產品質量不穩定、不可靠。
(三)、解決質量問題的有效措施
1 、質量管理口針對目前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按產品、工藝流程進行總結歸納。針對存在的問題要責任到人,對產屏.和關鍵工序流程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和找出解決的方案,解決問題要收到實效。
2 、對共性問題:加快提高各類人員的業務素質,下半年人力資源培訓_[作,綜管部按需求逐一制訂培訓計劃,并按計劃執行。
3 、在管理[! -卜_卜夫
今年的質量體系認證,作為我們工作的切入點,加強管理,規范行為。
4 、宣傳工作
讓員工對前的狀況,一卜一步計劃有清醒認識,領會公司對質量重視。提高產況l 質量、_工作質量,改制后的新公司要有一個新氣象。
2015 年6 月5 日
質量研討會會議紀要 [篇2]
2015年7月10日安質部在天水組織召開了寶蘭客專混凝土質量控制研討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公司安質部;定西、天水指揮部主管安全質量的副指揮長和試驗檢測主管工程師;北京鐵科院寶蘭客專混凝土咨詢單位(參會人員名單見附件)。會議主要就原材料、混凝土質量控制要點進行明確和要求,形成紀要如下:
一、原材料質量控制要點
原材料結合寶蘭鐵路的特點,嚴格按照驗標相關要求進行控制。對于甲供材料,嚴格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執行,必須從合格供應商名錄中選取;對于自購材料,嚴格控制技術指標和按照規范頻率進行檢測,確保質量,所用原材料必須由局指揮部統一管理。
1、水泥
(1)各施工單位依照設計文件,在硫酸鹽侵蝕環境,采用抗硫酸鹽水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膠凝材料56d抗蝕系數不得小于0.8。
(2)由于沿線骨料多具有堿活性,除設計明確可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的,其它均應采用低堿水泥,堿含量不得大于0.60%。低
堿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得混用,以免發生質量隱患。
2、礦物摻和料
(1)施工單位對進場礦物摻和料的細度(比表面積)、燒失量必須做到車車必檢,監理見證試驗過程。
(2)梁場、軌枕場進場的每批次礦物摻合料必須對氯離子含量、活性指數進行檢測,線下工程每月抽檢不得少于一次。
(3)當混凝土所處環境為嚴重凍融破壞環境時,應采用燒失量不大于3.0%的I級粉煤灰。
(4)礦物摻和料檢測報告及配合比報告必須注明供應商及產地名稱。
3、粗、細骨料
(1)對粗、細骨料實行料源地控制,要求生產廠家必須在料源地建立可以檢測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等指標的試驗室,并配備專業檢測人員。
(2)確保細骨料含水率的穩定。對于水洗細骨料,進場檢驗合格后,至少靜置2-3天,待含水率穩定后方可使用。
(3)為確保料源質量的穩定性,同一料倉嚴禁混放不同廠家的粗、細骨料。
(4)料倉地面以上20cm以內的粗骨料嚴禁使用,定期對鋪底層材料進行沖洗、篩分,合格后方可使用。
(5)堿活性砂漿棒膨脹率大于0.25%的碎(卵)石,加強對堿活性的控制,每兩個月對所使用的粗、細骨料進行堿活性檢驗。
(6)施工單位必須參與骨料的運輸管理,防止供應商以次充好,梁、軌枕場料源地要派專人駐點監督。
(7)嚴格控制粗、細骨料的質量,必須保證細骨料的含泥量和粗骨料的顆粒級配、粒形合格。
4、外加劑
(1)每一批減水劑進場必須與現場使用的水泥及礦物摻和料進行相容性檢驗,試驗結果合格后方可使用。
(2)外加劑倉必須做到夏季遮陽,嚴禁暴曬;冬季保溫,防止結晶。
(3)為了保證外加劑質量的均勻性,不同批次的外加劑不得混合使用。
(4)對含氣量≥3.0%的混凝土,必須采取減水劑和引氣劑雙摻進行配制。
5、水
(1)混凝土拌和用水使用經檢測合格的地下水或自來水,若采用地表水時,必須在枯水期及洪水期加大水質檢測頻率,確保每季度不少于1次。
(2)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水溫。夏季施工時,地表水應窖藏,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符合標準要求;冬季施工時,拌和水溫必須經過熱工計算,確保混凝土的出機和入模溫度。
二、配合比優化
根據前期施工經驗和施工工藝條件對不同結構物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為降低開裂風險和改善外觀質量,盡量降低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砂率和坍落度。含氣量要求≥3.0%的混凝土,應采用摻加高效減水劑(或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和引氣劑雙摻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應按最小漿體體積原則,采用體積法設計。不同結構用混凝土應提出多組配合比備用,充分考慮氣候的改變和施工工藝的不同。
1、施工過程中,原材料品質在合格基礎上發生波動時,可對外加劑用量、粗骨料分級比例、砂率進行適當調整。調整時,外加劑的摻量變動為膠凝材料的0~0.20%,砂率可變動±2%,不同粒徑粗骨料比例調整以滿足連續級配和緊密空隙率滿足要求為準。調整
后配合比混凝土的坍落度應在原理論配合比坍落度±10mm內,調整后配合比混凝土的含氣量應在原理論配合比含氣量±0.5%內。
2、混凝土配合比至少考慮夏期施工和冬期施工的氣候因素。夏期配合比應提高粉煤灰摻量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冬期施工應提高磨細礦渣粉摻量以保證早期強度。
3、為防止凍融破壞,除設計要求外,隧道自洞口向內200m的混凝土應按D1環境考慮,含氣量不小于4.0%。
三、 混凝土施工過程控制要點
根據不同混凝土結構物的特點、施工季節和環境條件,針對施工現場易發、多發的突出問題,施工單位除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外,還應重點加強混凝土拌和、運輸、澆筑、養護等關鍵工序的控制。
1、攪拌
(1)每個攪拌站必須配備1kg、2kg、5kg的校正外加劑的標準砝碼,校準砝碼的總質量不得低于1000kg,定期對稱進行校準。砂石料秤不得超過1個月自校一次,水泥、粉煤灰、礦粉、水、外加劑秤等每周自校不少于一次。
(2)為確保混凝土勻質性,容積為2方的攪拌機,且單機電機功率小于45kw的,每次攪拌量不得超過1.6方;容積為3方的攪拌機,且單機電機功率小于55kw的,每次攪拌量不得超過2.4方。
(3)試驗室每個月必須做一次混凝土勻質性試驗,驗證攪拌工藝參數,以便出現異常時及時調整。
(4)對于已經生產了大量混凝土的攪拌站,由于重要部件可能存在較大程度的磨損,要求每座攪拌站定期對系統進行檢查,按照操作手冊的要求定期更換葉片等部件和保養。
(5)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勻質性試驗確定,但最
短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
(6)對于花崗巖、玄武巖等吸水率較大的火成巖生產的碎石,建議攪拌前預先潤濕,使之達到飽和面干的狀態,以保證混凝土的工作性。
(7)排水及防護工程的空心磚、預制板及橋梁工程的遮板等小型預制構件必須集中預制,必須采用帶電子計量系統的強制攪拌設備拌制混凝土。
2、運輸
(1)運輸設備應采取保溫或隔熱措施,如冬季采用棉套,夏季采用遮陽套等,防止局部混凝土溫度升高或受凍。
(2)嚴禁在運輸過程中向混凝土內加水。
(3)在運輸過程中因受施工道路受阻或現場發生變化等因素影響,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時間過長(夏季超過1.5小時,冬季超過2小時)應對溫度、坍落度、含氣量等指標進行檢測,如果不滿足要求時,混凝土作廢棄處理。
(4)罐車到達澆筑現場時,應使罐車高速旋轉20~30s,再將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車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3、澆筑
(1) 施工中盡可能縮短墩身與承臺、涵洞及箱型橋基礎與涵(箱)身的齡期差,以降低產生混凝土結構裂紋的風險。
(2)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低于10℃,夏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得高于30℃;高溫時段不得澆筑混凝土,如必須澆筑,拌和水應加冰塊降溫。
(3)新澆筑混凝土入模溫度與鄰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巖土介質表面溫度的溫差不得大于15℃。與新澆筑混凝土接觸的已硬化混凝土、巖土介質、鋼筋和模板的溫度不得低于2℃。
(4)澆筑混凝土前,應仔細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確保不超
標。
(5)混凝土澆筑時的自由落高不得大于2m,當大于2m時,必須采用滑槽、串筒等輔助工具輸送混凝土,保證混凝土不出現分層離析現象。在鋼筋較密處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分層澆筑,振搗密實。
(6)在炎熱季節澆筑混凝土時,模板和新澆混凝土不得直接受陽光照射,可采用模板澆水降溫、澆筑工點搭設遮陽棚等措施,保證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均不超過40℃。
在低溫條件下(當晝底平均氣溫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有效的保溫防凍措施,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凍。
(7)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如下層混凝土已初凝,不得接續澆筑,應按施工縫處理。
(8)橋梁墩臺建議混凝土澆筑速度控制1m/h,并采用二次振搗工藝(二次振搗時間宜在混凝土初凝前1h進行),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程度,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產生的裂紋和細縫,減少水紋、氣泡及其它泌水現象。
(9)嚴禁為澆筑方便,邊澆筑邊向混凝土內加水的現象。 4、養護
應根據結構物的類型、部位以及結構物所處環境氣溫、濕度及風力情況,選擇適當的養護方式。混凝土的養護應滿足以下規定:
(1)帶模養護期間應采用保溫保濕措施,保證結構物不同部位與外界溫差的均勻性,尤其應注意降低陽面與陰面的溫差。混凝土的拆模應避開結構物放熱高峰期(宜大于3d),嚴禁在高溫、嚴寒或降水大風時段拆模或拆除養護包裹物,夏季宜選擇在早晚,冬季宜選擇在一天中氣溫最高時段。結構物在進入包裹養護前,應盡最
大可能地縮短拆模到包裹養護時間。
(2)自然養護時,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保溫保濕養護時間應滿足表3.1的要求。
(3)蒸汽養護時,混凝土應有適當的靜停養護時間,靜停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靜停時間不宜小于4h,蒸汽的升、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預制梁脫模后的保溫保濕養護時間不少于14d。其他預制構件(軌道板、軌枕、接觸網支柱和管樁)脫模后的保溫保濕養護時間不少于10d。
(4)養護水溫不得低于5℃,且水溫與混凝土表面溫差不得大于15℃;當環境最低溫度低于0℃時,不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灑水養護。
(5)不同結構物的養護方式參照表3.2選擇執行。
(6)噴涂養護液應均勻不漏噴,包裹應密閉不漏風,保證濕度和溫差滿足要求。
(7)養護用材料不得對結構物外觀產生不良影響。
(8)各施工單位必須固定養護責任人,做好養護記錄,在現場明確標識責任人姓名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七日
主題詞:寶蘭客專 混凝土 質量控制 會議紀要
分送:天水指揮部、定西指揮部(寶蘭)、寶蘭客專各監理單位、寶蘭客專各施工單位
蘭新鐵路甘青有限公司安質部 2015年07月17日印發
附件:參會人員名單
質量研討會會議紀要 [篇3]
2015年7月10日安質部在天水組織召開了寶蘭客專軌枕生產質量控制研討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公司安質部;定西、天水指揮部主管安全質量的副指揮長和試驗檢測主管工程師;北京鐵科院寶蘭客專混凝土咨詢單位;軌枕場負責人(參會人員名單見附件)。會議主要就軌枕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質量通病進行分析,對生產質量控制要點進行明確,并提出相關要求,形成紀要如下:
一、培訓工作
依據現行規范和公司文件要求,結合鐵路混凝土行業最新科研成果和寶蘭客專軌枕生產工藝情況,加強各級人員的培訓工作。培訓工作要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按照作業指導書有針對性的對人員進行工作流程、工序要點、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和交底,保證培訓工作的常態化,保證作業人員的專業化,保持作業人員的相對固定,確保軌枕生產質量。
二、試驗室、混凝土拌和站
試驗室、混凝土拌和站按照標準化進行建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和公司文件規定進行管理。應有完善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有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和保證,建立健全各級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有完善的工藝流程和改進措施。試驗室在母體授權范圍內,按照現行標準規范和公司文件要求開展工作。試驗室、混凝土拌和站儀器、設備必須安裝信息化數據采集系統,對檢測數據、混凝土生產數據以及誤差超標控制實現信息化管理。試驗室、混凝土拌和站經公司驗收通過后開展工作。
三、工序控制要點
1、原材料質量控制:所有原材料必須滿足規范技術指標要求。原材料進場后嚴格執行車檢制度,由物資部門進行委托,試驗室進行取樣、試驗、出具報告,未檢和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嚴禁使用。由于軌枕對粗骨料含泥量的特殊要求,必須進行二次清洗后再次檢測,合格后投入使用。粗骨料要嚴格控制顆粒級配和粒形;細骨料要嚴格控制細度模數和含泥量。對于水洗細骨料合格進場后,至少靜臵2-3天,保證含水率穩定后方可使用。
2、工裝改進:模板應采用具有足夠剛度、強度和穩定性的鋼模,保證雙塊式軌枕各部形狀、尺寸及預埋件的準確位臵。模具驗收合格后要根據試生產確定軌枕尺寸和模具尺寸的偏差,以分析施工過程中溫度、脫模劑、收縮等對軌枕精度的影響。要對模具進行改進和定期檢查,嚴格控制軌枕預制精度,承軌槽預制偏差按0,﹣0.5mm控制即同一承軌槽底腳間距按375.7-375.2mm控制。
3、配合比控制:各單位根據現場工裝、工藝情況和設計要求,依據現行規范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選配。配合比選配前必須進行材料的相容性試驗,生產過程中必須進行混凝土的勻質性試驗,驗證攪拌工藝參數。混凝土配合比應按最小漿體體積原則,采用體積法設計。應選配多組配合比備用和優化,充分考慮氣候的改變和施工工藝的不同。為防止混凝土浮漿、開裂等質量通病的出現,混凝土單方膠凝材料用量不宜超過440kg,水膠比不宜大于0.28,混凝土含氣量應為2%~3%,不宜過高,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4、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采用蒸汽養護和二次養護來確保混凝土質量。蒸汽養護采用養護池,依靠溫控設備的合理布臵和自動測溫控制系統確保混凝土強度的持續增長。溫控設備控制精度必須滿足〒2℃,能夠對混凝土芯部、表層、養護池環境的溫度進行監測。養護過程分為靜停—升溫—恒溫—降溫—靜停五個階段。混凝土澆筑后在5-30℃的環境中靜臵2-3小時后方可升溫,升溫時間3-3.5小時,升溫速度應不大于15℃/h;恒溫時間4-5小時,恒溫時枕芯溫度不大于55℃;降溫時間3-3.5小時,降溫速度應不大于15℃/h;靜停時間2-2.5小時,養護時間控制在14~17.5小時范圍內。蒸養結束時,軌枕表面與環境溫差應不大于15℃,整個過程在同一養護池內完成,不得移動。經蒸養后軌枕強度不低于40MPa進行脫模,轉運至緩存區進行二次養護,養護濕度應保持在80%以上,溫度應在20℃以上。二次養護應分區堆碼、分區養護,棚內緩存時間不少于8天。室外存枕區養護時間不少于21天,且采取遮風防曬
措施,28d齡期到期后方可出場。根據日產量、存放高度(不宜高于6層)、模板周轉率計算平面面積。
5、溫控系統:軌枕混凝土的養護采用溫控系統,溫控系統應具有數據自動采集、自動儲存、自動繪制、不可更改、自動上傳等功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導出修改數據上傳。溫控設備控制精度必須滿足〒2℃,蒸汽養護繪制8條測溫曲線,自然養護繪制6條測溫曲線,按照上線、下線、理論曲線、芯部曲線、軌枕表面曲線、養護室環境曲線、棚內環境曲線、室外環境曲線繪制。養護池要四角布設測試探頭和芯部測溫探頭,便于數據的采集和控制。
6、軌枕存放:雙塊式軌枕應按型號、批次分區存放和標識,不合格的單獨存放。軌枕碼垛時應按照前后、左右、上下一致多層堆放,層與層之間的支點統一。支點的位臵要對應在桁架鋼筋的波峰位臵,避免軌枕扭曲和桁架變形、脫焊。每兩層間采用一定厚度(不小于40mm)的木條或其他承墊物墊好,堆碼高度不宜超過6層。
7、成品保護:軌枕脫模一定要四角同步,避免裂紋和掉角。
轉運期間叉車運行要平穩,垛高不宜超過3層,防止桁架扭曲和脫焊。軌枕至緩存區后,套管內加注油脂,蓋好塑料管蓋,防止水進入導致軌枕開裂。嚴格控制套管質量,加大檢測和抽檢頻率,技術指標和抗拔力試驗滿足《客運專線扣件系統暫行技術條件》(鐵科技函【2015】248號)文件及設計文件要求。雙塊式軌枕應按批進行檢驗,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檢驗項目和判定規則依據《客運專線鐵路雙塊式無砟軌道雙塊式混凝土軌枕暫行技術條件》
(科技基【2015】74號),合格后準予出場。
四、其他要求
1、軌枕生產不建議冬期施工,如進行冬期施工,必須有相應保障措施并經公司驗收后方可進行。
2、由于軌枕擋肩凹槽位臵為混凝土灌注最不利位臵,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為防止混凝土干縮或開裂,二次養護前應在凹槽處涂刷養護劑進行防護。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六日
主題詞:寶蘭客專 軌枕生產 質量控制 會議紀要
分送:天水指揮部、定西指揮部(寶蘭)、寶蘭客專各監理單位、寶蘭客專天水軌枕場、通渭軌枕場、皋蘭軌枕場
蘭新鐵路甘青有限公司安質部 2015年07月16日印發
附件:參會人員名單
【質量研討會會議紀要】相關文章:
研討會議紀要格式06-28
學校研討會議紀要12-20
技術研討會議紀要12-20
研討會 會議紀要12-23
戰略研討會會議紀要09-05
活動研討會會議紀要12-21
交流研討會會議紀要12-21
研討會會議紀要表12-24
戰略研討會的會議紀要12-25